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语境 突出实践

时间:2022-08-01 10:13:13

创设语境 突出实践

摘 要:创设语境,突出实践是我们小学英语课堂永恒的追求。教师用生活化的语境进行教学,认真做好“语境”和“实践”准备,充分用好生活化语境,努力创设人为语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英语海洋中尽情地游泳,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语境 实践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教师如果用生活化的语境来进行教学,并突出学生在实践中操练,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 认真做好“语境”和“实践”准备

做好“语境”和“实践”准备,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教师要重视每一节课的备课。如何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实践性,让学生乐学、好学,让他们在一种愉快、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攻破难点达到交际自如的地步,老师应在此下一番工夫!其次是让学生做好相关准备。老师既然对教材的内容“烂熟于心”,心中也就有了底儿,就完全可以胜任“指挥”的“导演”!下一轮“演员们”该准备什么样的“道具”?他们的“台词”又是什么?“演员们”一定会在课上洗耳恭听,决不会有丝毫的疏忽,而“戏”演得是否精彩,那就要看他们是否准备充分了。

如在教了动物一课时,充分运用Group work,让学生动起来,拿着图文兼备的表格Do you like…What do you like?调查同学们喜爱的动物,并尽量加上学过的口语交际,如:Hello, Nice to meet you, Why do you like pandas? Because its lovely…学生们个个变得跃跃欲试,教室变成了English club,学生争着上讲台汇报。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又促进了学生之间关系的融洽。英语课后还可以出一期关于animal的小报,收集一些animal的单词和信息,在采蜜的过程中相互交流,获得广阔的的英语信息。

二、充分用好生活化语境

生活化语境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尽量使用现有的场景、实物或直观教具等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学文具类单词,pen、pencil、ruler、sharpener、rubber等人人尽有的物体,老师边用What’s this in English? It’s a…句型进行呈现,边适时让学生Show it to me,学生感到兴趣盎然。然后让全班分成两组采用竞赛的形式快速抢答,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这样人人都参与了实践,人人都有了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而在教Colour时,班上同学们穿着不同的衣服,正好是现成的“材料”, 先问What colour is it?适时呈现red、green、 black、orange、yellow、grey、brown这些新单词,再让学生用水彩笔两两操练what colour is it? It’s …这个句型。这样人人都有了实践的机会,全班同学都得到了操练,没有了课堂死角。气氛是活跃的,学生开口的欲望是强烈的。此外,手指墙上的作息时间表,教时间表达法;用教室内的课桌、书包、文具等表达大小、摆放的位置;就教室内的学生谈论其姓名、年龄情况,这些都让学生感到不是为“教而学”,而是为了自己“用而学”。用这些语境来进行教学,学生接受快。

三、努力创设人为语境

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自然情景,通过身体语言、图文兼备的板书、动静结合的多媒体等形式,让声音与图像、语言与情景完美融合,映入学生的眼帘,激发学生的开口欲望。手势语灵活易用,简明易懂,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运用手势语,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音标时,学生对口型、舌位难以把握,我就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做成嘴的形状,另一只手深入其中充当舌头。随着“嘴形”的开合圆扁,“舌头”也不断有高低、前后的变化。这样学生非常感兴趣,愿意去学,也容易记,并且学后难以忘记。在单词和句子的重音、语调的教学中,我用有力的下降手势表重音,弧形的升降手势表语境,边读边做手势,读起来非常有节奏感。教师也要善于创设良好的生活化的语境。教学Shopping时,我备些“小商品”,就地取材将学生们每两张座位拼成柜台:文具柜、食品柜、服装柜、书具柜分四角摆放,“顾客”在其中,可尽情在这个“市场”里挑选。这样的训练,学生感到无比轻松愉快,在融洽活泼的气氛中很快地掌握了句子结构。平时教师要通过校园文化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如:英语小报、英语俱乐部、英语小作文比赛等,让学生们在英语情境中快乐地获取知识。

让我们设计的语境,尽量真实;让尽量真实的语境,带给学生无限的乐趣。创设语境,突出实践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刘达.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误区与对策.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2(5)

[2]肖娜.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7)

上一篇:论“九一八”后胡政之的抗日宣传 下一篇:一本书对我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