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谈

时间:2022-10-29 06:49:21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谈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没有反思,专业能力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教师要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的学识和身心修养,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断总结,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才能与时俱进,全面开展素质教育。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反思;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149-01新课程标准颁布,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作为教师的我们,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从事高中数学教学二十年,已经历了多次改革,我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更加坚定了课改的信念,并从中得到启迪,得到成长。

1.教学观念上反思

新课程的改革,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过分强调了师的传承作用,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知识学到了,能力并没有提高,没有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猜测、尝试、探索、失败,在这样的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而教师角的作用是教学过程中,点拨思维受阻迷茫的学生,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和具备的学习水平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2.知识结构上反思

从初中升到高中,由于大部分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所体现的思想和方法;不适应这样"大容量和跳跃式"课堂教学方式,又没有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仍然按照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数学知识,不能适应高中的数学教学,学生的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于是在学习能力有差异的情况下而出现了成绩分化,学习情绪急降。作为教师应特别关注此时的衔接,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了哪些内容?要求到什么程度?哪些内容在高中阶段还要继续学习等等,注意初高中数学学习方式的衔接,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适应性能力,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动机,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善于思考、勇于钻研的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教学过程反思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又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一起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反思"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的、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教学,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从而保持课堂张力。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学生只有经过思考,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

4.学生学习反思

学生有会学的,有不会学的、有的勤奋,有的懒惰;会学习的、勤奋的学生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学得又轻松,遇到问题他会考虑越周密越能激发其探索精神,能力得到提升,形成了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懒惰的学生经历紧张的中考开始放松学习成绩下滑,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经过一番努力能赶上去;如不思改进,不作努力,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对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甚至拒绝学习。

5.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有个性地学习,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现"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课标理念下的一项重要教学组织形式,我们应明确,合作学习这只是有效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合理的选择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教师需关注学情,提前建立评价建体系,挖掘合作点,顺学而导,使学生掌握技能会合作,同时应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激活内因真正促发展。

6.对习题、试卷评讲的反思

习题、试卷评讲不能停留于指出不足、改正错误及讲解方法,而应当着眼于数学能力的培养。要结合示例挖掘、归纳其中的思想方法,抓"通病"与典型错误,抓"通法"与典型思路,加深学生对思想方法的认识,使其领悟思想方法实质,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和纠错、防错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没有反思,专业能力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的学识和身心修养,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断总结,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才能与时俱进,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参考文献:

[1]林华荣.数学分层教学法浅谈[J].今日中国教研,2007(11).

[2]孔庆邮.数学分层教学及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2002(1).

[3]任崇勋.关于对"数学分析"课实施分层教学的设想[J].琼州大学学报,2004(11).

[4]马保国,崔艳兰,等.数学分析课实施分层教学的思考[J].延安大学学报,2006(20).

上一篇:浅议数学新课程改革经验方略 下一篇:浅谈数学课堂中探究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