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时间:2022-08-21 04:54:41

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摘 要】会计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信息,是经营者、投资者及管理者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一些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指使会计人员做假账、假表,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因此,深入揭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探索治理措施,仍是会计管理工作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失真

一、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会计人员有意无意或被动造假

为了个人私利,某些会计人员编假证、假据,或化公为私,侵占企业财物,通过主动篡改会计数据、编造虚假会计信息来掩盖监守自盗、挪用公款等个人犯罪行为。或者是受单位负责人的指使,为谋求小集体利益甚至个人利益篡改会计信息,通过会计方法人为虚增成本、降低利润,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

2.相关法制不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国家陆续颁布了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一系列法规、制度,初步克服了无法可依的状况。但是,会计法规建设往往跟不上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由于在会计领域缺乏严密的会计规范体系,一些重要的法规制度没有制定出相应的实施细则,造成会计实际工作中可操作性差;又如由于会计监督不力,许多单位出于私利而将其经营行为置于法律之上,造成有法不依,明知故犯,从而为会计信息失真埋下了隐患。

3.内部审计有名无实

内部审计是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内部审计部门本来应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进行独立审计,履行监督职能,从而起到防止单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作用。但是,由于内部审计隶属于企业管理者的领导,其监督职能是很难办到的。再加上不少企业的管理人员对这方面认识不足,致使内部审计过于马虎、简单,各种错账不能及时被察觉和抑制,其反映的会计信息自然不可能真实可靠。所谓的内部审计机构实际上是形同虚设,根本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1.会计核算资料的失真

主要是作为会计信息资料载体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失真。会计凭证的失真主要体现在原始凭证上,常见的是通过以夸大或缩小的方式来达到隐匿事实的目的;或者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地列入合法的项目之中。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失真除受会计凭证失真影响之外,还大量存在伪造账簿,虚设会计科目,故意违反制度要求,采取不适当的计量方法及直接捏造、篡改会计报表数据等。

2.成本费用核算的失实

企业受利益驱动,把成本费用作为调节利润的主要手段。这种手段是采取不正当方法,增加或降低应列费用,人为地造成成本膨胀及压缩,最终改变盈亏。比如:不坚持配比原则,混淆本期与上期,产成品与在产品成本和费用;已完工程的长期借款利息支出,不计入财务费用,不计入工程成本;不遵守权责发生制原则提取和摊销预提费用、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该提的费用不提或少提、该摊的费用不摊,最终造成成本数据失真,人为调节特定会计期间的损益。

3.企业资产管理混乱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规模、扩大影响,从形式上改制,注册资本巨大,而实收资本长期不到位,甚至随意抽调资本金,形成资本“空壳”;有的虚列实亏,无利分红,蚕食资本;有的任意高估无形资产价值,虚增资本公积;有的单位则不按制度规定及时处理坏帐损失,将已确认坏帐的应收账款长期虚挂,不予转销;有的则任意多提、少提或不提固定资产折旧。

4.税金核算失真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许多企业只强调自己的小集体利益,为了逃避国家税收,有意或无意少计漏提,侵占国家税款,造成国家收入的减少。比较突出的是:在增值税上,表现为虚开增值税发票,多列进项,扩大抵扣项目,通过关联交易任意降低计税价格;隐匿收入,违规冲抵消等手段逃避税收。在企业所得税上,任意挤占、违规摊销成本费用,收入挂帐甚至不入账,不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结转成本、费用和收入。在消费税和营业税上,弄虚作假少计漏报应税收入。

三、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提高造假风险与成本

控制造假的最有效的措施是提高造假风险与成本。目前,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有关部门已着手处理,处理的方式包括:对会计信息失真的企业,责令其按规定调整账务,补缴应缴的税款,限期整改,建立健全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对严重违反《会计法》的企业进行行政处罚,追究主要责任人的责任,取消应负主要责任的会计人员的会计资格等。同时,应加强社会处罚力度,提高造假风险与成本,这也是打击和制约造假的重要手段。西方某些国家对造假者在网上留下“案底”始终跟踪其人,不法分子一次造假的损失,影响和后果央及终生。

2.健全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首先必须加强会计法规建设,通过健全详尽、可操作性强的会计法规体系,使各项会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保证各项法规自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抓住那些会计信息失真的典型单位、典型责任人,特别是那些指使、甚至强令会计人员做假账、编假报表的单位负责人,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定及时处理,并公诸于众,起到震慑作用。

3.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

没有监督的权利,会使权利膨胀,滋生腐败。同样会计工作若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则难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由此,首先要加强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建立完善内部审计。建立完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是单位内部不可或缺的制衡机制。一方面它能够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其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及时的监督。对于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应该设立相对独立的审计部门负责内部审计,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同时,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系,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外部审计功能,如银行、财政、税务、工商行政部门对单位实施政府监督,履行监督职能。

上一篇:指导本科毕业设计的实践与建议 下一篇:剖析初中化学的概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