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视野下自主招生对农村考生的影响

时间:2022-07-31 09:03:14

教育公平视野下自主招生对农村考生的影响

摘 要 自主招生是我国人才选拔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本文从教育公平角度出发,揭示当前情况下我国自主招生对农村学生在操作过程、录取规则等方面对农村学生不利,导致农村学生入学机会减少,违反教育公平原则,并对其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剖析,同时,对自主招生制度的完善进行了探索性思考。

关键词 自主招生 农村考生 不平等 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47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1.006

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是高校在教育部及相关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下,遵循公平、公正、负责的原则,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从自身教育教学资源条件出发,独立自主地拟定招生计划和自行组织选拔录取的招生制度。①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扩大高校自的重要措施,自主招生从2003年开始推行至2014年,参加自主招生的院校扩展到80多所,在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促进选才标准多元化和深化高校招生制度多元化改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自作招生还存在众多的不平等现象。据统计,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进入高校的农村考生比例不足录取人数的20%,因此,广大农村地区的考生在自主招生的制度下处于劣势地位,相当一部分考生被剥夺了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1 自主招生对农村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不利影响

1.1 考试录取资格方面

自主选拔录取作为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在录取上一般要求考生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或综合素质名列前茅。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主要表现在考生需要有某些学科的竞赛奖。自主招生考试与高考相比,明显“文化资本”扮演更重要的角色。②城市或者富裕家庭多属于优势阶层,经济状况普遍丰厚,父代的教育程度普遍较高,父母的职业比较有优势特征,家庭拥有更多的社会关系,这一切都为他们的子女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发展平台,他们有机会去参加一些科目的竞赛,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见识多知识面广,交流表达的机会也多。显然自主招生对这些城市家庭或富裕家庭的孩子比较有利;然而对“文化资本”相对匮乏的农村学生来说是处于不利地位的,多数农村贫困家庭没有额外的收入来投资孩子发展特长和创新能力,“文化资本”通常很难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学生的自身努力而取得。从自主招生对招生对象资格的要求看,自主招生对重点高中的学生更有利,除此之外,在指标上自主招生高校通常向发达地区与重点中学投放较多名额,重点高校的指定推荐中学大多是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重点中学,这样农村考生与自主招生的路径选拔方式有着较大距离,加剧了自主选拔的城乡不公。

1.2 考试内容方面

自主招生考试内容来说偏向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众所周知,自主招生有笔试和面试环节,笔试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比较创新、与社会热点相关的题目,且超出学纲的范畴,用于测试知识面、创新思维以及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度。面试环节主要是对考生形象气质、语言谈吐、举止风范、应变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直接考查。不难发现自主招生的招考环节均带有一定的城市文化色彩。城市学生知识面宽,思维活跃,逻辑性强,参加社会活动、志愿者活动多,他们能够在面试中,举止得当,谈吐自然,中选的机会较多。而对于农村考生而言,农村考生在知识基础、人文素养、能力等方面和城市考生都有一定的差距,他们获取的信息量有限,知识面相对较窄,也没有机会参加社会活动,语言表达、即兴发挥能力不够,对考试内容感到生疏,因此,农村考生在笔试、面试中处于不利地位,而生长于多元文化交融的现代化城市中的孩子更加适应这一考查趋向。

1.3 考试成本方面

考生参加自主招生须在招考院校所在城市或指定城市赶考,农村考生因居住地信息不流通、路途遥远等因素,与自主招生有一种天然的阻隔与疏离,信息闭塞的偏远地区甚至使一些家庭困难的考生失去考试机会。在有机会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情况下,自主招生考试的报名费、交通费、住宿费、膳食费、试卷费等种类繁多,费用昂贵,考试成本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农村考生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1.4 招生录取区域方面

实施自主招生的高校多集中于大中城市,往往偏爱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招生,因为大中城市较多地培养创新能力强、人文素养高的学生。以上海市的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为例,这两所院校的自主招生多局限于江、浙、沪三个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省市,招生本地化倾向突出。高校通常向发达地区与重点中学投放较多名额,并更倾向本地生源,而西部省份则有很少或没有招生名额,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同时,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大学的学生比普招生更集中于大城市或重点中学。

1.5 选拔录取规则方面

从目前自主招生的现状看,尤其是在高校资格评审、面试程序、中学推荐等自主性较大的环节容易受到金钱、权势等因素的侵扰,出现腐败漏洞。自主招生过程中,有些高校招生标准设定不明确,以极富“弹性”的人才评价标准定取舍,为钱权交易留下了活动空间;有些高校的面试环节不规范,缺乏有力监督,招生腐败现象出现;有些考生在申请材料方面弄虚作假,通过金钱贿赂方式获得中学推荐资格,骗取自主招生名额。这些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严重影响招生考试的公平性,导致高校招生“逆向淘汰”,使本来占有较少教育资源的农村考生的受教育机会进一步降低,接受高等教育更像是天方夜谭。

