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管理新问题探究

时间:2022-07-31 09:49:37

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管理新问题探究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特殊群体呈上升趋势。文章着重分析当代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基本状况,并结合实际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特殊群体 教育管理 新问题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New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Special Group Education Management

ZHANG Zhe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815)

Abstract With the enlargement of our country's higher education scale, the special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is on the ris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who are in the special group. It also combines with practical work to propose some coping tactics in this regard.

Key words special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new problems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进入“大众教育”。学生进校门槛降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加上商品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物质财富的急剧增长、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影响,高校出现了一些大学生特殊群体。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因而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认真的研究、分析,采取具有时代感和实效性的工作对策,引导大学生特殊群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使他们较好地完成学业、身心健康发展、成长成才成仁。

1 当代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基本状况分析

1.1 学习困难学生群体

《普通高校学校学籍管理规定》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学生考核不及格的课程,按学校的规定补考。一学期或连续两学期累计有三门课程或两门主要课程不及格者,应予留、降级。” 造成部分高校大学生学习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有的学生认为大学是青年人的“托儿所”,是人生学业的终点,这与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是有直接原因的。中国的学生无论是在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是在老师和家长的严格管理下的应试教育,十二年的寒窗苦读,终于到了美丽的象牙塔,没有家长和班主任的严格看管,这些学生的心理、行为、生活习惯等得到了完全的释放。导致他们厌烦学习,不思进取。

第二,有的学生认为大学就是社会,将自己大量甚至全部的时间用在学生工作和社会交往上,认为上大学仅仅只为锻炼社会交往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出现频繁的逃课、晚归、不学习等现象。他们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学生会或社团的干部竞选、晋升等方面,导致一些大学的学生组织充盈着腐败官僚气息。

第三,有的学生是因为中学时代的学习基础差,这部分学生有些是来自偏远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例如高等数学这门科目,有些沿海地区高中时代已把导数、极限等问题做了详细讲解,而许多偏远地区的高中课堂上并未涉及这部分内容。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因知识、概念的断层而跟不上教学进度。

第四,有的学生是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好,有自卑心理。这部分学生有些会花大量的时间用在校外兼职、做小本生意等,把大学的重心放在赚钱上,耽误了学业。

第五,有的学生因为大学期间谈恋爱而影响了学业。谈恋爱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二人世界里,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集体活动时间、社会实践时间、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时间等等。频频出现上课不专心听讲、不及时完成作业、逃课现象,甚至一些学生因为恋爱情感纠纷而未能完成学业。

第六,有的学生是学习方法不当。大学的授课方式与高中不同,每节课学习的知识量较多,甚至有些科目一节课要学一章的内容,这就需要学生课下花更多的时间仔细分析老师课上的讲授内容。有些专业一个学期开设八、九门专业课,如果学习方法不得当,这些学生会有学习的困惑。

1.2 经济困难学生群体

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在全国各大高校都普遍存在,每年需要交付几千元的学费,还有平时日常的生活费,对于年收入仅仅只有几千元的贫困家庭来说是巨大和沉重的负担。一些贫困家庭的学生不愿意或害怕和周围的同学沟通、交流,封闭自己、沉默寡言、性格孤僻、独来独往。贫困家庭的学生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自己十二年的寒窗苦读考入理想的大学,通过自己的学位证书找到高收入的工作,来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而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与自己的心理定位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大部分应届毕业大学生收入只有一两千元,除去房租、水电费和日常生活开销,所剩无几。加之走后门、找关系等不公平的社会就业现象,容易引发贫困生愤世嫉俗、思想偏激的不良情绪,甚至会导致抑郁、焦虑、嫉妒、孤僻等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健康发展。

1.3 心理困惑学生群体

大学生群体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和年龄特点,更易产生心理困惑和思想问题。①特别是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心理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疾患发生率高达30%左右,并呈上升趋势。②当代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这些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精心呵护和无微不至的关爱中长大,加之学生时代繁重的学习任务和考试压力,导致许多心理困惑。

1.4 恋爱和情感问题群体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情感世界。与异往并恋爱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殊而亲密的形式。③在“性”的问题上表现出相仿和尝试的开放心理,高校的同居现象非常普遍。而失恋、婚前、意外怀孕等后果对大学生身体和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有些大学生出现绝食、精神崩溃,甚至自杀的念头。

