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德水:民族卫生的梦想与热情

时间:2022-08-01 12:54:27

郁德水:民族卫生的梦想与热情

“他们很苦,他们很艰辛,他们简陋的生存条件和医疗条件,总是让我们无法轻松。”

说这句话时,作为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的郁德水,心情很显然一落千丈。

此刻,刚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调研归来的郁德水就坐在记者对面,似乎,他仍旧无法释然,因为,那片遥远的土地,以及那片土地上生生息息的人群,时刻都闪动在他的眼前,都在他心灵深处,铭刻着深深的记忆。

记者案头,是一份数万字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这是中央政策研究室2007年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个课题,在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及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郁德水的努力下,经过几个月的艰辛奔波,如今,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2008年2月份的一天,穿越京城起伏的街道和行人,记者和郁德水相约聚在了一起。在他不算宽敞的办公室里,我们的话题,不断地辐射开来,从京城到沿海,到中原,到西部阔远的大地,以及生活在那里的羊群和牧民。

那一片遥远的记忆

2007年6月份,肩负着一份责任,年逾六旬的郁德水开始了他的行程,从内蒙到青海,到,到四川,到云南……在少数民族的土地上,留下了他深刻的足迹。

这一次,他不是游山玩水而来,一路上的美好景致没有挽留住他奔波的双脚。他知道,他该去的地方应该是偏远的乡村,应该是游走的牧场……那里很多地方没有公路,只能靠双脚去感受,肩扛着民族卫生这面旗帜,郁德水一步步走进了少数民族的庭院和草场。

他看到了什么?民族弟兄的卫生保健状况究竟怎样?

思维清晰、爽朗健谈的郁德水端起一杯水,轻轻地喝了一口,然后打开他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是一串串数据,以及他调研时的感悟。

他说,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工作, 国家是十分重视的,政府曾经动员和组织了大批卫生人员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长期的努力,成效有目共睹:少数民族人口增长,体质改善,传染病和地方病等渐趋减少……

还有,2005~2007年,中央财政投入9.4亿元,对中西部地区卫生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开展了卫生管理知识、传染病、急诊急救、检验、放射等专业知识的岗位培训。

今天,全国民族医药生产企业130余家,可生产国家标准的民族成药865种,药材230种,年销售额在50亿元左右。

“但这些,并非证明民族卫生事业已经可以让人乐观。”郁德水不无忧虑地说,“相反,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比如,少数民族农牧民的生活保障水平低,贫困发生率高达23.9%。他们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基础设施状况较差、社会服务水平低、增收门路少。“温饱尚有问题,谈何卫生保健?”

比如,少数民族地区卫生基础薄弱,难以承担相应的医疗保健任务;民族地区的医疗床位、卫生技术人员数量远远落后中东部地区。

比如,截至今天,少数民族地区无村卫生室的行政村仍有1.5万多个,占少数民族地区行政村总数的15.4%。即使有卫生室,也是“既看病,又煮饭,还是乡医的睡房”。

比如,地方病、传染病防治措施乏力,严重困扰着农、牧民自我发展;自治区常年流行的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多达15种,总发病率300~400 / 10万,位居全国之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结核病死亡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8倍,黑热病发生率占全国一半以上;四川省阿坝州6个县的大骨节病突出,患者多达4万人,大多数患者的劳动能力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云南、贵州、四川等地艾滋病问题严重等等。

在调研中,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发现的这一系列问题,都束缚着民族卫生事业前进的脚步,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看病难、看病贵”现象突出,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突出。甚至,由于贫困和落后,由于卫生保健意识薄弱,在云南德宏州,吸毒人员和艾滋病感染者数目惊人,和艾滋病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经影响到当地社会和谐与发展。

郁德水说:“这是一个可怕的缩影。”

我把温暖送给你

那么,我国民族地区的卫生工作究竟存在哪些先天不足?民族卫生事业的发展状态如何?地区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很显然,这是给2005年5月18日走向公众视野的中国民族卫生协会铺开的一个课题。

郁德水说,首先要看到真实的情况。

那么?真实的情况是什么?

我国少数民族卫生事业四十多年的成就自不待言。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欠发达、交通落后、能源匮乏等原因,医疗卫生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卫生事业发展状况远落后于其他地区,更是落后于发达地区。

“‘地域差’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积极面对,积极寻找缩小‘地域差’的路径,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也一直在努力,我们曾不只一次地组织社会各界开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捐赠活动,在这一点上,我们把自己看成是桥梁和纽带。”

2005年6月19日,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和中科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共同向贵州、内蒙古、青海、宁夏等民族地区捐赠价值115万元的医疗设备。

2006年6月,在全国政协委员那仓活佛的倡导下,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偕长春英平制药集团公司、广东省药物研究所制药厂、广东逸舒制药厂、山东会仙药业集团等四家企业向四川省甘孜地区捐赠了价值100多万元的药物以及医疗器械。

