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2-07-31 09:49:53

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摘要: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前提条件。如果学生对音乐没有兴趣,就无心去学习,即使学习也觉得索然无味;如果学生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乐于去学习,并以此为乐,即使是枯燥的理论知识,也能从中发现“有意思”的地方。教师要以这些变化为教学参考,积极探索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 音乐教学 课堂 策略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184

随着新课改的日益深入,小学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音乐教学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分别从各个角度出发,对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探究。

一、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一)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有趣味性

现行音乐教材有一个缺点――偏重于音乐知识技能的讲解,而对音乐作品的创作者、创作背景、作品传递出的情感等介绍不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内容适当做些调整,挖掘音乐作品创作者、创作背景等有趣的部分,详细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深刻认识音乐家,感受到音乐作品的魅力,在此过程中,渗透对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解,使学生对音乐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

(二)灵活变换教学手段,使音乐学习乐趣十足

1.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把理论知识配上图片、动画展现出来,使抽象、枯燥的音乐知识变得形象、有趣,学生记忆和掌握起来就变得轻而易举了。在对学生进行音乐作品教学时,播放演唱或演奏的画面,使学生感受演唱者或演奏者的动作、表情,以演唱者或演奏者的情绪感染学生,使学生陶醉在音乐的欣赏中。

2.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实践。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如合唱、集体演奏等,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在组织学生集体表演时,教师要敢于放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独立完成。教师只在必要的时候提出些建议,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名观众静静地欣赏学生的表演,或者“听从”学生的安排,在表演中客串等。学生在自主、开放、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进行音乐实践,不但能够提高音乐的基本技能,还能够发展对音乐的创新、创作能力。

3.利用数码设备摄录创作过程。学生是

音乐艺术的表演者和创作主体,他们在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的过程中去的时候,却无法欣赏自己的表演过程和创作成果,这无疑是学生的一大遗憾。随着数码设备的迅速发展,照相机、录像机等可以弥补学生的这一缺憾。教师可以事先放置一台录像机,把学生的表演录制下来,或用照相机把学生表演的精彩瞬间抓拍下来。学生表演完成后,教师向学生播放视频或照片,使学生欣赏到自己的表演,从而激发他们更强烈的表演欲望和创作热情,越来越积极地、快乐地投入到音乐知识的学习中。

二、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激活学生音乐细胞

(一)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不同的年级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不同,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所教年级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既不能过高,以免学生产生学习困难,丧失学习的信心,也不能过低,以免降低学生的成就感,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二)做好课时安排,适度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且大多数学生不具备很高的音乐天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课时安排,在每节课中适度教学,使学生既学到各方面的音乐知识,又有消化、吸收的过程。

(三)恰当选择教学方法,灵活开展课堂教学

在教学生演唱时,教师可以采用示范的教学方法,做出正确的演唱姿势,然后规范学生的动作,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演唱习惯。在教学演奏时,一定要采用实物教学法,首先使学生认识相关乐器,了解乐器的功能、发音特点等,让学生亲手触摸乐器,感受它的构造、质感。在进行乐谱识读教学时,可以才用身体律动教学法,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使学生在身体的律动中,感受音乐……

(四)与学生充分互动,全面开展有效教学

1.要进行生动有趣的导入。有效的导入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进行生动、有趣的导入不仅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地吸引到音乐教学中来,更能激发学生对所要学习音乐知识的强烈兴趣。特别是在导入环节设置悬念,更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寻求问题的答案,当答案揭晓的那一刻,学生会异常兴奋,推动课堂教学达到高潮。

2.师生间要进行积极的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充分互动,向学生提问,让学生跟着音乐演唱,要求学生分组练习等,使学生边学习理论知识,边练习实践,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教师要耐心倾听、有效倾听。不管学生练习的结果如何,教师都要耐心倾听。即使学生一开始就错了,教师也要认真地倾听,直至学生演唱或演奏完。这既是对学生表示尊重,也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便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教师不但要注意倾听学生演唱或演奏出现的错误,还要发现他们处理得好的地方,对创新部分更是要及时发现,并给予大力表扬,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责编 张宇)

上一篇:一堂好的数学课堂教学 下一篇:巧妙运用“图”发展幼儿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