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归属感培养

时间:2022-08-01 05:13:39

【摘要】在Maslow(1954)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位于第三层的“爱与归属感”的需求是指,在爱人与被爱的互动中获得满足,感觉归属于某一个团体,并为团体所接受。换句话说,认同感、亲近、关爱...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归属感培养

摘 要:培养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归属感的基本策略主要有:建构合理的学习小组;积极开展互动学习;建立互动机制;选好组长。

关键词:合作学习;归属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241-02

在新课程改革的条件下,教学过程逐渐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前提下,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个体差异,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意在努力增强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归属感。增强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归属感,其小组的主人翁意识越浓,学习的热情也就越高。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各个小组的进取精神和主动意识, 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归属感,就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归属感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在Maslow(1954)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位于第三层的“爱与归属感”的需求是指,在爱人与被爱的互动中获得满足,感觉归属于某一个团体,并为团体所接受。换句话说,认同感、亲近、关爱等,是属于与周围的人互动后个体的社会关系需求[1]。对于归属感,Hagerty,Williams,coyne,和Early(1996)指出归属感有两种归因:一方面归属感是一种被其他人、团体或环境重视、需要,以及尊敬的感受;另一方面归属感是一种透过分享或互补的特性,而与其他人、团体或环境,产生适合的或一致的感受[2]。基于对归属感的基本认识上,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归属感则是指学生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小组的学习目标。组员在与其他成员的互动过程中,产生乐于将个人融入组织的比较稳定的态度与情感。其本质就是学生对学生群体发展与个人价值追求相互融合的一种态度体验。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组员之间的归属感不仅是完成学习目标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激励和导向作用[3]。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归属感从内容上看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合作学习中的小组具有强烈的组织认同感。每个学员在内心深处都认为我是本小组内的一员,配合好大家完成组内的学习目标。在完成小组的学习任务时,每位学员都产生了强烈的组织观念,形成了代表组织成员的共同期望,并内化到每个学员的人生追求中。二是对组织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现为每个学员对小组组织都有强烈的荣誉感,愿意作为小组成员中的一分子,在组长的带领下,明确组内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任务分工,保质保量完成组内的学习任务,对小组成员的身份及小组的荣誉倍感珍惜。三是小组组员的集体荣誉感强烈,各组组员努力为自己的团队做出有利的行为。能主动参与到小组的管理之中,有为小组争光的主人翁态度,为小组的发展做出有利的积极行为。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归属感的现状

1.组员的集体感模糊

在新课程的理论指导下,教学过程中倡导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班级学生进行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良好的合作学习风气,可以给小组学员以积极的正面引导和影响,对组内学员的学习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部分小组成员的集体意识淡薄,由于分工不合理,组内没有建立起合适的帮扶对子,学员普遍缺少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学习氛围,因而也就普遍缺乏共同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组员关系趋于淡化

由于组内学员的知识水平存在差异,学员之间的关系仅限于课堂学习间的短暂合作交流,学生之间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共同语言普遍没有涉及,课后交流很少。因此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信的关系很少建立,小组学员之间的关系趋于淡化。

3.学习容易偏离目标

传统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和教材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而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组内学员积极倡导合作探究,各个学员根据分配后的任务,努力完成自己所分配到的任务,而课程中其他学习重难点可能没有机会接触。特别是在没有明确的指导和分工下,组内成员往往会在非重难点的部分花费较多时间,从而在课堂中不能实现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培养小组合作学习归属感的基本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归属感的培养是高效课堂中一项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它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涉及众多因素。班主任及教师在对各个学习小组的管理中,培养组内成员的归属感,必须从整体出发,立足组员实际的学习水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协调好各方面的力量,以消除那些不利于组内成员归属感形成的因素。

1.建构合理的学习小组,培养小组成员对本组的荣誉感

在创建合理的学习小组时,首先应该强化组内的团结合作精神。在小组建设的过程中,如果将同类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向的同学则不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小组学习气氛沉闷,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必会不佳。后进的同学由于不自信,没有自己的主见,很难完成学习任务。很显然,这样不利于让同层次或者不同特质的学生进行优势互补。所以教师在对全班学生分组时要进行认真的研究与分析,考虑到各方面的情况,比如,每个组中学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创作能力、性别等都要均衡[4]。

