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策略研究

时间:2022-07-31 02:39:22

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 农产品物流是全社会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物流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些对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农产品物流的特点及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农产品物流 发展策略 冷链物流

一、农产品物流的特点

农产品物流是指农产品从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消费领域的整个流通过程以及其中的一切增值活动。它覆盖农产品生产布局、品种流向的确定、农产品实体运动所必须的装卸、储运及加工增值的环节链系统。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使得农产品物流与普通物流有很大不同,而具备自身的特点。通常来说农产品物流通常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农产品物流数量特别大,品种特别多。第二,农产品物流要求高。第三,物流周期相对较短但要求严格。第四,加工增值是农产品物流的重要内容。第五,农产品物流方向主要是从广大农村流向城市。

二、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农产品物流尚处于现代物流的起步发展初期,大多数农产品不能实现“货畅其流”和“物尽其值”。但我国农产品物流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的环境正在形成,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为农产品物流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农产品物流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从生产、收购、流通加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到销售的一整套组织环节,但是众多的参与个体和组织规模小、层次低、离散性强、联合性差、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物流主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农产品交易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初步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中心发展较快。

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第一,物流损耗率高。我国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由于没有科学的冷藏设备,鲜活农产品损耗严重。据资料显示,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O%,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5%以下。第二,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成本高。我国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落后,道路状况差,物流运费高;没有专业的车辆运输队,以及车况较差,路网联通度低致使农产品物流时间过长。第三,农业的信息化网络不适应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需要。农业信息网络不健全,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所能提供的信息品种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要。 第四,农产品物流的加工增值程度低。在整个物流链条上,农产品加工包装能力比较低下,品牌数量少、覆盖率低。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一般都在90%以上,农产品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产值之比为1:4~1:3,加工食品占食物消费总量的比重为80%;而我国农产品加工率只有1:1,加工增值比例为20%~30% 左右,加工食品占食物消费总量的比重不到30%。

三、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策略

根据农产品物流自身的特点和我国农产品物流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农产品物流发展策略。

1.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

积极发展冷藏运输业务,实行专业化的发展策略,专业化的道路,购置良好的冷藏运输设备、改进原有的设备或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运输设备、加强保鲜冷藏库的建设、招用专业化的人才、提供专业化的冷运服务,以确保冷藏农产品的质量;走合作化的经营之路,在进行冷藏运输市场营销时要重点发展大客户,并与大客户进行深度合作,提高冷藏运输的规模、效率的质量。

2.加快农产品物流标准化进程

包装、运输和装卸等环节,推行和国际接轨的关于物流设施、物流工具的标准,如托盘、货架、装卸机具、条形码、车辆、包装、集装箱等,不断改进物流技术,以实现物流活动的合理化。

3.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

农产品物流是固定资产投入较大的产业,很大程度上依赖完备和便利的基础设施,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中心的建设和农产品储备、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等设施的建设。今后应加大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等环节的设施建设等。为做好这方面工作,要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和农产品运载工具的开发生产,发展与改进各式农用运输车;加强各种农用仓库的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提升产地、销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4.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所谓农产品电子商务,就是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全面导入电子商务系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需求、价格等信息的与收集,以网络为媒介,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与物流配送系统,使农产品交易与货币支付迅捷、安全地实现。目前,国际上,传统的农业品批发交易市场,正在被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经营方式取代。这种经营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利用现代信息网和网上交易、实现农产品“双向直达式平衡物流配送”,将大大提高物流速度,拓展农产品流通和市场空间。

5.加快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建设

现代农产品物流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信息化程度很高。而我国目前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尚不完善,因此必须对现有的农业网络进行集成、整合,应在原有农村经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加强市场信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农产品物流组织模式,改变重复建设,提高网络信息质量;实现生产者、销售者计算机联网,推广网上订单、配送等物流方式;整合农产品物流分散运作资源,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逐步搞好农产品信息理与工作,以及市场信息咨询服务;对农产品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

6.促进农产品质量和附加价值的提高

建立农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对农产品从收购、验收运输挑选清洗消毒粗加工精加工检验包装储藏装箱冷藏运输等加工工艺流程上进行控制,集中精力、发挥其专长搞好农产品生产和深加工工作,促进农产品质量和附加价值的提高,这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我国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邓汝春:我国的冷链物流市场及其发展策略.商场现代化,2008.6

[2]张敏:大力发展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中国水运

[3]张京卫:中外农产品物流发展比较分析研究.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29(6)

[4]郑颖杰甘辉蔡海鹏:我国农产品物流组织模式现状分析.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1)

上一篇:河南省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的探讨 下一篇: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对供应链柔性影响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