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测量

时间:2022-07-31 10:23:00

论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测量

[摘要]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是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首要环节。通过正确地判断和发现企业面临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等各种财务风险,确定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失程度,才能为风险的防范提供有意义的证据和做出正确及时的决策。

[关键词] 财务风险;筹资风险;偿债风险;投资风险

一、筹资风险识别与测量

(一)筹资风险的识别

筹资风险即到期无法偿还本金和偿付资金成本的可能性。具体来说,筹资风险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偿债风险,二是收益变动风险。

1.偿债风险

偿债风险又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的比例是否合理,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的比例会影响企业的资金成本率,当资金成本率大于资金的收益率时,企业面临的筹资风险会增大。二是债务期限安排是否合理,若企业长期负债的比例过大,则过高的资金成本会给企业带来较重的还债包袱;而负债到期时间安排过于集中,可能导致企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也会产生偿债风险。

2.收益变动风险

收益变动风险主要来源于资金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因为企业使用负债融资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资金成本,发挥财务杠杆作用。而财务杠杆作用在放大收益的同时也会放大风险。即在资本结构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的债务利息相对固定,当息税前利润增多时,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地降低,从而给企业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收益,即财务杠杆收益;当利润扩大十倍,投资者收益可能会扩大几十倍。

(二)筹资风险的测量

1.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短期偿债能力是企业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一般为一年)内,以流动资产来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对债权的保障程度越高,进一步筹集企业未来发展所需资金的能力也就越强。

流动比率:反映企业在短期内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西方财务界一般认为,速动比率为1较为合理。速动比率大于1,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财务风险较低;反之,则企业面临较大流动压力,财务风险较大。

2.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从资本结构角度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比率等。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它反映企业资产总额中有多大比重是由债权人提供,或者企业有多少资产可以用来偿付全部负债,是体现企业资产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该比率越小,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2)股东权益比率

股东权益比率反映了总资产中权益投资所占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00%

股东权益比率越高,债权保障越充分,企业财务风险越小;股东权益比率越低,企业面临风险程度越高。

3.现金流量指标

(1)现金流量比率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2)近期支付能力系数

近期支付能力系数=近期可用于支付的资金/近期需要支出的资金

4.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又称融资杠杆,是指企业对资本成本固定的筹资方式的利用程度。财务杠杆旨在研究负债经营的利弊。财务杠杆收益是指企业利用负债经营给所有权人带来的额外利益。财务杠杆效应是指息税前收益增长能够引起每股盈余成倍增长,它可以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表示。财务杠杆系数(DFL),也称财务杠杆程度,是普通股每股税后收益变动率对息税前收益变动率的倍数。其公式表示为:

二、投资风险识别与测量

(一) 投资风险识别

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投资风险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投资风险(或者叫实物投资风险),即直接经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等风险;另一种是证券投资风险(或者称为金融投资风险),即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储蓄投资等风险。无论项目投资还是证券投资都不能保证一定达到预期收益。

与项目投资相关的风险主要是因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和企业经营方面的问题所导致的经营风险。比如,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或者虽投产但不能盈利,或者盈利水平很低、低于企业平均资金利润率水平等。与证券投资相关的风险是证券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

(二)投资风险测量

1.经营杠杆系数

经营杠杆是指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下,产销量(销售量)的变动对息税前收益产生的作用。经营杠杆原理是研究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益问题,可以为企业带来额外的利益,即可以获得一定的经营杠杆利益。所谓经营杠杆利益是指在扩大业务量或销售额的条件下,由于经营成本中固定成本不变,单位产品负担固定成本降低,给企业带来的增长程度更高的额外收益,它可以用经营杠杆系数来表示。经营杠杆系数(DOL),也称经营杠杆程度或营业杠杆程度,是息税前收益变动率对销售量(额)变动率的倍数。其公式表示为:

用经营杠杆系数可以度量企业的经营风险,经营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就越大,反之亦然。

2.投资收益率方差

投资收益率方差(Q2)是指各种可能出现情况下(概率为Pt)的投资收益率(Rt)与期望投资收益率(R)的平方差。该指标通常用来评估证券投资风险的大小。如果投资收益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应计算不同时期的投资收益率的综合方差。投资收益率的方差和综合方差越大,说明该证券的风险越大。同样道理可以计算投资项目的息税前利润的方差,用来衡量项目风险的大小。

三、资金回收风险识别与测量

(一)资金回收风险的识别

1.现金风险

现金风险来自于现金持有量过少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支出,影响企业的信誉:而持有量过大又会增加机会成本,降低企业的利润率,两者都会对企业造成损失。

2.存货风险

存货风险来自于大量存货会妨碍企业资产的流动,同时增加不必要的管理费用;而存货短缺又会影响企业的信誉。

3.应收账款风险

应收账款风险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回收时间上的不确定性,二是回收金额上的不确定性。前者是由于付款方超过规定的信用期限付款延长了企业的资金运转的过程,造成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增加,还可能发生资金链的断裂,给企业造成再生产资金相对不足的危机。后者是由于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或收回数额少于应收数额形成坏账。这两种情况的发生都会对企业的现金流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导致当期现金流入的减少,给偿债带来风险。

(二)资金回收风险的测量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计量应收账款周转次数的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其中: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销售退回。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

另一个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指标是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360/应收账款周转率=360*应收账款平均余额/销售收入净额

这两个指标用来反映资金回收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引发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期长,则应收账款周转率低,说明资金回收较慢,资金回收风险较高,反之,则企业资金回收的风险较小。

[1]唐晓宇. 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研究[J]. 当代经济,2010(24):45-46.

[2]傅佳. 企业财务风险浅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3):48-51.

[3]王文华. 规范内部会计控制 防范高校财务风险[J]. 会计之友,2011(1):49-54.

[4]曾杰. 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J]. 决策探索,2010(12):45-51.

[5]和进. 建筑施工企业负债筹资财务风险分析[J]. 山西建筑,2011,3:第59-63.

[6]黄珊珊. 浅谈现代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方法[J]. 中国集体经济,2011(1):71-73.

[7]杨魁. 加强医院财务分析 有效规避财务风险[J]. 会计师,2011(1):54-55.

[8]李本光. 浅谈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J]. 价值工程,2011(2):59-62.

上一篇:国际会计协调问题研究 下一篇:金融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