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在追求意境中求高效

时间:2022-07-31 11:22:23

朗读教学在追求意境中求高效

“阅读以了解所读的文篇书籍为起码标准。所谓了解,就是明白作者的意思情感,不误会,不缺漏,作者表达些什么,就完全领会他那什么。”接触文本的“第一课”,可以说是教学中的黄金时段,第一印象往往最深刻,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最大的。那么。怎样才能上好这“第一课”呢?“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一句话就是以意境为主线展开情境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朗读是激发联想和想象能力的有效条件

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正所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实现的。朗读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造成人们身临其境感觉的就是借助合乎情理的联想和想象。所以,我们说联想和想象是语言的翅膀,朗读则是托起着那双翅膀的空气。首先我们要让小学生明白联想和想象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没有联想和想象的语文课就失去了魅力。这样,他们就会有联想和想象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始终突出这两个方面,让小学生在朗读中根据具体的语境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使他们展开双翅自由翱翔于语言的天空。

为文本意境的流畅表达做好准备

先说件张志公先生经历的事情:一个学生刚刚读完了杨朔的散文《茶花赋》。张老问她“都懂了吗?”她说:“懂了。”又问“这篇文章写的什么?”她回答:“通过对昆明美丽景物的描写,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张老要她把文章中“擅长丹青”的“擅长”写一下。却发现,她不会写“擅”字,也不会讲“擅长”的意思,更不会用,并且由于她不懂这词的确切含义,这句以下的那段文章的意思,她也没有体会出来。

这件事说明,阅读前的准备是多么重要!解答疑难字词,体查文本的背景。就连学生的心情也需要调摄,务必激起他们阅读的兴趣。

根据文本意境创设审美情境

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应以再现文本意境为目标。在实际操作中,要增强效率意识,不要东拉西扯,明确自己的参与者身份,只做少量适当的引导;要杜绝那些破坏气氛的事情发生,比如菜学生违反了课堂纪律,用眼神制止即可,切莫小题大做,严加训斥,注意维护情境演绎的一致性和连续性。要不就如同在精彩影片的播出当中加广告一样,令人反感,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文本意境的延续、升华

在学生感知全文以后,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便可以自然的引入问题情境,与学生对话,并对文章的内容,作者的写作手法以及语言文字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新课标如此论述,颇具深意。“汝非鱼,安知鱼之乐?”文本意境让学生感受到的是什么?恐怕不是一张试卷所能测评的,也恐怕不是所谓的语文素养所能包容的,这可能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实现自我建构”吧!

指导表情朗读。深入体会诗的意境

古诗的诗韵和结构一般都合乎一定的韵律和节奏,我们在古诗教学中,要十分重视指导小学生的朗读,特别是指导学生表情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诗的意境,如教学《咏柳》,为了领会“妆”、“垂”“裁”、“似剪刀”这些词,先让学生仔细体味这些词的含义及作者的炼词艺术,通过指导,反复吟咏,使学生脑海中逐渐展现一幅图景,微风吹来。妩媚的柳条舒展开来,让人看了心情舒畅,惊叹自然的力量是多么的神奇,而且朗读时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上一篇:分享阅读在小小班语言教育中的实施 下一篇:浅谈课程改革下的体育授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