2 自主招生对农村考生接受高等教育造成不利影响的原因

2.1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自主招生造成的城市和农村考生入学机会的不平等,并非自主招生改革的错,而是现阶段中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一个表象。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差异大,贫富差距大,城市和农村学生拥有的教育资源是不均等的,教育资源分配上难以达到公平。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作为一种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益配置方式,必定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有学者认为实行完全自主招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充分发育了的、完全的市场经济,人才需求也完全市场化。充分掌握市场内在规律,高校就能取得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效益。二是发达的社会经济,否则学生或高校会因缺乏必要的经济实力而难以实现真正的自主。③显然,受制于全国教育资源的城乡差异,现阶段自主招生改革还不具备全面推广的条件。

2.2 自主招生监督体系不完善

自主招生是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选拔高素质优秀学生,初衷是为了扩大高校自,提升学术竞争力。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因为有了一定的“自主性”, 权力集中于少数人,尤其是在目前社会诚信机制不健全和监管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某些高校缺乏刚性的制度约束和严格的选拔标准,弹性空间大,再加上招生权力集中,招生权力出现“异化”与“利益驱动”,导致一些腐败行为产生。④

2.3 自主招生的精英化设计与定位

从自主招生的制度设计来看,自主招生的实施是通过高水平大学创新人才的多样化选拔方式的试点来推进统一高考制度的变革,其主要招收具有创新潜质、学科特长的拔尖人才,目前,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高校大多是由教育部确定并公布的“211”“985”高校及教育部直属的大部分优质名校, 且这些高校明确规定自主招生录取人数不超过当年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基于这样的原则与基本条件,目前的自主招生其实是少数高质量大学对少数高水平学生的选拔,仍然是我国一种名符其实的精英人才的选拔。

自主招生作为一种“优中选优”的选拔方式,在庞大的高考生队伍中,自主招生的考生群体是一个显性的优势集中群体,体现在良好的学业成绩、较高的综合素质、良好教育经历传统、优秀文化积淀等各个方面,可称之为典型的精英群体。⑤因此,自主招生场域的竞争是一种典型的优秀考生群体之间的竞争。自主招生在实施过程中,受众群体的层面也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单一化倾向,即倾向那些已经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城市学生, 而广大农村偏远地区或贫穷家庭的考生与之有着天然的疏离。

3 改进自主招生的探索

事实上,在城乡差异、阶层高低、成本、距离、信息及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自主招生更倾向于录取那些具有浓厚的城市文化的学生,这在客观上加剧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平等,也与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相背离。

在目前情况下,我国自主招生政策应在以下几方面作适度调整:法律上,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必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自主招生有法可依。监督机制上,完善监督体系,分化招生权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招考分离”,由高校委托中介机构组织考试,或成立专门的教授委员会或第三方监督机构,增加自主招生的透明度,防止权力过于集中;⑥操作过程中,明确招生标准,规范操作过程,整个招生考试环节都予以监督,保证贫困家庭子女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另外,对于农村地区的考生,应给予适当的照顾,自主招生的高校将招生名额向农村或偏远贫困地区适当倾斜,预留或分配适当名额,对农村贫困家庭设立明确的配套措施,加强招生信息宣传力度,自主招生信息辐射更多农村区域;免收报名费、报销路费和提供考试期间食宿补贴等。

令人欣慰的是,这些问题已经引起高教领导部门及主办学校的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管理部门也表示将继续探索更加有利于公平选拔的自主招生改革模式。2011年,教育部提出试点高校自主招生向农村地区中学或申请考生适当倾斜。有些高校也已经深刻地认识这个问题,如清华大学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优秀学生进行试点自主招生。相信自主招生将会在不断地探索与改革中趋于合理与完善,考核选拔科学性、规范化程度将进一步加强。践行教育公平,关注农村考生,使高校能在面向全体考生中真正选拔出具有创新潜质和学科特长的优秀人才,使农村家庭子女更公平地享有高校自主招生的教育机会。

注释

① 张继明.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角度审视高校自主招生[J].湖北招生考试,2005.1(8).

② 宋婷.文化资本对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5).

③ 蒋秀梅.关于我国高校自主招生问题的研究和思考[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④ 车辉.高校自主招生缘何成为权力寻租温床[J].科教周刊,2013.5(12).

⑤ 荀振芳,汪庆华.自主招生:精英角逐的场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4).

⑥ 张翔,余应鸿.对高校自主招生使贫困家庭子女失去受教育机会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2(4).

上一篇: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产生的经济效益研究 下一篇:野兽花园欢迎来到都市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