在向四川省甘孜地区的捐赠活动中,协会领导和四家制药企业集团的老总,不顾路途艰险遥远,不畏严重的高原缺氧反应,从四川成都出发,连续奔波两天一夜,将药品和器材送到了位于海拔3600米雪域高原的甘孜县城。这一义举不仅感动了甘孜州和甘孜县的党政领导及医疗卫生部门的官员,更感动了甘孜县的广大藏族同胞。

2007年12月中旬,价值人民币50万元的医疗设备作为捐赠物资运抵到了自治区嘉黎县。

郁德水说,这是第一批物资,全是按当地提出所需的设备目录进行捐赠,2008年5月,将对自治区嘉黎县捐赠第二批资金50万元。

其实,在民族卫生工作方面,各级政府部门也一直在努力。

2005年1月,在已有13个县、市试点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的基础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又再增加40个试点县。此次新疆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改革涉及53个试点县(市),占全疆总县(市、区)数的53.5%;覆盖农牧业人口630.5万人,占全区农村人口总数的49.5%;在53个县(市)中,参合农牧民542.8万人,农牧民参合率达到86.1%。

如今,全国五个自治区已建立起学科齐全、专业配套的医学教育体系,培养出了大批卫生医务人员,其中不少人已成为民族地区卫生战线上的骨干。

这些,都给民族卫生工作带来了新的希望。

“只要国家重视,再加上各阶层的共同努力,民族卫生工作前景必定看好。”正在翻阅资料的郁德水信心百倍地说。

背着责任赶路

正如郁德水所言,如果仅仅靠捐赠,很多问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再者,我国还没有建立规范性的慈善救助和社会救助制度,社会上很多闲散资金,还不能科学有序地用于少数民族特困群体的医疗救助。尽管非政府组织包括各种商会、协会,特别是各类慈善组织,也不遗余力地以捐赠的形式参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但,很难从实际上解决问题。

他说,有些事情是协会能做到的,但有一些事情是职能部门的事,协会只能在调研的基础上,给有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郁德水说:“民族地区的重要特征是居住分散、交通落后、看病成本高,所以建设的重点应该是村卫生室,这是民族地区卫生工作的一个重点。村卫生室最好列入卫生院建制,工资、医疗技术由卫生院统管起来,还有,有条件的要组建流动服务医疗车,直接到分散的居民点做诊疗服务,这样的方式,看似科技含量低,但能解决实际问题。

“还有,要拓宽高等院校培养少数民族高等医学人才途径,坚持以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需求为导向,稳定民族地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

“对于缺医少药问题,首先要支持和鼓励大型药品经营企业通过兼并和改造县(市、区)药品批发企业,建立基层药品配送中心,鼓励药品零售连锁经营向民族地区农村延伸;二是要充分发挥民族医药成本低、经济实惠的特点与作用,让当地农牧民能够享用祖祖辈辈都适应的药品;三是要加强对民族药的研究和开发,在原药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加工,做成饮片、汤剂……

“协会的工作还很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06年6月,郁德水远赴四川省甘孜县,深入到乡、镇卫生院和一些村级诊所和藏民家中,对农村医疗卫生现状做了详细的调研工作,以调研报告的形式上报了卫生部和国家民委有关部门。

2007年5月底,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在我协会承担了中央政策研究室 “关于民族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情况”调研工作,远赴青海、新疆、云南、内蒙古、、海南等省、自治区,收集掌握了少数民族农村医疗卫生情况的一手材料,并进行整理汇总,于6月2日在中央政策办公室组织的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座谈会上作了重要汇报。

2007年6月5日,在中央政策研究室、卫生部农卫司、国家民委、民族卫生协会共同举办的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情况的研讨会上,协会提出了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看法和构思。

2007年6月20日,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家卫生部、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再次召开讨论会,共同研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的调研报告。

2007年8月3日,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和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家卫生部组成调研小组赴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调研。调研小组实地考察、全面了解了青海省所属五县区的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走访了贫困农牧民,了解到了他们的基本医疗保障情况。

对民族地区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是关系到少数民族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也是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工作的重点。

2007年,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把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新理念、高素质的社区护士工作首先列为协会“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发展支持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协会培训部开办了《社区专科护士师资培训班》项目,并得到卫生部批准,被认定为卫生部部级继续教育项目。

2006年,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与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合作,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医药发展论坛,为民族卫生中医药人才、企业和医院搭建交流平台。

2007年12月18日,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作为主办单位之一的“2007中医药发展论坛暨全国中医药品牌博览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再一次为民族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说:要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可以说,这为我国民族卫生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同时,这一指导原则也为民族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郁德水最后说,“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任务就是为民族医药事业提供新思想、新技术,为民族医疗卫生事业、为民族医药发展搭建平台和创建窗口,一句话,就是要铺好路、搭好桥。”

上一篇:关于土地的叙事 下一篇: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