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历史课的导入式教学

时间:2022-08-01 09:35:36

论中学历史课的导入式教学

教无定法,导入新课的方式多种多样,目的在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知识联系。许多优秀教学经验表明,设计好一堂课的导语,做好一堂课的开讲,抓住导入这个关键环节,对于上好一堂课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万事贵乎始”,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应当如何设计好导语,开好头呢?

一、利用时事热点导入新课

时事是指现实社会近期发生的国内外重大现实事件。历史的既往特点,使历史教学缺乏直观感知,这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最大障碍。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现实关系密切,人们常常需要“以史为鉴”,通过借鉴历史的经验,来反省自我,认识和超越自我,以加深对现实的理解,把握事物本质,从而科学地预见未来。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利用时事热点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不仅能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也拓宽学生的思维和眼界,而且使学生从中悟出许多历史发展的规律,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这一课时,可以先提问:“同学们,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毒主要指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并进一步设问:“现在有很多新品种,主要成分是鸦片,你们是否知道吸毒的危害呢?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一场以鸦片命名的战争,即“鸦片战争”吗?今天我们大家就共同来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这样,很顺利地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之中,为学生探究新知埋下很好的伏笔。

二、利用导语导入新课

导语紧扣课文内容,画龙点睛,文字优美,琅琅上口,富于启发性。新教材每课前都有一段短小精辟的导语。有的联系旧课,导入新课,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的是对一段历史的简要概括,对了解历史知识体系大有好处;有的提出问题引起探究;等等。一段段精辟的导语,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采用自读、集体朗读或是教师启发的形式,充分利用每课导语,导入新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讲授新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利用音乐导入新课

音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它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很多反映历史题材的影视片中都有丰富的音乐内容。针对绝大多数中学生酷爱音乐、喜欢唱歌的特点,可利用特定的音乐效果,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地导入新课。例如在教学《红军长征》这一课时,可以先播放电视剧《长征》的歌曲《十送红军》。这首歌所蕴藏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学生每一根神经都“乐”起来,每一个思维的细胞都“活”起来。然后,教师因势利导并提问:井冈山的老百姓为什么要“十送红军”?红军为什么要进行充满艰辛的长征呢?今天,让我们一道来了解长征,探究长征。由此导入新课。又如在教学《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这一课时,可以播放《爱我中华》《大中国》等歌曲,或者和学生齐唱这些歌曲。唱完歌后,教师说明:“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本课题目《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寓意即来于此。从这首歌中,我们可以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以此点题,导入新课,这样学生一个个兴致盎然、兴奋不已,很快便进入学习佳境。

四、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利用插图在第一时间里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是众多导入法中效果最明显的一种。实际上,课堂教学中巧用插图,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秦王扫六合》这一课时,可先让学生观看秦始皇画像,然后描述:画中的秦始皇身穿龙袍,腰佩宝剑,目光炯炯,虎视眈眈;他手指江山,威严又傲慢,一副唯我独尊、君临天下的帝王神貌。教师引导:是啊,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怎能不得意呢?连唐代大诗人李白都称颂他:“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教师接着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秦始皇是怎样灭掉六国统一全国的吗?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还有哪些贡献?怎样评价他的功过?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秦王扫六合》这一课。”由插图引出设问,点明主题,进入新课。但利用插图导入新课,应注意选图要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运用要自然,描述要得当,切忌牵强附会和对插图叙述过长而影响正课的学习,从而失去开头“好戏”的作用。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素材,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对于教学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生学好历史这门课,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无论哪种方法,都要导之有方,以收到最佳的导入效果。

上一篇:成功教学不是“满堂灌” 下一篇:历史文本主题化探究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