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中药治疗面瘫病46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7-31 01:59:48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面瘫病46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研究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在面瘫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46例面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病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与中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结果 ①观察组治愈病例17例,治疗显效病例2例,治疗有效病例3例,治疗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治愈病例10例,治疗显效病例3例,治疗有效病例4例,治疗有效率为73.9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针灸;中药;面瘫;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515-02

面瘫是面神经管内或者茎乳突孔内神经炎所诱发的周围神经麻痹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一般于冬季?春季发生,临床表现主要为口歪眼斜,患者患侧部位不能完成股腮?闭眼?拾眉等动作?面瘫的发生很急,一般在1至2天内达发病高峰,在短时间内,患者可能会出现额纹消失?面部肌肉麻痹?鼻唇沟变浅等症状,听觉?味觉甚至可能受到影响[1]?如果能够及时治疗,便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旦病程迁延,则会加大治疗难度,对患者日常生活也会产生很大影响?中药与针灸在面瘫病治疗中常被应用,本文主要分析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在面瘫病中的应用价值,选取了我院收治的46例面瘫病患者进行研究,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46例面瘫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病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针灸治疗,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在18至75岁间,平均年龄(46.39±5.93)岁,病程在1至35天间,平均病程(21.14±5.21)天,观察组采用针灸与中药联合治疗,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在18至76岁间,平均年龄(46.26±5.86)岁,病程在1至35天间,平均病程(21.43±6.25)天?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用针灸推拿治疗?选取穴位:太冲?合谷?太阳?阳白?颊车?四白?牵正等穴位?对皮肤部位进行消毒后,利用平补平泻手法直刺,产生酸胀感后停止,留针时间为30min?

观察组:采用针灸与中药联合治疗?针灸治疗方式与对照组一致,取10g苍术?6g白僵蝉?9g半夏?15g川牛膝?6g全虫?6g白芥子?10g陈皮?1条蜈蚣?9g地龙?10g茯苓,利用水煎煮后给予患者服用,分两次服用?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治疗效果评价标准[2]:治愈:患者症状彻底消失,神经功能?面部肌肉均无异常,鼻唇沟?双侧额纹对称,能够实现闭眼?皱眉?鼓腮帮等动作;显效:患者症状有明显好转,面部肌肉逐渐恢复,鼻唇沟?双侧额纹基本对称,可基本完成闭眼?皱眉?股腮帮等动作,略微吃力;有效:患者症状有所改善,欢笑时嘴角不对称,齿颊间不存在食物残渣;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未发生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所有面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资料,均数±标准差(±s)为计量资料,给予t检验,计数资料给予卡方(X?)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中有22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中有17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73.9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2.2 患者的治疗时间

从研究中了解到,观察组治疗时间为(11.03±2.37)天,对照组治疗时间为(16.38±3.41)天,观察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面瘫的主要表现为口眼部一侧歪斜,该疾病亦可称为口眼歪斜,中医认为,面瘫的产生与脉络空虚?机体整体不足?劳作过度?风热或者风寒乘虚相关,导致面部经络痹阻,经筋功能出现失调的现象,患者口眼歪斜?尽早接受治疗,可以使面瘫症状得以改善,纠正神经炎病变[3]?

针灸是治疗面瘫最常用的方式,可以舒经活络,效果非常显著,不过针灸治疗会让患者有疼痛感[4],因此,可配合中药外敷,不仅可以改善面瘫症状,还能够减轻疼痛,效果更为显著?在中药治疗中,使用的药物有白僵蝉?苍术?川牛膝?陈皮?蜈蚣?茯苓等,可起到除湿?活络筋骨的功效,在中风偏瘫?半身不遂?手足麻木?肢体疼痛等治疗中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5]?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采用针灸与中药联合治疗后,效果非常显著,其中治愈病例17例,治疗显效病例2例,治疗有效病例3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从治疗时间上看,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为(11.03±2.37)天,明显短于对照组,这表明采用这种联合治疗的方式,可以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疾病症状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菲.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2] 赵佳佳.点刺放血配合中药结合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顽固性面瘫的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

[3] 朱蔓佳.针刺治疗BELL氏面瘫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

[4] 王健.推拿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

[5] 邹维.刺络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观察[D].陕西中医学院,2014.

上一篇:家庭护理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 下一篇:脾水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