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8-01 01:49:02

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中职学生学习现状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学校的办学规模逐步扩大。但是与此同时,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多,学生整体的文化课基础质量也正在下降。主要的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初中以来,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较为薄弱,尤其是英语,连最基本的英语知识都不懂,甚至有的学生连26个英文字母都写不出来,念不清,写不全,基本的学习习惯没有,更别说开口说了。其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反正怎么学都是不及格”这种想法使得他们深深陷入“不懂不学、不学不会、不会更厌学”的恶性循环之中。再次,很多学生有一个误区,认为来职业学校是学技术的,不需要,也不想学习文化课知识。在思想态度上不够端正,认为学习英语可学不可学,那么必然也出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矛盾紧张,课堂教学很难按教学计划大纲完成,常常会出现课堂教学实施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出现冷场等。如何有效的改变这个现状呢?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尝试在传授《实用生活英语》这一教材的时候,也为了让学生都能张口,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二、合作学习的背景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知识的建构,双向沟通。学生主动参与,同时注重人际关系,尊重个人看法及他人意见,强调进程与结果并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活泼的想象力。(王坦,2002)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运用,比如我们熟知的杜郎口教学模式,也是首先将每个班级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改革带来变化:课堂上,学生积极举手发言,热烈讨论,课堂学生活动面达80%。而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较少。本文立足于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合作学习的理念引入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以合作学习教学理论为指导,并结合中职英语教学现状,构建了中职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学实践来证明中职英语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三、在中职英语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安排小组成员,促进合作

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小组活动的效果。王坦将合作学习进一步表述为:“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队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目标的教学动”。因此,分组时,教师应采取一定的策略,每组人数不宜太多,通常4~6人/组较适宜,分组活动中,为了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笔者常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等命名,使学生热爱自己小组的荣誉。很多英语教师都发现,对于口语训练,班级中总有一部分同学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而另外一部分则不积极甚至自己管自己,做与英语无关的事情。因此,进行分组练习,应尽量避免自由组合。自由组合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但是不利于整个班级间的协调,往往是基础好乐于参加交流的学生组合在一起,效果很好,而剩下的组里缺乏能调动积极性的学生,导致小组练习流于形式,甚至无法开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随机分组”,此法易于操作,在每次学习前均可以按摇号的形式快速地对班级同学进行分组搭配。随机的选择,对学生来说,意味着有更多机会与不同的同学一起参加训练和交流,保持课堂学习的新鲜感。第二种方式,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即在同一小组中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也就是将男生和女生、学习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根据问题的难度选择不同的发言人,扩大学生的活动面,让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笔者常常采取第二种方式,第一种方式穿插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景,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合作学习必须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才能实现。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专业,为学生设定不同的任务来掌握真实、实用及有意义的语言。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当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而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点拨及引导作用。作为组织者,不仅要组织课堂活动,更要组织学生,帮助学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开口的机会。作为引导者,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作为参与者,教师要深入到学习小组中,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不仅动口,更能动手。比如在口语教学的最后一环节的情景对话,可以将其设计成一个故事或一个话剧,让学生上台表演,其他的小组根据他们的发音,语音语调,表演进行打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本领。

(三)设置合理的评价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合理的评价机制是实施小组合作的保证,我们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三种方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这种评价贯穿每个单元活动的始终。教师评价主要是对整组同学的评价,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以一个平均值来确定整组的其中一个成绩,充分调动了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是促进了组内的团结协作。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互评更能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及进步。自己给自己打分,给组内的成员客观的评分。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汇报的时候,我经常会让学生去评分,做记录,然后教师进行点评。这种评价体系既提高了学生参与度, 又提升了小组活动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成为了学习的主体,通过创设多样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形式,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更多的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英语教学中。目前,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对于合作学习的这一教学方式,仍处于探索阶段,作为中职英语教师,应当系统学习其理论基础,研究其本身所体现的现代英语教学理论,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改善,寻找合作学习在英语口语课堂中最合理的使用形式。

上一篇: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 下一篇: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