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兴趣学习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31 05:39:21

经验兴趣学习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1-000-01

摘 要 本文对经验兴趣的学习理论进行了分析,并对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应用经验兴趣学习理论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 学习理论 初中体育 经验学习 教学手段

各种教学理念随着不断推进的新课程改革被应用于实践教学中。体育是基础教学中的一项重点研究内容,对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广大体育学者进行了相关的实践和讨论,可以说目前有很多教育策略和理念都已经得到了验证。

一、经验兴趣学习理论的概念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三个主要的学习理论流派。之所以各种学习理论的观点有所不同,往往是由于其难度不同、材料的组织程度不同以及所根据的情境有所不同。也就是说,这些流派将重点放在了情感因素、理智因素、经验、情境或者是某些学习特征上。而经验学习理论则用整合及有机的观点对学习与学习中互相关联的四个因素(感知、行为、经验、认知)进行审视。学习者对正在进行探究的事物进行直接的接触和学习,经验学习经常被这样定义,其主要指当一个特定的人通过事件在情感、技能、判断、知识上产生相应变化时,所发生的一种学习。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大致将经验学习理论的概念概括为:学习是连续的以经验为基础的过程;学习是环境与个人之间的互动过程;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学习是产生知识的一个过程;学习的过程是解决环境不同模式矛盾的一个过程。

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经验学习理论的应用

(一)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生要敢于去尝试才能够实现经验,所以,在其尝试的过程中对于其能力的培养是有着前提的作用的。能够胜任可预见或者是当前的要求,并且能够依靠自然的能力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这是对能力的需求,也就是说对发展能力和自身学习的信任。能力具有一种与增强机制和欲望没有关系的积极性生命力,其与自我的效应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是独立的一种动机类别。个体希望能够对自身的行为方式和目的进行决定,成为一个独立行为的主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主积极性的需求。追求最大限度的自由和自主是不能够混淆的。已经具有的能力与自主的需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是有着一定的关系,而个体希望能够获得行为上的自由,并未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独自获取所需要的能力和知识以及完成任务,则是指自由。一个理想化的能力形成的重要前提就是对自主需求多元化的具体环境的依赖。所以,必须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培养,这样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经验兴趣学习才能够得以实现。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来具体运用这一理论。比如说:在跨栏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了解学生对该项目的掌握情况,然后才能够合理运用经验兴趣学习理论。这样一来对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具有提高的作用。

(二)自主学习

以经验兴趣学习的理论为基础,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自己管理和计划学习的时间、学习东西自我驱动、自主调节学习的策略;学生在开始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制定学习计划、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并做好学习的准备工作;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我调节、自我反馈、自我控制;能够在学习活动结束后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补救、自我检查以及自我评价,这是自主学习的主要表现。对于练习的方法和学习的目标学生自己进行制定,在教学必要的讲解、帮助、示范和引导下,通过自我监控和评价等方式,使学习的目标最终得以实现,这是自主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界定。

通过实践证明,要想更加有效的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那么就要正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说:在教授健身武术时,首先我们要让学生学习的目的,和学习后会起到什么样的效果;在教授前滚翻时,该项技能的重要性我们要向学生进行充分的说明,要对学习的动机进行充分的调动,最终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此外,我们还要指导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经验中如何找到自己的成功点并如何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与探究性学习有些像,但却有着本质上的差异。通过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形成经验累积,产生学习的经验,这样一来,对下一次的学习可以起到激发的作用。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流程的制度、项目的选择等方面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努力做到方法得当、及时反馈、目标适中以及评价有效。我们所需要的自主是一个以经验累积为基础的自主,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自主。此外,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得出,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年级的增高和年龄的增长,男女生的差异会随之加大。

总结:运用经验兴趣学习的理论需要一个过程,是随着实践和了解而不断丰富的。课程改革也同样是一个进行尝试的过程,其需要一定的理论来支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去实践和不断的去学习。

参考文献:

[1] 宋建.论学习动机研究的新近趋势问题[J].社会心理科学.2012(06).

[2] 陶威.学习动机理论及研究综述[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2(02).

[3] 宋瑞.需要动机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2(04).

上一篇:中学八式太极拳教法研究 下一篇:常州英派斯健身俱乐部品牌忠诚度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