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多元化学习方式的应用策略

时间:2022-08-01 06:42:54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多元化学习方式的应用策略

【摘要】多元化学习方式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以学生的水平为基础,要以教学内容为根据,要以信息技术为辅助,要以学生学会学习,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元化学习方式应用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的重要方式。倡导新型学习方式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同时又与传统接受学习一起多元并存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而小学多元化学习方式是指以现代学习科学为指导,以学会学习为目的,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那么如何正确运用多元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呢?根据我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多元化学习方式的应用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

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了,他们的学习就有了动力,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他们都会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否则,不管是哪种学习方式,他们的学习永远是被动的接受,无法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更不要说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了。如教学《圆的认识》时,运用多媒体演示,先让学生看到画面中自行车、三轮车、汽车的车轮都是圆的,接着将它们的轮子换成三角形或正方形等形状,学生观察后必定会议论纷纷,甚至还会笑得前俯后仰……最后画面又把轮子换成椭圆的,同学们看完后也一定会说:“这也不行,坐上去谁受得了?”此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圆形的轮子就行,其它形状的轮子都不行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唤起了学生探究的愿望,诱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在这样的情境下,要学生弄清道理,认识了圆的特征,无论老师的讲解,还是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生都会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的。当然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多元化学习方式的应用要以学生的水平为基础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是教师将知识问题化,帮助学生选择学习方式的前提。只有教师在深入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后,学习方式的选择才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做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师生观念,主动放下身段,深入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积极沟通,平等相待,倾听学生心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其核心是师生心理相融,心灵相通,形成师生互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其宗旨是发展学生的自主精神,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身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三、多元化学习方式的应用要以教学内容为根据

数学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学问,小学数学中的教学内容,是和我们的实际生活相融在一起的。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所面对的都是些经过人类长期积淀和锤炼的间接经验,让学生快捷地懂得这些成果或者沿着一条“简洁、顺畅的道路”,重复推演一下当初科学发现的过程,无疑是一条高效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途径。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意地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需要开辟新路才能消除困惑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是十分有益的。那么,创设什么样的学习情境,选择什么学习方式,这都取决于所教学的数学内容。对于一些数学符号之类的认识,用接受学习的方式更为有效,而对于有些内容可能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学生学习内容决定学习方式的选择。

四、多元化学习方式的应用要以信息技术为辅助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我们要努力提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情景和材料,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而无法满足教学内容的生活呈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无法开展。往往只能用接受学习的方式来教学。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做辅助,就能够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地模拟和呈现实际生活情景,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学习内容的联系,从而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境,促使学生运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来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应用数学,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多元化学习方式的应用要以学生学会学习,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我们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尽量使学生思想开阔活跃,不受压抑,不因循守旧,不沿袭传统,不唯书唯上。换句话说,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和自我构建能力,是教学实践中应该考虑的核心之一。认识大千世界的好奇心,寓教于游戏的浓厚趣味,促进学生提问和多思路的解题的参与意识,都是引起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多元化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安排适当的情境,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理解问题和形成多渠道的发散思维。

总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针对传统学习方式而言的。我们绝不是以一种获取知识的方式去否定另一种获取知识的方式,把接受性学习方式与主动探究性学习方式对立起来。任何人所占有的知识都是采用接受性学习与主动探究性学习这两种方式而共同获得的。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可以由小组合作完成,也可以只是个人独立的探究行为;合作学习可以是在探究学习中采用的组织形式,也可能存在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接受学习也可能是主动理解的进程,甚至可能是自主的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并不是完全摒弃传统的学习方式,而是各取所长。接受学习有其所长,探究性学习也有其所短,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方式的诸多特征是相互融合、多元并存的。

上一篇:浅谈圈点批注阅读法的运用 下一篇:《大学物理》教学的几点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