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歌朗读意境美的营造

时间:2022-07-08 07:05:55

论诗歌朗读意境美的营造

内容摘要:本文以朗读学理论为基础,立足于有声语言的特点及诗歌的文本特征,以朗读的创作过程为前提,结合具体的朗读实践,从强化感受、引感和声情并茂,由己达人两个方面论述了诗歌朗读的意境美,探讨了运用有声语言营造诗歌意境美的方法与技巧。

关键词:诗歌 朗读 意境美 感受 情感 声情并茂

“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出来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动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1]诗歌朗读作为对诗歌作品的再创作,其韵味及艺术感染力离不开意境的营造。

一.强化感受,引感

“感受”是朗读者进入作品的过程。朗读者面对作品,首先要让自己进入作品之中,充分理解、把握作品,这样才能领悟作品的情感,从而引发调动自己的情感。如果没有“感受”这个过程,有声语言就没有或缺乏内心依据,朗读便是空泛的、干瘪的,技巧也就丧失了活力,根本不能把文字作品中那种具体、丰富的思想感情外化出来,甚至会对作品产生了误读。感受诗歌文本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

1.具体摹状,还原画面。

“摹状”是借助诗歌的语言,在朗读者头脑中把人、物、景具体化、形象化的过程。例如,杜甫的《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讲述了诗人杜甫亲眼见到差吏黑夜强行捉拿老翁去军中服役的全过程。朗读者可借助诗歌中的关键词“暮”、“石壕村”、“吏怒”、“夜捉”、“翁走”、“妇啼”、“三男邺城戍”、“二男战死”、“乳下孙”、“母无完裙”等在头脑中再现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从而引发出对老妇一家的同情之心,对官府强行征兵之举的痛恨,诗歌的意境就会在头脑中得以真切地显现。

抒情作品具有一定的画面感。所谓的还原画面,就是结合诗歌的语言,调动朗读者的生活及生命体验,让作品中的文字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具体的画面。其方法是抓住诗歌作品中的主要意象,找出意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想象与联想,将一系列意象串联起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例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四句诗就是四幅画面:白帝彩云、千里激流、青山猿啼、轻舟飞驶,再运用想象,让自身置身于彩云之间,轻舟之上,听猿啼,看激流,那种生命的活力和奋进激荡之情会萦绕在心中。

2.具体感受与整体感受相结合。

朗读者对作品的感受分为具体感受与整体感受。具体感受落实于诗歌的具体词句中。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红杏的娇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落木的萧索与长江的浩渺;“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冰雪世界的雄奇与广阔,这些都来自具体感受。具体感受要把握诗中的关键词句,由具体词句生发开来,让“意象”可观,可听,可触,可嗅。感受越细腻、真切、具体,朗读就越有质感。

所谓整体感受,是指在具体感受的基础上,立足于诗歌整体形象,注重意象的时空转换,既不割裂意境空间的必然联系,又不模糊意境空间的个性差异,做到想象画面静态与动态的统一。整体感受是作品作用于朗读者脑海中的整体印象。对诗歌作品基调及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就依赖于这种整体感受。例如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爱与美的追求。朗读者既要把握“雪花”轻灵、自由的特点,想象它“翩翩地、娟娟地、盈盈地”飞舞的姿态,同时又要感受到它寻找自己方向的执着与坚定。因此作品中出现三次的“飞扬”句式,既要读得甜美轻灵而不滞重,又要坚定而不绵软。

二.声情并茂,由己达人

感受作品,引感是朗读的内心依据。而内心依据是因为要形之于声才存在的。有声语言是诗歌朗读的惟一载体。因此“音声性”是诗歌朗诵的重要特点之一。朗读者只有灵活地运用声音,并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技巧,加之以真情表达,才能用有声语言传达出诗歌作品的意境,使作品更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1.虚实结合与明暗互补

“声音的虚实,主要是由发声时声带震动与否决定的。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实声,音质圆润,有乐音成分,较适合在朗读中进行朴实的叙述或描述。声带不震动发出的声音是虚声,气息声音明显,较适合在朗读中抒发源于肺腑的情感。”[2]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四句诗所描绘的景物的远近是不同的。第一、二、四句是远景,主要用虚声传递辽远、空旷、孤独之感;第三句近似于特写,用实声加以体现“蓑笠翁”的形象,这样虚实结合勾勒了一组动态画面,使作品形象感更为突出。

