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体会

时间:2022-08-01 07:32:16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特点、临床表现及合并症等方面。结果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特点较对照组较为复杂,波动性较大,且预后较差,但通过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血压控制较为满意。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应更为注意及认真,尤其健康宣教及告知要做到位,同时做好并发症的防治,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特点制定好治疗方案,才能达到较好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治疗方法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压发病率可达到50% 以上[1],对老年人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而血压持久升高可导致心、脑、血管等靶器官受损,对于老年人高血压应尽早给予临床干预,最大限度地降低老年患者的病残率和死亡率,达到延长老年患者的预期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病的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男81例,女39例;年龄60~78岁,平均(67±8)岁,病程4~23年,平均(3±8)年;均为缓进性高血压。其中1级(轻度)42例,2级(中度)78例。120例中,51例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即收缩压≥ 160 mm Hg,舒张压

1.2 治疗方法

1.2.1 主要降压药物 ① 利尿剂:氢氯噻嗪、吲哒帕胺;②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硝苯地平控释剂或缓释剂;③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2];⑤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钾、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替米沙坦。

1.2.2 用药原则 从单一药物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如效果不佳,再从小剂量增加另一种降压药,随病情灵活选药,采用个体化原则。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血压判断标准参照卫生部颁布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未达10 mm Hg,但已降至

作者单位:441300随州市曾都区北郊卫生院

正常,或下降10~19 mm Hg,或收缩压下降≥30 mm Hg;无效:未达上述水平者。

2.2 结果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特点较对照组较为复杂,波动性较大,且预后较差,但通过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血压控制较为满意。

3 讨论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问题一直是血压治疗中的重点,其以作为高血压的一大分类出现在高血压的分类中,可见对其的重视。高血压的主要危害中就包括其对靶器官的损害,包括对脑、心、肾、血管的损害。当对脑造成损害时,可出现头痛、头晕及短暂性脑缺血的发作[3];对心造成的损害包括高血压后心脏病;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肾小动脉硬化,对肾功能造成损害;同时,严重高血压可促使主动脉夹层形成并破裂。由此可见,高血压的危害极为重大。而老年人的压力感受器明显降低减退,对高血压的调节功能减低,对靶器官遭受的损害也更为严重。其较为复杂,波动性较大,且预后较差。故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应更为注意。通过对比发现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因其血压的特点治疗起来短期疗效不如非老年组,控制效果也没有对照组好。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应更为注意及认真,尤其健康宣教及告知要做到位,同时做好并发症的防治,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特点制定好治疗方案,才能达到较好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丁品,邴洁.心理治疗对64例老年高血压病人康复的影响.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1999,8(2):16.

[2] 唐景华,马光仁.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进展.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13):1811.

[3] 刘坤中.高血压治疗进展.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9(3):144.

上一篇:浅谈神经性厌食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下一篇:对孕前\孕早期服用营养素药学服务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