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持续湿化法与间歇湿化法效果比较

时间:2022-05-31 11:37:12

人工气道持续湿化法与间歇湿化法效果比较

【摘要】 目的 提高人工气道的湿化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行人工气道支持患者共30例,男26例,女4例,持续湿化法15例。结果 持续湿化法效果明显优于间歇湿化法。 结论 持续湿化法符合人体持续气道湿化的心理要求,提高患者呼吸道的湿化效果,达到最佳的湿化效果,确保分泌物引流通畅,有效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维护呼吸道正常的功能。

【关键词】

人工气道;湿化法;效果比较

人工气道是指将气管导管直接插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管通道,用以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和有效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正常时人体的鼻、咽腔、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湿化的作用,人工气道建立后,气体未经鼻腔的过滤和湿润直接进入气道,可造成气道黏膜损伤,细菌未经阻挡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引起继发感染。因此,人工气道充分有效湿化,可维持支气管黏膜细胞纤毛的正常功能,使支气管内分泌物向上移动,从而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顶重要措施。我们对间歇湿化法和持续湿化法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行人工气管支持患者共30例,男26例,女4例,持续湿化法15例,间歇湿化法15例。湿化液为生理盐水100 ml加入庆大霉素8万U和糜蛋白酶4000 U。

2 方法与分析

2.1 间歇湿化法 临床上通常在气管导管口用两层湿纱布覆盖,其目的增加吸入气体湿度,每隔1~2 h 用无菌注射器抽取3~5 ml湿化液向气管套管内滴入1次,每次注入时间约2 min,或根据痰的粘稠度增加或减少湿化液。此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气道的干燥、失水,但存在一些弊端:①每次滴入湿化液量大(3~5 ml),且不易控制,常引起患者刺激性咳嗽、心率加快,甚至血压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等;②刺激性咳嗽将部分湿化液咳出,痰液得不到充分稀释,影响湿化效果,易形成痰痂或痰液粘稠,吸痰次数增加,易引起气管黏膜出血,增加肺部感染几率;③每1~2 h滴入1次湿化液,气道内分泌物较多,增加了气管内套管的清洗消毒时间,加大了护理工作量,并易引起交叉感染。

2.2 持续湿化法 将输液器除去针头后的硅胶管插入气管套管内3~5 cm后固定,用静脉输液的方式,有条件者也可用输液泵或微量泵持续恒速滴入气道,以每分钟3~4滴的速度持续滴入,24 h滴入250 ml。持续气道湿化的特点:①湿化液量小而均匀,且流速恒定,沿内管套管壁缓慢流入气道,对气道刺激性小,避免了呛咳或刺激性咳嗽,同时气道24 h始终处于一种湿化状态,能有效补充丢失的水分;②使患者的痰液稀释,有利于气道分泌物引流,减少吸痰次数及反复吸痰所致的气道黏膜损伤,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同时也降低了低氧血症的发生;③管道装置密闭,药液不易被污染,操作简单,护理有效,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3 结论

综上所述,持续湿化法效果明显优于间歇湿化法,符合人体持续气道湿化的生理需求,提高患者呼吸道的湿化效果,达到最佳的湿化疗效,确保分泌物引流通畅,有效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维护呼吸道正常的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可应用于临床。

上一篇:加强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管理以改变紧缺现状 下一篇:浅谈神经性厌食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