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本地化需付出更多努力

时间:2022-08-01 03:34:31

应用本地化需付出更多努力

国外互联网巨头一直想要进军中国市场,但要想复制其在国际上的辉煌,的确还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把劲才行。

—— 实习记者 王洁莹

在不久前结束的2013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Evernote宣布在中国推出“印象笔记企业版”。这不禁让人想起一年前,Evernote以国际云笔记行业的领先地位和雄厚实力进军中国市场,并推出“印象笔记”中国版。入华一年,从它在中国积累用户超过400万的数字上可以看出,Evernote算是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但与其在国际上的辉煌仍有不小差距。

国外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市场一向命途多舛。究其原因,一位网友的评论可谓切中要害:“国外的‘高富帅’来到中国成了‘纯屌丝’,只因不懂得咱们中国网民需要什么。”

吸取了众多国际公司的经验和教训,如今的国际企业都遵循着更行之有效的本地化策略:与本土企业合作;业务完全在中国境内开展;运营团队本土化,职能完善。为了迎合本土用户口味,应用本地化在打破语言和文化疆界的同时更融入了当地特色。比如,中国版的“水果忍者”增加了许多具有中国元素的道具:新的刀和水果以及十二生肖背景等。此外,企业都知道要贴近本地用户需求,但能否精准把握,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一个鲜活的例子是,在“印象笔记”之初,其官方微博根本不回应网友的问题,而是给用户一封冗长的公开信。Evernote 在美国一般不会回复 Twitter 上用户的提问,而是引导用户在官网上寻找答案,但中国用户并没有这样的习惯,因此用户怨声一片。对此,“印象笔记”改善运营策略,Evernote中国区总经理谷懿承诺“在最短时间内响应,几秒、几分钟,最长也不会超过一个小时”。这种针对中国用户特点,考虑当地的文化习俗、法律政策等方面,对产品和运营所做出的差异化改进,才是外国企业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关键。

Evernote的本地化的确有其成功之处,但“印象笔记”在中国一年积累用户400万与Evernote国际版在全球日新增用户10万、总用户数近6000万的迅猛发展现状相比,仍不免让人失望。了解发现,Evernote中国分公司一年时间仅扩展到17人,高调进入中国后就鲜有市场推广,另外在产品自身本地化改进方面上也不如一些本土云笔记企业更懂用户,这些细节必然会对其中国市场的拓展产生影响。可见,国际企业在顺利迈过本土门槛后不能高枕无忧,而是要深度挖掘用户需求、持续重视运营细节,才能取得应用本地化的最终成功。

如今,移动互联网的全球化热潮已经掀起,越来越多的国际应用进入中国市场,应用本地化的脚步也逐渐稳健,但要想复制其在国际上的辉煌,的确还需要在实践中加把劲才行。

上一篇:SaaS改变IT产业合作关系 下一篇:创新驱动 应用引领 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务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