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时间:2022-09-04 11:26:25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各种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不断上升,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和挑战。维护好城市公共安全,有效应对城市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也是衡量政府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加强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城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己经成为城市政府必须认真对待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一、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应急管理概述

1、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

本文结合《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认为:突发公共事件是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影响、威胁局部区域或者全国经济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的,需要政府及相关组织采取紧急措施予以积极应对的危机事件。

2、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概念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为了预防与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避免或减少突发公共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对突发公共事件事前、事中、事后和后危机的全过程进行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动态管理活动。

3、加强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必要性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提高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

(1)加强政府应急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当前,各种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引起一系列恶性连锁反应,影响了社会发展。因此,加强政府应急管工作,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减少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将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2)加强应急管理是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应急管理工作关系到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民生的重要体现。因此,各级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居安思危,常抓不懈,切实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积极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风险与危机。

(3)加强政府应急管理是保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是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顺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4)加强政府应急管理是政府提高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

应急管理作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是政府职能的应有之义。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就要求我们在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二、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案体系操作性不强

应急预案是为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是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有一些预案过于简单、笼统,实用性、操作性不强。究其原因一是有些部门在编制预案过程中,照搬照抄,没有深入调查研究实际情况,编制出的预案缺乏针对性;二是缺乏对预案的评审和应急演练的检验。

2、应急管理体制不完善

城市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办事机构与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的关系不够理顺,应急管理部门之间存在着权责不明、职责分割、管理脱节等现象,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3、应急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

城市政府尚未建立一个具备协商、决策与综合协调功能的常设机构,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大部分情况下仍然采用分部门、分灾种的单一灾情应急管理模式,部门之间、县域之间、条块之间以及预防与处置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没有形成全市统一的应急联动和协调机制。

4、应急保障体系不完善

应急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应急救援队伍力量薄弱,应急物质缺乏统筹管理,应急物质储备制度不完善;应急处置资金缺乏,科技研发力度不够等问题。

三、完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

1、加强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

科学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组织保证,对于有效预防或减轻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城市要立足本市实际,优化整合现有资源,按照“目标统一、分工协作、统一指挥、责权对等原则、执行与监督部门分设原则”的原则,建立常设性应急管理领导机构、专项指挥机构和应急管理保障机构,构建适合自身的组织健全、权责明确、功能齐全、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2、完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运行机制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涵盖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环节,各个环节相互衔接,互为影响。因此加强城市应急管理工作,就需要对每个环节实施有效管理,防止突发事件向更加严重的阶段发展,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逐步建立起形成政府统筹协调、社会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应急管理机制。

3、加强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城市应急保障体系是保证城市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支持,是城市应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门,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强城市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城市应急管理各级队伍建设、加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开展好公共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4、完善城市应急管理法制体系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政府应急管理的最有力的保障,是预防、调控、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法宝。各级政府要以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相关法律为依据,认真总结应急管理实践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积极探索应急管理的客观规律,根据本地实际和有关突发事件的特点,研究制定应急预案和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应急管理法制建设,实现应急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和制度化。城市应急法制建设还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健全紧急状态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行政应急措施的适用范围、程序以及原则,应急管理部门、应急管理者的权责、公民的合法利益等内容;

(2)建立完善应急资源征用及补偿制度;

(3)制定有关应急社会动员的法律法规,明确应急管理参与者的权、责、利;

(4)研究建立应急管理“社会发展风险基金”预算制度,探索利用经济刺激、社会保险等市场手段防范、控制和分散风险;

(5)完善应急管理教育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应急宣传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应急管理人员和市民预防与应对意识的培养,提高全社会整体应急能力;

(6)完善监督、评估体系,保障政府在应急管理过程中,依法处置公共危机事件,依法查处各种失职和违法行为,保护各种主体的合法权益。

四、结束语

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国家现代行政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保障人们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城市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深远而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承沛.中小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与方法[D].上海:同济大学,2007.

[2]李锐.中国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

上一篇: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力研究 下一篇:浅析彩礼纠纷处理的相关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