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京剧进课堂

时间:2022-07-31 11:34:33

浅谈京剧进课堂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当听到国家将京剧纳入中、小学音乐课程时,我震撼了,因为年轻的我从来没想过也没学过。我感慨、我觉得我应该奋发图强。多学一些课外知识,所以我认为京剧被纳入中小学课堂,这对京剧的保护、传承与普及都是极好的机会。首先应给予肯定,京剧是国粹,是一种堪称完美的艺术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天津观众懂京剧爱京剧,天津是京剧的福地,这里名角辈出。

但我有两点看法:一是对入选课本的京剧曲目,二是对只选京剧有异议。京剧进校园肯定是件好事,但还是要考虑因地制宜。比如说,东北二人转则是人人皆知。在上海和浙江,人们肯定爱听越剧,到了河南就是豫剧,在陕西,秦腔则是主流,在曲目的选择上,也要考虑得全面些。而样板戏只是特定的一个历史时段,不能代表京剧的精华。但此次入选曲目过于集中在样板戏,是有缺陷的。毕竟,传统选段中包含的文化底蕴是这些“样板戏”所不能涵盖的。

“京剧进课堂,我们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京剧名家。其实,会唱几段并不重要,关键是要让他们了解京剧,引领他们走进传统文化的殿堂。现在社会上低俗的‘西风’‘流风’泛滥,担忧今后我国的青少年们会将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忘记,我们的孩子,不能只知道周杰伦,而不知道梅兰芳,不知道京剧四大名旦。”因此提出将京剧作为学校音乐教材是个好办法。

然而就是这种完美的艺术,即便在最懂得欣赏的地方,它也仅仅与很少一部分人结缘,大多数人对待它的态度,要么是不闻不问,要么是敬而远之,使得这种高雅艺术真的“曲高和寡”了。

我的一个朋友讨厌京剧,他说,一个字干吗唱上老半天?而一个字唱半天,在戏迷看来却正是京剧的迷人之处。对于我的那个朋友来说,与其一个字听老半天,倒不如老半天听一大段,所以他选择了当一位歌迷,去听流行歌曲。由于唱词中夹杂着方言,很多年轻人认为京剧很难听懂,这是他们远离京剧的又一个原因;可是很奇怪,周杰伦的口音含混不清,却能得到众多歌迷的拥戴。当然,我并不是说年轻人喜欢通俗而不喜欢高雅,恰恰相反,很多年轻人对于高雅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就拿周杰伦的新歌《青花瓷》来说,这首歌以古董青花瓷的方方面面贯穿始终,许多词句都文绉绉的,却得到了众多歌迷的喜爱。因此,中国的年轻人,尤其是学生,接受真正的传统文化熏陶是非常必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京剧经典唱段进课堂,当然是件好事。其实,会唱几段并不重要,关键是要让他们了解京剧,引领他们走进传统文化的殿堂。为了让孩子们感兴趣,我们尽量把课讲得生动,比如说京剧名称的由来,我们就从徽班进京说起,讲“傻子闹春”,期间再穿插几段表演,一下就把孩子吸引住了。我认为,学生学京剧,有很多家长也很欢迎。例如:一个一年级的女生,学唱京剧后很想学青衣,得知自己要反串老生,就不开心了。女孩的爷爷非常喜欢京剧,听说孙女能在学校学到京剧,很是高兴,做通了孩子的思想工作,孩子学得有鼻子有眼的。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在我这个外行看来,脸谱是绘画艺术,身段是形体艺术,即便单看唱词,夹叙夹议,如诗如歌,也是很好的文学范本。哪怕仅仅是读读这些经典唱段,也能学到很多历史知识、生活常识,还能学到比喻、排比等许多修辞方法,至少对写作文是一种帮助。

对于京剧进课堂,未必非得培养出一批名角。它会督促我们学习国家的文化历史背景。但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我们可以不喜欢,甚至可以讨厌,但我们不能对它一无所知――如果因为无知而远离它,那不仅是京剧的悲哀,也是我们中国人的悲哀。

参考文献:

严迪红.中小学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2013(13).

上一篇:初中学生英语自学能力培养方法研究 下一篇:践行欣赏式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