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多方探索 着力推进上海人口计生社工队伍建设

时间:2022-07-31 02:41:18

夯实基础 多方探索 着力推进上海人口计生社工队伍建设

近年来,上海人口计生社工队伍建设,在国家人口计生委人事司的关心和指导下,在本市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由市人口计生委倡导推动,各区县人口计生委因地制宜地创新推进,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一、上海人口计生社工队伍基本情况

(一)基本概况

据各区县人口计生委摸底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全市专职人口计生干部共计8492人,其中具有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的152人,具有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的93人。具有社工职业资格的人口计生干部占全市人口计生干部数的2.89%。

(二)推进情况

目前,上海的人口计生社工形态主要有三种:

1.社区社工组织。在街道建立人口计生专职社工,承担街道委托的计划生育工作。2.购买专业机构的专业服务。如:浦东新区成立乐家社工服务社,承接政府委托项目,运用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专业社工方法,开展青春健康、流动人口家庭计划、职业技能培训等项目服务。3.向社会招聘人口计生专职社工。如:普陀、宝山、松江、奉贤等人口计生委通过联合区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向社会公开招聘,派遣到街道、镇人口计生综合服务站工作,经费明确由区财政和街镇两级承担。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加强组织保障。市人口计生委党委书记、主任黄红在上任后的第一次机关工作务虚会上就提出,要进一步推进和加强社工队伍建设,尤其要加强对人口计生社工的培训。

(二)出台文件,加强制度保障。近年来,上海市人口计生委在加强队伍职业化建设,推进人口计生社工发展方面主要出台了三个文件,有力提供了制度保障。

1.出台《关于推进人口计生系统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2006年,联合市民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人口计生系统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首次明确提出要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机制,建立专业化的人口计生社工队伍,并对建设人口计生社工队伍的工作目标、主要原则、主要内容、实施步骤等进行了明确规定。2.出台《关于加强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2010年11月,与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人保局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区县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为每个镇(乡)、街道社区人口计生综合服务站、村(居)委家庭计划指导室配备专职人口计生社工。提出了除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外,梳理、整合全市人口计生系统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在现有社会工作、生殖健康咨询、家庭计划指导、0~3岁早教、人口信息统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人员基础上,整合建立一支工作多领域、构成多元化的人口计生社会工作者队伍。3.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人口计生系统干部队伍培训工作的意见》。2012年5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人口计生系统干部队伍培训工作的意见》,对人口计生系统业务培训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尤其是对市和区县人口计生委每年培训计划的制定、执行和评估考核进行了明确规定。

(三)加强培训,提高队伍职业化水平。

一方面,在平时业务培训中增加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方面的课程。以静安区为试点,组织编撰专业培训教材、标准化培训课件和实务操作手册,在其中增加了社会工作知识的篇幅。一方面,举办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班。

三、反思和建议

近年来,社会工作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有利契机。但是,从实践来看,仍然存在着培育环境不成熟、专业社工从业者缺乏完整的薪酬和职业发展体系等问题。结合上海在工作推进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下一步将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指导,规范职业准入条件。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指导体系的研究,委托专业机构,逐步建立并实施职业培训、职业资格考级、就业指导等系列制度。在梳理基层人口计生职责的基础上,提出各类人口计生岗位职业准入规范,在学历和任职资格等方面的选任标准,确保准入人员达到应有的素质要求。2.落实与职业资格相配套的岗位薪酬、保障待遇。通过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在建立包括资格认证、从业规范、登记管理、继续教育、评估监督等在内的一系列职业制度同时,探索设置社区人口计生社工的职业岗位,探索建立相应职业人才的薪酬制度,合理体现专业人才价值。

(供稿单位:上海市人口计生委)

上一篇:恐龙的活路 下一篇:废旧聚合物材料的化学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