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好领头人

时间:2022-08-01 11:38:26

新农村建设的好领头人

沂河之边蒙山下,农家书记血汗洒。

招商引资借东风,振兴沂蒙吾之家。

石子虽小,却可以筑成百米高厦;

水珠虽弱,却能够汇成奔流江河;

有一种人,虽平凡普通,却能带领大家致富路上高歌。

怀着一颗敬佩的心,记者再次走进了这个熟悉的地方――白墩村。

白墩村本是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梅埠街道办事处的一个普通的小村庄,但是近年来,它的名字像长了翅膀,飞进了千家万户,它从一个路不像路,到处断墙残垣的小村庄,变成了今日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提起这里的变化,白墩村的村民个个喜得合不拢嘴,争着抢着告诉记者,这一切都要感谢他们的好书记――张桂林。

说起张桂林,读者并不陌生,在本刊第6期报道过他的先进事迹后,很多读者来信及电话询问白墩村关于招商引资的详细情况。因此,记者又一次走近了这个受到村民敬仰的好书记。

他的身上有着沂蒙老乡特有的那种朴实、直爽、憨厚。提起白墩村,他在欢喜之余,微皱了一下眉头,长吸一口气,似乎脑海里这些年的酸甜苦辣历历在目。几年前,从临沂市一家单位辞职回家的他,在村民的一致推选下当选为村支部书记。如他所言:“当时很意外,没想到自己会扛上这么重的担子,但是既然当选了,就是村民对我的信任,我只有干出点名堂证明自己、报答他们。说句最俗的,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说完他微微一笑,脸上的皱纹格外明显,那种莫名的亲切感及敬仰之心,在记者心里又加深了一层。

张桂林深知工作的艰难,当时村庄的路面坑坑洼洼,房子大都是几十年前的老房子,又没有什么致富路子,村民们都把“省钱”当作过日子的原则。这一切,张桂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想改变这一切,他想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让他们漠然的脸上出现笑容,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他决定首先在道路和房舍上进行改造,张书记用满腔的热情去帮助每个村民,对于房屋规划引起的纠纷,他亲自上门调解。渐渐的,村民们都接受了这个热情周到、平易近人的好书记。他在村民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在下一步的对土地进行种植结构调整上,村民们主动配合,张书记及村委领导班子带领村民搞大棚种植,规模养殖,还带全体党员到蔬菜之乡――寿光等农业示范区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先进技术,引进新品种。同时张书记又克服重重困难多方筹资兴修水利,仅两年时间,为群众修建水渠6000米,种植园区内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而此时的白墩村更是一片繁荣景象。

在村领导班子及党支部建设方面,张桂林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他不徇私情,廉洁自律,把建设一支过硬的党员队伍作为支部的头等大事来抓。强化党员教育,重点教育党员正确处理带头富裕与群众共同富裕的关系,着力培养致富型的党员,由此带动村民们的积极性。他强调,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严格自律,不准占集体一分钱,不准拿集体一件物,不准使用公家电话联系私事,不准擅自公款吃喝。衬里的财务制度、执行制度、党内民主生活全部公开,群众直接监督,树立了良好的党员形象。

在群众生活方面,张桂林更是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对于一些困难户,党支部根据实际情况对其采取特殊政策,减免一些费用,以解决其燃眉之急。一些因贫穷或愚昧让孩子辍学的。张桂林亲自上门劝说,让他们了解当今社会的现状,让他们认识到孩子不上学,迟早会被社会淘汰。孩子只有上学,才跟得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不能因眼前的困难断送孩子的大好前程。张桂林在工作中也遇到不少困难,有的村民胆小无知,并不支持工作。他耐心地去说服村民:“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花一分,我们可以去挣一元,不能像祖祖辈辈那样,省来省去坐吃山空。”逐渐地村民们思想得到了改变,在张书记的带领下,他们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白墩村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单看那一排排整齐的房舍,干净整洁的硬化路面,规划有序的养殖小区,绿油油的反季蔬菜,还有村民笑逐颜开的精神面貌,再看支部办公室里那一张张奖状,一本本荣誉证书,这一切都来自这个为民作主,带民致富的好书记。

如今,为了更加壮大本地经济的发展,张桂林将白墩村大棚区外的一片土地用来招商引资,一是为外商提供土地,二是安排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白墩村以扩大开放为突破口,按照开发区的远景规划,注重发展环境的优化。充分利用地方特色,完善辖区硬件建设,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为投资兴业者营造一个宽松良好的投资环境,“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对于不远的将来,白墩村人们充满了期盼和希望。

张桂林带领下的支部及村民们,通过不断努力,使今日的白墩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山东电视台《乡村季风》等多家媒体均对其作过详细的报道。张桂林也成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典型,同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画上了点睛之笔。

上一篇: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变革研究 下一篇:经济网络化背景下企业财务报告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