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文化民间手工艺品之汴梁花灯

时间:2022-07-31 03:12:49

浅析传统文化民间手工艺品之汴梁花灯

摘要:

灯笼,叉名花灯、彩灯等,具有悠久历史,是我国传统的手工艺品。灯笼主要用于照明,是中国古代最为普遍的照明工具之一。灯笼造型之丰富,花纹之精美,做工之细致,富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河南开封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是一座七朝古都,其自身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闻名国内。北宋时期,汴梁开封的元宵节灯会就名扬天下,汴梁花灯以其手工制作精美而流传至今。手工制作的传统花灯是汴梁花灯的一大特色。“汴梁灯笼张”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当前,传统的汴梁花灯艺术正在被青年一代渐渐忽视,如何让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花灯文化回归现实?这是现在面临的一道难题。本文分三个部分,运用文献、归纳、比较等研究方法,从汴梁花灯的发展历史、工艺美学及其制作、保护与传承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希望大家对传统手工艺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共同保护我们共有的文化财富。

关键词:

手工艺品 花灯 汴梁

中图分类号:F7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5-0096-02

一 汴梁花灯的发展历史

花灯自从出现之日起,就作为传统手工艺品中独具代表性的一种流传至今,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品质。从某种程度上,它反映了,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进程。花灯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符号。宋朝至今,开封就是一座休闲娱乐的城市,归根原因与皇家的提倡密切相关。像我们熟悉的上元灯会,就被称作古代的狂欢节。张灯祭神,开始于西汉,在北宋达到鼎盛时期。因此,上元节观灯,就成为当时的人民庆祝的节日。自那时起,就出现了一大批制灯的民间作坊并逐步得到发展,直到今天在休闲市场也占有一席之地。

汴梁花灯闻名中外,“汴梁灯笼张”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非遗标准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汴梁灯笼张”世居开封,前后历经七代相传,共有200余年历史,是著名的花灯世家。因其制灯作坊名为“敬文斋”,故又称“敬文斋灯笼张”。

清代晚期,开封出现了一家以制作宣纸花灯及宋式木版画灯为主的“灯笼张”,制作之精美,让人们赞叹不已。张太全,汴梁灯笼张的创始人。他对宋代花灯有自己的想法,并善于制作花灯,画、刻、印、扎糊彩绘样样精通,在传统花灯的制作上进行创新,很快声名远扬。他制作花灯的特点不仅仅在于制作形式的丰富,还在于花灯制作内容的创新。在画面设计方面,他擅长从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说、戏曲中选择题材,整个画面设计得活泼生动,活灵活现。“汴梁灯笼张”的第二代传人张艺广在张太全的基础上认真钻研,他精通花灯纹样的雕刻。他运用走马灯原理,制作出了风靡一时的鲤鱼跃龙门花灯,随着不断旋转所产生的影子,从而产生龙出鱼进的视觉感受,鲤鱼跃门灯之所以成为当时花灯中的佼佼者,还在于灯体下方的纹样雕刻,水纹纹样的木板雕刻又使花灯具有皮影戏的艺术气息。张精业是其第三代传人,在前两代传人的基础上,张精业设计的花灯增加了技术含量,在选材方面,以休闲游乐题材为主,其滚地灯,能沿地滚动,迎风转动,灿若流星。但灯内蜡烛并不会因为转动速度快而出现倾斜的现象,在重力作用下,彩灯的发光效果并无任何影响。第四代传人张弘,以善于宣纸竹篾彩灯制作而闻名。清光绪二十七年,张弘及其三个儿子参与装缮了开封行宫。行宫陈设壮丽,俨然有内廷气象,光绪帝和慈禧太后观赏期间,甚是喜欢。“敬文斋灯笼张”就此成为汴梁花灯的代表品牌。第五代传人名叫张嘉义,他在继承的基础上对花灯进行创新,把民间玩具和彩灯相结合,创新出几十种新花灯产品,由于便于携带,操作方法简单方便,颇受民间大众的欢迎。第六代传人是张金汉,他八岁起就开始随父学习制作花灯,掌握多种技艺,在花灯研制开发上面认真钻研,知难而进,将中原彩灯文化大放传承下来,大放异彩。其代表作品有“汴京八景无骨花灯”、“干手观音干手干灯”等。第七代传人张俊涛,从小研究花灯,现在他已经完全掌握了制作花灯的技艺,他已经攻读完硕士,准备攻读民俗博士。他认为,花灯研究在我国学术领域中还是一块空白,他将在这一块领域中做出自己的努力,让花灯艺术继续绽放光芒。