1.5 迷恋网络群体

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交往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网络拓展了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学习空间、语言空间、知识空间、交流空间、交往空间等等,然而,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也对大学生造成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1)迷恋网络游戏群体。这部分学生群体大多数是男生。许多男生在大学的主修课程不是专业课,而是魔兽争霸、魔兽世界、穿越火线、天龙八部等各种游戏。

(2)迷恋网络电视剧群体。这部分学生群体大多数是女生,许多女生喜欢看韩剧、肥皂剧等等。尤其是冬季天气寒冷,这部分学生更是窝居在宿舍,更有甚者一个月不出宿舍,频繁出现逃课、不学习现象。

(3)迷恋网络娱乐八卦群体。当代一些大学生不关心时事政治,不关心新闻联播,不关心国家政策。他们认为政治和他们没有关系,而他们关心的是娱乐综艺和八卦新闻。明星们的恋爱、分手、结婚、离婚、整容等等八卦新闻是这些学生平时最为关心和热议的“课题”。

(4)迷恋网上聊天、交友群体。目前的网络聊天、交友的软件繁多,如人人网、QQ、飞信、微信、微博等等,网络使人们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沟通交流,一些学生每天沉迷于网络聊天、交友,相信“微信摇一摇”等等这些所谓的“缘分”,甚至一些学生与陌生网友见面、开房等危险行为,由此会引发一系列心灵和身体的伤害,甚至有些学生因此而失去生命。

1.6 虚荣拜金学生群体

在这个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里,一些高校大学生也过分的追求物质享受。在校园里开豪车、买名牌包、名牌衣服、买奢侈品的现象在全国各大高校都普遍存在,炫耀消费、攀比消费、超前消费、贵族消费等等,纯净的大学校园弥散着奢靡之风。有些学生是家庭经济条件好而拜金;有些学生是从每顿的饭菜上节省一个学期或一年,只为能满足她(或他)虚荣心里的那件奢侈品;有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通过校外交友或不光彩的渠道来获取钱财,从而满足对奢侈品的追求。

2 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途径

2.1 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热爱学习的意识

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全国有个别高校成立学习支持中心,内设学困帮扶、学业咨询、学优拓展、学习咨询等板块。建立建全学困帮扶制度,主要表现在:(1)建立跟踪建档、动态管理制度。(2)建立任课教师管理制度。(3)建立二级学院学困帮扶联络员联系制度。(4)建立家长联系制度。(5)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学生配对帮扶制度。

2.2 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生活实践课程教育

生活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是当前高等教育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注重培养大学生特殊群体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经验积累是构建整体优化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议大学开设家政综合技能实践课程。例如开设烹饪、衣物修补、服装设计、装修、园艺、家务整理、电子产品初级维修、家用电器初级维修以及汽车的养护维修等选修课程。可以举办烹饪大赛、服装设计大赛,不但可以培养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而且可以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创新意识。

2.3 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恋爱观和性道德观教育

高校应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律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和性道德观。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和调整自己的情感和冲动,以及对“性”的正确认识。可以邀请医学院的专家教授来校做专题讲座,如性健康讲座、性教育讲座、性危害讲座等等,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恋爱问题和轻率的后果及危害,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健康的恋爱心理和性道德意识。

2.4 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消费观和金钱观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物质财富和高调消费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许多人却忘记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和金钱观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1)通过开设大学生健康消费心理专题讲座、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2)鼓励大学生参加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经济独立意识。(3)建议利用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校内网、校报、校园资讯等宣传媒介进行正确直观的消费教育。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自觉主动地接受正确、健康的消费观和金钱观,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

总之,做好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迫在眉睫、任务艰巨。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可塑性极强,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大学生特殊群体树立自信、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自律、自制意识,使其健康发展、成长成才,成为合格的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

注释

① 匡令芝,郭毅夫.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教育对策[J].黑河学刊,2005(6).

② 孔德根.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5).

③ 宁继卫.世纪初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特点与教育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上一篇:论公民教育进社区的方法论原则 下一篇:高校图书馆自习室抢占座位现象原因分析及其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