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是要分数还是要素质

时间:2022-07-31 08:09:08

语文教学是要分数还是要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作为老师,我们常常抱怨,学生没有生活积累,没有感性的素材积累,写出来的东西,有的如提线木偶,缺少支撑,缺少灵魂;有的味同鸡肋,索然无味。思考一下,这样的结果是谁造成的,不是学生自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是亲他、宠他、爱他的父母。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我觉得《语文课可以变得很好玩》中的史金霞老师道出了我心中的答案。

有人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却不适合过着三点一线校园生活的学生。单一、枯燥是学生校园生活的本色,精彩、丰富的社会生活对他们而言,不次于一次奢侈的满汉全席。接触、了解社会的窗口,恐怕只有这座岌岌可危的独木桥——阅读。我校现任校长,是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熟知语文教学规律,大胆革新,建立班级图书角,开设阅读课,两饭时间开放图书馆,甚至准备下学期在教学楼楼道设立各种可供学生阅读的空间。我为现在的学生所拥有的幸福感动。试想当年上学的我,课堂上、课下偷偷地传着绝无仅有的一本书,一朝在手,“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不已。”今天的阅读课,同学们一书在手,沉浸于其中,闻着熟悉的墨香,享受着思想、灵魂的洗礼,超然于物外。知识的积淀,潜移默化的熏陶,可谓功莫大焉。以我代的班级为例,不到一年的阅读时间,反馈在写作中,令我欣慰不已。在“我与老师的故事”征文中,许多同学写了和我的故事,当我看到他们笔端流淌出的文字,惊讶于学生的观察,惊讶于他们的才情,这不是语文教学的功劳,一切归之于阅读带给他们的激情和动力。

许多人担心重视阅读,强化了语文素养,忽略了题海战术,是否抓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不这样认为,高一高二狠抓语文素养的培养,高三强化技能技巧,三年后事半功倍。显然所谓的担心杞人忧天。今天的语文高考题在某些层面有了改革与创新,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语言表达题中的“颁奖词、对联、主持词、成语接龙、广告词……”,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的技巧,更多的需要学生去了解、熟悉社会。如果我们继续闭门造车,以题代学,以题代教,关了电脑、电视,隐藏了课外书,等于掐断了学生获取学校以外知识的途径,学生的语文素养从何谈起。

语文高考的分数与素质是统一的,因此在今天还有老师家长在忧虑时,我想诚挚地送上一句话“面对孩子的终身发展,你伤不起”。

祁开荣,教师,现居陕西神木。

上一篇:让诗歌滋养心灵 下一篇:论大学生人际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