有声语言不仅虚实结合,更有明暗互补。这里的明暗是一种音色的亮度。音色的明暗处理,便于表达不同的心境。“具体说,‘明’,指气息较为集中,口腔控制稍紧,共鸣腔较开,吐字有力,发音位置稍前移,声音走向较上行,渐强,尤其注意颧肌提起的唇齿相依;反之,则偏暗。”[3]声音明亮,给人以蓬勃向上之感。声音偏暗,给人以厚重雄浑或情绪阴郁之感。明暗亮度在营造氛围,生成意境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戴望舒的《雨巷》整体色彩深沉凄婉,要表达出低回迷茫的感觉,声音整体偏暗;而王怀让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是一首歌颂伟大中华民族的抒情诗,诗中饱含自豪、喜悦及热情,朗读时声音整体较明亮;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引领我们走过一段历史的隧道,感情的抒发也是随着历史延伸推进的。开始是艰难的、痛苦的爱恋,后来是明朗的、热烈的爱恋,因此音色由暗渐明。

2.拖腔传韵与停顿造势

朗读中的“拖腔”是音节的夸张性处理,目的是使音节的时值延长,产生声有余韵的效果。使用拖腔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拉开字腹,延长舌头的动程;二是归音时按照调型顺势延长字尾。拖腔的使用有助于加深听者对作品意境的把握及意蕴的理解。例如张继《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两句,为了突出诗人无法排遣的羁旅情怀,表现一种凄清、孤独、惆怅的美感,“声”字加强低频共鸣,并将字尾适当横向延长,让人觉得钟声似乎触动了诗人的心弦。而“船”字也要做夸张性的延长,表现诗人绵延不断的愁绪,引起听者强烈的共鸣。

在“拖腔”的使用中,有一种特殊情况,即音节的延长使字调出现了变化,某些字音的调值顺应语势的变化而微微发生变化。这种调整使声音形象具有相对独立的形式美,也会使朗读增强韵味。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声”字可以把“55”调型调整为“445”调型,字尾可以微微上挑一点儿,让人感受到要试图倾听那令人欣喜的雨声,那种不可遏制的内心的喜悦,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

停顿是加强诗歌言语容量,进行画面补白,延伸情感的有效手段。朗读者不仅在生理上需要通过停顿进行气息调节,而且在感情推进中需要借助停顿造势,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在停顿中,听者的思维进入了广阔、深邃的空间。停顿要细心经营,停前要蓄势,停后要承接。如王维《相思》中“此物最相思”,“此物”之后稍作停顿,“最相思”三个字可以一字一顿沉吟而出,引发听者由“红豆”的直观印象进入到“相思之情”的遐想与感慨。再如的《沁园春·雪》中“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望”字拖长并稍作停顿,给人一种心理期待,引发想象。仿佛一位伟人极目远眺,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一抒胸臆。时空之辽阔,意境之深远就在这一停顿之中。停顿使声音的指向性更为明确,而且有利于作品形象化的生成。

三.结语

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源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诗歌的朗读要充分展现这种意境美才能满足鉴赏者的审美需要。诗歌朗读的“音声化”既要求朗读的内心依据,又依靠声音的外部表现。因此,做到声音形象与艺术形象的统一,做到“成于外,而化乎内”,使内部情感与外部技巧有机结合,是营造诗歌意境美的必然。朗读者根据自身特点,深入感知、理解、涵泳作品,合理运用声音调控及朗读技巧,就会为作品注入浓郁的人文内涵,为诗歌朗读建构出精美的审美殿堂。当诗情画意随着朗读者的声音流淌出来,诗歌朗读艺术的美感就生成了。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207.

[2]李红岩.诗歌朗诵技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37.

[3]秦海燕.教师口语训练教程[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87.

何冬梅,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教师口语表达艺术等方面研究。

上一篇:《沙漠里的爱情》:人性与兽性的较量 下一篇:探寻作文写作的新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