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与整合

时间:2022-07-31 01:35:19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与整合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旧的教育形式已经成为阻碍教育发展的障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信息技术课程正在逐步成为学生接受现代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基础。中学各学科都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学和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独特的学科特点,要求以发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以任务驱动方式进行教学,以作品考核方式检测学习效果,以协作方式进行创作和应用。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简单的说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有机地结合。信息课程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使他们之间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发展必将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变革性推动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整合,双主体,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632

“一张嘴巴一支笔,一块黑板三尺地”是我国延续了几十年的教育形式,教师利用语言和动作以尽可能生动的方式传播讲授的知识。但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旧的教育形式已经成为阻碍教育发展的障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信息技术课程正在逐步成为学生接受现代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基础。中学各学科都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学和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学科的整合。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创造过程。在学生完成一件作品,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途径。我们万万不能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窒息孩子们的创新的精神。”

首先,信息技术课程的开放性教学。

开放性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发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是以任务驱动方式进行教学,以作品考核方式检测学习效果,以协作方式进行创作和应用;开放性教学的理论基础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发现学习”。

开放性教学有如下几个优点:

(1)理论与实践结合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结合的基础工具性学科,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计算机和网络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训练学生形成操作计算机、使用网络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现代人的素质。

(2)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

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教学原则。这一结合有利于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是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做到知识、技能和能力三者兼顾,同等发展,将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构成一个统一体,力求达到同步发展。

(3)严瑾性与量力性相结合。

严瑾性是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它要求教学内容的叙述必须精炼准确,体系安排严瑾、周密,上机操作准确无误。教学的量力性就是量力而行,要求教学内容可被学生接受,要求既不可忽视,也不可迁就,教学中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地讲解计算机及网络知识,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所涉及的问题不宜太难,不能让学生望而生畏,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4)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开放性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驱动方式进行教学,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

其次,信息技术教学的灵活性、多样性。

俗话说:教无定式,重在有法。选择教学方法的唯一原则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各种教学方法的共同特点是“活”。

第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模块化。

根据信息技术独特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结合中小学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实施模块化教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点既互有联系,又相对独立。实施模块化教学可突出教学重点,明确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学评价。

二、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所谓“整合”,简单的说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有机地结合。这是一种需要信息技术的现代教学观念和方法,每一个整合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个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系统。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分析和处理,决定采用什么形式呈献教学内容,同时做出反馈信息。在一定的时候,教师不但要对学生进行考试,来检查教与学的成绩,而且要采取其他一些检查手段来看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教学目标。由于计算机是具有信息的输入输出、存储和逻辑判断等功能,因此,可以用来模拟教学过程。

要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要编好计算机教学软件有。在软件设计过程中,通常将课程内容划分成许多单元介绍一小部分内容。(2)在设计教学单元时,教师必须详细规定以什么形式呈现什么内容和提出问题。(3)制作教学软件(课件)描写各教学单元的连接关系和每个教学单元的示意图。说计算机能够进行教学,是因为先有教师在“教”计算机(编课件),然后才有计算机教学生(执行课件)。

教育作为一种实践体系,它是一种双主体活动。教育者是“教”的主体,受教育者是“学”的主体。教育的质量取决于受教育者的主体特性和作为主体特性的一个结果而创建的信息源的质量,又取决于受教育者作为能动的信息接受者的特性,如选择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实现程度。“整合”可以极大地提高教育者的主体特性,增加教育者对教育材料的加工深度和广度,从而增加信息源的创造性和提高品质;“整合”可以使教育者最大限度地接受反馈意见,更有效的了解和控制教育过程,促使教育者提高自身素质。同时“整合”也为受教育者的主体特性发挥提供了基础,使受教育者可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功能,吸收广泛的信息,自主的根据需要选择信息,能动的选择信息,能动的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发现知识之间的新联系。

信息课程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使他们之间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发展必将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变革性推动作用。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其中,信息技术教育就是面向现代化教学的重要体现。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日趋重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重而道远,面对刚刚起步的信息技术教学,每一位教育者都应去认真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柳斌 舒达 《21世纪素质教育全书》 长城出版社

[2] 扈中平 《现代教育理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黄甫全 [M]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 电化教育研究,2002

[4] 黎加厚 [M]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

[5]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2001

上一篇:戳中网络营销的“痛点” 下一篇:初中班主任就家庭教育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