注重培养小组成员对本组的荣誉感,学员对本小组的荣誉感源于学员在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做到团结互助,完成组内的学习目标。从优等生到后进生都能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被接受,以及为组员争光的情感。在确立学习目标的过程中,要引导学员将自己的学习目标与组内的学习目标统一起来,形成共同愿景,培养学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彼得·圣吉认为“共同愿景是团体中成员都真心追求的愿景,它反映出个人的愿景。”[5]

因此,要培养小组学员的归属感,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小组内每一个学员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再确立小组的学习目标。在这个学习目标中,教师以及组内组长要考虑到如何创造条件,帮助全体组员提高学习兴趣,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最终能及时完成学习目标。

2.积极开展互动学习,形成学生互助和合作学习文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在教师的指导和系统的帮助下,学员围绕着某一个主题或中心内容,根据教材紧跟着教师的思路达到教学目标。而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氛围远比传统课堂民主平等,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开展合作互助学习,形成学生互助和合作学习的文化,创建小组学员间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人际关系,学员就此生成一种群体成就感,逐渐产生了对组织的归属感。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下,要想更好地创建学生的归属感,就必须鼓励学生积极开展互动学习,营造一种良好地组内合作学习和竞争的氛围。有了组内的合作学习以及相应的竞争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全员参与和交流,这些因素对组内学员的影响是需要重视的。

在积极开展互动学习,创建形成组内学生合作互助学习的文化中,组织好小组的自主学习是其前提。学习首先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一种行为,想要在组内形成学生互助和合作学习的文化,势必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设计,设计适合学生的学法和参与学习内容的选择,只有学生自己对学习目标有了独特的感情和理解,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种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别人是不能代替的。如果不让学生明确组内的学习目标,就匆忙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学生的互助和合作的学习文化则将难以形成[6]。

3.建立互助机制,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归属感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因为学生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增强自身的竞争意识,建立互助机制,能更好地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在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前提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归属感,而且他们的学习活动也被赋予积极的意义。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习程度好的同学就会千方百计帮助学习程度一般的同学,学习程度一般的同学,也会想方设法努力赶上学习程度好的同学,从而为了小组学习目标的实现而发挥出各自的最高水平,增强了学生对小组的归属感。

在组内建立竞争机制,在组间同样也应建立相应的竞争机制。在平时的课堂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如何调动每位学生的参与性,不单是每一个小组间的竞争机制所能完成的。在组与组之间增强竞争意识,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属感,从而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地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组内竞争机制与组间竞争机制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在加强组与组之间的管理同时,还要顾及小组间的实际学习水平,要做到学员的合理安排,学员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做到适当搭配。在此基础上,再明确全班的总体学习目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在组内之间以及组间之间的共同竞争与合作的条件下,体验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的情感,从而增进学生的归属感。

4.选好组长,开展多样组内活动,培养学生归属感

培养学生的归属感要做好小组建设,而做好小组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选好各个小组组长。因此,在选拔小组组长时,应该注重选拔那些组织能力强、成绩优良、有相应指导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组长。建立健全小组之后,组长应与组员一起制订学习计划,在平时的学习交流过程中,积极组织开展有意义的组内活动。组内活动是培养小组集体凝聚力的最好手段,适时地组织开展小组活动,可以增强学员之间的信任、理解和沟通,也有利于学员间良好情感关系的建立,让学员感受到小组集体的存在和温暖,从而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346.

[2]徐坤英.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3]庞海波.初中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9,(5).

[4]庞维国.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指导模式研究[J].心理科学,2003,(2).

[5]童秋萍.初中学生心理弹性与气质、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6]徐坤英,郑涌.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培育途径探讨[J].教育探索,2008,(1).

上一篇:困境与对策:独立学院行政管理工作的现代审视 下一篇:示范校建设对推进高职院校发展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