二 汴梁花灯的工艺美学及制作

1.汴梁花灯的工艺美学

汴梁花灯在题材选取上非常讲究,最常见的是以民间代代流传的神话故事为题材,比如猪八戒吃西瓜灯、齐天大圣孙悟空灯、鲤鱼跃龙门灯、龙王祝福灯等,这些花灯造型丰富,还原度高,制作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深受大家的喜爱。还有的以佛像为花灯题材选取的来源,比如最著名的“干手观音干手干眼灯”,该灯的题材选取灵感来自于开封市著名的大相国寺内的干手干眼观音佛像,该灯与原物相差无几,真实再现了佛像,佛像体内有大灯,每只佛像手上还有小灯,下面的莲花宝座也是绽放的荷花灯,璀璨夺目,吸引了很多花灯爱好者的眼球。汴梁花灯之所以有这样高的艺术价值,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它吸收并融合了宋代工艺美学。由于受到经济、民俗,技术、环境等若干因素的影响,宋代工艺既体现了文艺思想的一系列变化,同时又反映了了人文精神。朴素、典雅、质朴、简洁的艺术风格,造型上去除了复杂累赘的修饰,给人清新脱俗,回归自然的感觉。

以美学视角来看,汴梁花灯所体现的艺术风格是典雅的。理、高雅、简洁、质朴、清新、严谨,既是工艺美学品质所强调的内容,也是宋代文化思想在不同阶段的美学乐趣。其中理则是传承了宋学思想。艺术是审美主体情感驱使的产物,宋代的工艺美学趣味则是超越了它所处的时代。宋代文人在人与物的关系上,也有着与理学相当不同的见解。他们各从自己对生活日用的感悟出发,对人与物的关系,对物的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内容甚至与现代设计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对于物的正确认识,深刻地影响了宋代工艺美术领域的造物活动。

2.汴梁花灯的工艺制作

“汴梁灯笼张”的种类非常丰富。张金汉已经复原了无骨灯、有骨灯、彩扎灯、宣纸竹篾灯、走马灯、珠灯、荷花灯、万眼罗灯、吉利灯、木版画灯等十几个品种,几十个花色的古灯。其中木版画灯是“汴梁灯笼张”独有的。在制作工艺方面,汴梁花灯对技法要求非常严谨,花灯出现并发展于民间,不但表达了民间手工艺人的心思灵敏,手艺巧妙,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汴梁花灯的工艺制作主要分为扎制工艺、着色绘图工艺、合褶造型工艺三种。

1.扎制工艺:使用材料主要包括竹篾、芦苇、秸秆、棉线、浆糊等。使用工具主要有竹刀、尺、笔、锉刀、刮刀、剪刀、铲刀等。制作的基本步骤是:首先画出作品的图案轮廓,反复修改后放大到实际尺寸,勾出骨架线。其次将劈篾、平节、打磨后的竹篾依照设计开始捆扎,用棉线和纸捻涂浆糊作十字捆扎,捆扎过程中,如果需要弯曲的地方要进行加热处理,最后一步是做整体的调整。

