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中探究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2-08-01 05:40:50

浅谈数学课堂中探究意识的培养

摘要:合作学习,主要提倡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形式,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背景、生活经历、社会经验,他们对同样的教材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受,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交换彼此的看法,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集思广益,把学习引深、拓宽。

关键词:数学探究;培养;小组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154-01现阶段,创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转变,成为教师新的研究课题。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学生能否学会学习关系到年轻一代能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给学生宽松的、自主的学习环境,让其自主合作的探索,寻求知识,获取知识,而不是把知识强加于人。

1.创设情境,诱发参与,营造创新氛围

1.1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创造思维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这是发展思维的关键一环,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途径。为此,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大胆创新,精选素材,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赋静态的知识以新鲜的时代气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并在欲望和兴趣的引导下,走进思维的殿堂。

1.2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熟知的,常见的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如在学习幂的运算性质时,我们以宇宙的天体运动,光的传播为情境,通过让学生计算太阳光通过多长时间到达地球,太阳系的直径等,来探讨同底数幂乘法的法则;通过设置疑问,你是如何计算10的幂的乘法的?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学生此时思维活跃起来,对探求新知识兴趣昂然,师生很顺利地完成此节内容,激发学生的灵感,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认识。

1.3用数学小实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可以这样设置问题: ①把课前剪好的ABC纸片,剪下∠A、∠B和∠C拼在一起,观察它们组成什么角? ②由此你能猜出什么结论? ③在拼图中,你受到哪些启发?(指如何添加辅助线来证明)这样创设情境,使学生认识到∠A+∠B+∠C=180? ,从而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拼角找出定理的证明方法,学生在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的实践中,培养了观察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

2.组织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拓展创新空间

合作学习,主要提倡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形式,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背景、生活经历、社会经验,他们对同样的教材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受,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交换彼此的看法,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集思广益,把学习引深、拓宽。为此,我们在教学环节设计时,经常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这种形式一般在两种情况下采用,一是突破知识学习的重难点及前后知识联系时采用这一方式,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条件时,教师提供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两个三角形在满足一个元素对应等,两个元素对应等时是否全等,并动手用铁丝或硬纸操作三边对应等的三角形是否全等,然后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通过学生归纳总结,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体验了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二是在巩固知识时,对易错点和稍难题目处理时采用小组合作方法,如在学习因式分解时,对提出的公因式符号为负和连续两次应用公式分解,是学生易错点,用小组对抗的方法练习,既巩固了知识技能,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真正掌握了因式分解的技能,而不是简单的模仿。通过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对于有畏难情绪不积极参加学习的学生,教师应给予真诚的鼓励、热情的帮助、细心的辅导,促其从"要我参与"转变为"我要参与",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说、议、做、练等多种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努力营造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浓厚氛围。

3.把机会让给学生,尊重学生的见解,相信学生的能力

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师生间通过信息的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与学生平等的走进新课程,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有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要善于并敢于把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的过程,如:在学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由于学生已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教师直接给出一个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寻找解法,试着求出未知数的值,并且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可以用不同方法解,看谁的解法巧妙、简单,给学生自己动手探究的机会和时间,结果有的学生用了多种方法求出了未知数的值,然后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不同解法的共同特点,进而总结出解方程组的两种消元方法,然后再进行专题练习巩固。整节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改变了过去教师讲方法,然后学生反复模仿机械训练,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教学模式。对于习题的处理,也力争把机会流给学生,学生能说,能做的教师不讲,学生不会的,教师注重引导,设计问题,只提示方法,具体解题由学生动手。以此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深入思考,顺利地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使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今后我们在教学中,还应不断强化,反思教学中的行为和意识。教学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反思,能使教学质量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总之,我们只有切实关注学生、尊重学生,更多地欣赏和鼓励学生,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为目的,开展"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创建新型课堂模式,使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舞台,使知识、能力、情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上一篇: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谈 下一篇:新课标与数学课堂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