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化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31 08:42:09

企业化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 作者从分析职业需求和学校培养现状入手,通过调查研究,探索企业化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可行性及优点,并指出该模式对学生形成职业意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企业化管理 班级管理 调查研究

一、前言

学校是以教学育人为核心的办学实体。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的办学也迅速与市场接轨。如何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已经成为决定学校发展和命运的关键性问题。学校的办学要面向市场,考虑社会需求,学校所培养的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走向企业。如何培养适用于经济社会的学生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课题。

二、职场需求与学校培养的现状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的飞跃,职场对人才的要求也日益发生着变化。从重学历到重能力,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对职业的忠诚、对工作的责任感、团队协作等职业道德、态度和价值观都成为现代企业、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

即将踏入社会的在校大学生面对择业、就业有更多的思考,企业单位需要的便是求职者将成为的,更是在校应学到的,企业化管理模式渗入班级管理模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目前各类学校的班级管理一般情况下实行的都是以班主任为管理主体,以班级全体学生为管理对象的管理模式。虽然近几年有部分院校大力提倡要以学生为主体,自主自立自学,但实质上并没有多少成效,学生仍依赖老师,依赖班主任,不难看出,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受老师观念的束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更制约了学生创造性的自由发挥。

三、班级管理模式的调查研究

来源于《职来职往》栏目的灵感,加上其他省市院校对此类课题所做的探讨和分析,本研究团队对企业化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做了初探,试验对象为本校外国语学院09英语3班全体成员。

项目初期,除了做好相关企业化管理的理论学习外,对每位受试对象做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卷38张,无无效卷。经调查研究发现。

1.82%的同学认为传统型班级管理模式应转变为可令全班同学参与班级管理的模式,这样能使得班集体更加有序,提高同学们学习工作效率的模式。显然,大部分同学将自己作为班集体的一员,希望班集体试行新型管理模式,为自身踏入社会做准备,更为今后班级管理做标榜。

2.79%的同学认为新型班级管理模式可行,并能积极配合;16%的同学保持观望态度;5%的同学不支持企业化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认为传统模式优秀。

综合分析,班级成员希望的新型管理模式应是能准确定位每位成员角色、分工明确、职能准确的管理模式。该模式需能让全班同学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班级制度必须明确规定并严格执行,且奖惩有序,这样才能使班风、学风等各方面表现良好,并呈现出班集体的特色,能让每位同学都有表现的机会。

四、企业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成果

依据学生对班级管理方式的趋向性,班级采取了企业化管理模式。基于一年的实践研究,本次课题的研究结果初步形成。

新型班级管理模式的目的是建设学生自主管理型的班级。38名学生的最终回馈显示了较满意的答案。企业化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与优势如下。

首先,该模式转变了管理思想,营造了以学生为主角的班级氛围。

意识改变行为。思想作为行动的先导,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模仿企业职能架构定位,一一设定班级成员的职能。以班主任为董事长的班级企业,有着明确的职务定位和人岗对顶,有助于权利分配灵活管理。做具体管理工作的是董事会,即班委会;班长担任总经理;副班长作为总经理助手,因本班共三位副班长,所以各自作为营销中心、生产中心和研发中心的监督员;营销中心直接管理以文娱委员为首的策划部、纪律委员管理的市场部、体育委员管理的销售部;而生产中心底下有以学习委员为首的生产部、心理委员为首的后勤部、劳动委员管理的人事部;研发中心则负责做的大体是团学工作,有团支书负责的开发部及宣传和组织委员负责的设计部,还有以生活委员为首的财务部。在岗位对应的职能分布上比较明确,方便之后的工作安排,事事对应相关部门,这无疑能够让学生今后在企业单位工作更加熟悉并且得心应手。

其次,企业化模式的创新改革有助于建设学生自主管理型模式。

在职能分配的基础上,为让企业的氛围渗透在班级中需推动不同班级工作的开展。

1.班委会确定方式的改变。由自荐推荐代替班主任认命的模式已经不再新鲜,但是,如果能更加民主,比如本班选举中除了公开公平公正的自荐、推荐外,让候选人都以实际行动获得选票成为更好的方法,如劳动委员的选定,几位候选人有一星期的试用期,最终在大家的评定下获得选票,由此确定整个董事会。

2.健全监督机制的建立。在实践中,班级实行内部责任上岗。监督学生不缺勤、不迟到早退现象;针对每位成员都有相关的绩效考核制度;对不同职能的学生采取不同标准的考核要求。学生日常表现由同学、上级领导和最高领导进行打分,形成日常考核。学生一学期的成果可以作为学生业务表现予以评估,这些表现将记录在学生绩效考核考评中,并以每月一报的形式对学生透明化呈现,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并且互相监督。这为学生逐步进入社会提供早期教育。

3.团队凝聚力的培养。在实践中,要求学生各司其职,各部门在董事会的协调下相互合作。每开展一个活动,作出一项决议都要集体讨论,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情况下形成最终方案,再由董事会向董事长汇报。一般情况下会按照既定方案分配给各个部门,任务完成之后给予考核评定。

最后,竞争机制的引入推动了企业化模式在班级的有效开展。竞争中激发危机和合作意识,季度性评选学习标兵、潜力职员等称号,使得学生能知难而上,提高工作质量。

五、结语

经过为期一年的时间,企业化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已初见成效。由期末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职业化意识在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在不断增强,处理问题不再依赖老师,更多的是依靠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各项任务,而且企业式职责明确的考核制度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了未来职场的规则,对今后进入社会更加有信心。

参考文献:

[1]梁春丰.“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实践与反思[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08).

[2]王剑.班级企业化管理的实施与思考[J].成功(教育),2009,(10).

[3]王军华.基于能力培养的“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分析[J].经营管理者,2009,(6).

上一篇:新形势下班主任角色的转变 下一篇:小学“后进生”形成的几个原因及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