2.着色绘图工艺:在这方面“汴梁灯笼张“有两大特色,一是木版灯画印版,二是浸染技术。木版灯画印版现存100余块,分为单色版和套色版,既有人物戏出,又有花乌虫鱼。浸染技术是通过特制的工具在一张纸上同时染出各种色彩,鲜艳柔和,过渡自然。使用工具主要有灯画印版,排笔、晾纸杆、晾纸架、趟子、刷子等。使用材料主要是各种染色、蒉褶后的绵纸。主要制作步骤是:先将蒉褶后的绵纸用棉线捆扎成把,放入染色格子中用牛筋固定,再用排笔、毛刷点蘸染料分层次着色,置于避光处阴干,人物、动物等便栩栩如生地显现出来。

3.合褶造型工艺:使用材料主要有宣纸、绵纸、有光纸、细铁丝、棉线和浆糊。使用的主要工具为蒉、轧纹工具,花瓣烙子,勒花工具等。在制作喊将剪裁整齐的纸张做轧纹处理,百折纸用蒉合成为各种形状。

三 汴梁花灯的保护与传承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也随之改变着。当民间老一辈的手工艺人把花灯重现时,老年人都感慨万分,那是曾经伴随几辈人走过欢乐童年的回忆,老年人对于花灯的情感是深厚的,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古老的生活方式正在被新的文化模式所替代。随着社会的变革,青年一代的思想也在慢慢变化,传统的汴梁花灯艺术正在被青年一代渐渐忽视,这是我们不愿意去承认的现状,但是人类发展历程中不应该忽视传统的艺术品。汴梁花灯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承载着许多人的回忆,也见证着一个勤劳勇敢民族的壮大,如何让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花灯文化回归现实7这是现在面临的一道难题。笔者建议对汴梁花灯的保护与传承从以下两点考虑:

1.市场是传统花灯得以重生的平台

首先得把花灯市场做起来,才能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汴梁灯笼张”第七代传人张俊涛认为,只有进入市场,传统花灯才会有生命力,只有通过市场,传统花灯的制作技艺才不致于流失,传统花灯的传承才有可能持续。

目前,花灯市场的现状是不令人乐观的,如今的市场已经很难找到传统花灯的身影。虽然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和传播,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传统的东西正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电的发现与使用,使传统花灯的照明功能被电灯所替代,同时,越来越多兼具审美与装饰功能的电灯应运而生,花灯几乎被电灯所取代。

如今,很多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都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只要有人愿意学,我不收任何费用,只求能把它传承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仅仅依靠国家的支持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花灯走得既远又稳,笔者以为,对传统花灯进行创新让其走进市场,才会使花灯得以重生。只有根植于市场这片沃土,传统花灯才能扎根结果,才能得以传承。

2.增强花灯文化传承意识,保护共有文化遗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与发展水平。文化对一个国家发展进程的影响,比经济和政治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如果说,经济发展改变的是一个国家的面貌,那么文化繁荣则可以化育一个民族的风骨。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文明史,拥有深厚的文化血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兴衰成败,历史文化的根脉始终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繁衍发展的精神沃土。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我们民族取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以花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

如今“汴梁灯笼张”已走过近300年的风雨历程,在越来越多传统文化濒临消失的当下,以“汴梁灯笼张”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们,对于老行当的坚守,对于传承传统文化的毅力和精神着实令人佩服,青年一代必须加以保护并且传承下去。

结语

汴梁花灯是我国传统手工艺品,是花灯艺术品的代表之一,也是老一辈民间手工艺人勤劳智慧的结晶,需要年轻一代人加以保护与继承,但是文化多元化的保护不能仅仅只靠对于历史古物的保护来简单实现,必须要加强对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这是文化创造性的体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无形且无价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格外珍惜并要给予保护,更重要的是将它们传承下去。本文是笔者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民间手工艺品汴梁花灯的一些论述,旨在希望大家对传统手工艺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共同保护我们共有的文化财富。

上一篇:浅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关注留守儿童 下一篇:立足儿童发展 落实语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