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时间:2022-07-31 02:49:44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摘要: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要,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已经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学校中展开。而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试讨论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以提升实际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师主导作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向到知识经济时代的过渡,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的旺盛,可以说现代社会中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国家间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可见尽快提升我国信息化水平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而努力推进国民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显得格外重要。高等学校作为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要阵地,如何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我国国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毋庸置疑地处于主导地位,其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激发并保障学生主体作用的实现,总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真正领会并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术。

1.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必要性

1.1何谓教师主导作用

教师主导作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发挥的组织、引导、督促作用,是“导学”。教师为主导的提法,是针对教师的职能和在整个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而提出的,强调了教师在教学双向活动中作为教这一层面上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教师必须发挥好“教”的作用,才能保证教学双向互动的效率,事实上教师的主导性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中自始至终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做出恰当的选择。教师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适时指导,才能有助于学生完整掌握所学内容。

1.2充分发挥教室主导作用有利于解决各种教学问题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总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诸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高效学习方法,老师教学方法失当等等,这些问题的及时、有效解决势必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不能丧失自己的主导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如果教师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丧失自己应有的主导地位,工作被动,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就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由此可见,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才能有效就解决所遇到的教学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如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2.1努力在教学中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及时解决,这有赖于教学双方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一种良性互动关系。良好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和良流,为具体教学问题的解决创造条件。教师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多多了解学生,与学生多谈心、交流,尊重和理解学生,积极创造与学生在心理上、思想上密切接触和沟通的条件,使教师在感情上理解学生、人格上尊重学生、学习上了解学生,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朋友式的和谐关系。老师爱护学生,学生尊重老师,这是保证教师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的基础条件,是教学双方合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

2.2教师教学能力需要不断提升

要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是关键,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手段,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应该更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积累专业知识,总结计算机教学经验,学习新的计算机教学理念和方法。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教学督导,加强和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建设,组织教师进行职业培训、教学竞赛,建立鼓励教师教学创新的机制,为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水平提供良好的条件。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计算机教师还应该更多的了解学生,以便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有的放矢的组织教学方法与内容,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2.3努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计算机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但是学生却一直是主体,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门课程最终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必须想办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在教学手段上,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使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更加形象、具体,并能充分利用各类优秀的网络教学资源,从而使得教学效果更加理想。同时,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把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融人到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比如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情景学习教学法、观察发现教学法、谈话讨论教学法、讲练结合教学法、网络自学引导教学法等。此外,在实操课教学中可以把练习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类实际问题相结合,更能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4努力提高实操课教学质量

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遵从具体学科的教学规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亦不例外。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教学方案的制定应围绕实践教学展开,以最终提高学生的实际计算机操作能力为基本原则。首先,教师要认真准备实操课教案,教案应体现与课堂授课内容的一致性及可操作性,同时实操内容不仅应该有验证性任务,而且也应该有综合性和设计性任务。其次,教师可利用机前示范性教学,学生边听边练,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不断的激励,帮助学生保持学习积极性,才能最终提高计算机实操课教学质量。

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必须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计算机教师需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学习,发挥好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只有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才能有利于学生掌握好计算机基础课程,从而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季静.浅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J].科技信息,2007,(7):139.

[2]张国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效果[J].滩坊学院学报,2004,(2):111.

[3]李作主,熊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计算机课程的实验教学质量[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8):1750.

上一篇:文秘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考核模式探索 下一篇:简析新经济时期汉语字母缩略形式的使用及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