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之改革策略分析

时间:2022-07-31 08:54:59

中小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之改革策略分析

[摘要]近年来,结合国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施政方针,各地方城市均提出自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笔者在自身生活城市研究的基础上就中小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一些切合实际的具体改革策略,包括观念革新、制度设计、城乡均等化、具体切入点等方面均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希望能为全国中小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小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策略

[中图分类号]F29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2-0043-02

完备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中小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更是整个中国社会和谐的基本因素,所以从小处、从地方入手完善我们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才是正道。鉴于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笔者认为当前我国中小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创新的观念来引导中小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一直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始终是将经济建设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然后按照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分别制定各个领域的财政预算情况。这么做的一个结果往往会导致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个看似与经济发展较为遥远的领域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进而导致各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滞后与不平衡。要改变这一现状最根本的就是要转变这种“凡事先考虑经济利益”的观念。重新将公平保障纳入政府关注的重点。在这点上韩国政府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韩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重点抓基本收入、基本医疗、基本教育和基本居住四个方面的保障。在这四个领域,全民皆享有,没有城乡差别,国民安居乐业有了保障。我们地方一级政府不妨在国家整体建设方针指引下,因地制宜地制定特色发展目标,并具体规划阶段性发展目标,以使我们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建设,而不会因政府换届、部门调整等各种因素变化而受到影响。

2以制度革新来改造中小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求不断地创新,以跟进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因此为了缩小中小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差距,使得公共服务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我们需要进行如下几方面的制度革新:

2.1供给主体革新:培育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

首先作为中小城市的特点,其在经济、贸易等发展方面不如一线城市那样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只能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在平稳中保持经济增长的良好态势。其次,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是经济发展有限的小型城市但其各方面财政支出却是与其他大中型城市一样的,需要政府“埋单”的领域也是一样的,因此单靠政府财政支出的投入就想迅速的解决必需的民生体系的发展问题是难上加难的,那么就必须拓宽思路,培育更多的社会主体,调动一切可能的力量来搞好我们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这一点上德国实行的公助与自助相结合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策略很值得我们学习。

2.2供给方式创新:引进竞争机制,采用多样化供给方式

在公共服务方式选择上也应该开拓更多的途径来配合统一的财政投入。比如可以实行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公共服务购买、政府间协议、特许经营、凭单制、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结合不同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实行不同的投入形式,那样中小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将会是“多点投入,全面开花”的新局面。

2.3供给平台创新:建立政府的信息服务中心,提供网络一站式服务

首先,秉承“为民众提供方便”的原则组织政府信息,帮助公众“一站式”访问现有的政府信息和服务。在这一点上可以借鉴香港的做法,例如香港运输署就推出了“公共交通查询服务”系统,提供免费的网上点到点公共交通工具路线搜寻服务。既方便了民众又提高了效率。其次,加快电子政务发展,争取建立负责全市公众的全部服务项目的网络平台(包括申报户口、登记结婚、登记车牌、医疗保险等工作)。最后,应当建立详细具体的信息公布网站,对于政府所出台的一系列诸如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体制改革等基本公共服务措施进行充分的宣传,让人们可以真切感受到政府为人民带来了福利。

2.4以社区为单位,优化公共服务资源分配

结合中小城市农村包围城市的特点,在城市与广大农村地区应该分别以社区和村为基本单位,进行公共服务资源整合,力争把“好钢都用在刀刃上”,避免公共设施重复建设。努力实现“区域规划最佳,设施配置最优,服务效率最高,资源效益最大”。

3将实现城乡均等化作为中小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已成为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的焦点问题。当前改变城乡二元公共服务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势在必行。具体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3.1要把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相结合

近几年来,随着中央统筹城乡发展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各地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因此,要紧紧抓住这一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不断探索和建立“以镇带村”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在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起点。

3.2把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与农村各项重大改革相结合

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中央和各级政府从公共资源配置、农民权利保障等方面加大了农村改革的力度。这些方面的改革,也同时涉及农村公共服务的很多方面,这就为实现“均等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最首要的是要抓住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有利时机,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保障措施,确保上级各项政策得到落实,确保农民利益得到维护,真正做到让农民拥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公共服务。

3.3把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与公共财政保障体系建设相结合加大对农村、农民公共服务资源、项目、设施等方面的投入,是推动农村基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要遵循农村公共服务保障的特点和规律,用法律形式界定各级单位的支出和管理责任,使之内涵清晰、责任明确,为建立规范的公共财政保障体系创造条件。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带动效应,积极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服务体系,夯实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物质基础,让农民共享城市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

4结合中小城市自身薄弱环节发展特色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由于资源、经济发展及历史传统的差异,各地的公共服务体系在资源投入、制度设计、具体标准等方面均有差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时候就应结合各城市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笔者研究建议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着力解决。

4.1将老百姓最关心的养老问题作为着力点之一由于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退休人员规模不断扩大,养老金支付压力呈现出逐年增大趋势。而更多的农村人口还主要依赖土地、儿孙来养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已成当务之急。而能否解决这一难题将会是衡量我们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否完善的一条重要标准。

4.2医疗保障

看病难已经是广大群众最常担心的问题。因此加大广大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投入也亟待提高。综合来看,广大农村地区是医疗公共服务最需要提高的地方。卫生服务是每一户农民都需要的公共服务,在这里可以借鉴重庆市的做法来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在重庆市的荣昌县,该地区通过建立“15分钟卫生服务圈”,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城里人差不多的公共卫生服务,有效地缩小了城乡居民在享受卫生服务上的差距。

4.3教育问题学龄前儿童就学难、就学贵这在各地中小城市已经成为了较为突出的矛盾。扩大投入、按社区增设更多更好的公立幼儿园,实施合理的收费标准、配备合格的管理和教育人员,规范学龄前教育,争取杜绝因设置、管理等不规范而出现各类“虐待儿童”事件。另外,在高等教育领域各种小城市由于自身局限基本处于空白或缺位状态,在这一点上可以结合国家教育体制着力发展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既可以为自身劳动力市场培育更多储备人才,也可以为大城市各行业提供输送人才。

综上所述,中小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前提和基石,只有各地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我们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老百姓才能真正地享受到切实的福利。

参考文献:

[1]陈海威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7(3)

[2]贺珍瑞对新时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思考[J].理论导刊,2010(12)

[3]姜异康国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2011(2)

[4]丁焕峰,曾宝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上一篇:海口市典当行业发展战略选择研究 下一篇:我国社区医疗现状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