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的地勘项目管理探究

时间:2022-07-31 06:27:01

经济“新常态”下的地勘项目管理探究

摘要:如今,投资下滑、竞争加剧、利润萎缩、改革加速已成为我国地勘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并难以在短期内结束,探寻地勘经济“新常态”下的地勘项目管理,提升地勘项目价值创造能力,走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关键字:经济、新常态、地勘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F文献标识码: A

我国地勘单位自属地化改革到现在,经过多年的企业化经营,经济实力有了较大提高,产业结构基本建立,经营机制已初步转换,管理有了一定基础。但体制机制不灵活、产业规模小而分散、生产要素配置不均衡,非企业化的地勘项目管理模式等,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地勘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我国地勘项目管理现状

本文所指地勘项目包括公益性和商业性地勘项目。地勘项目管理贯穿于地勘工作的全过程,是指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管理者运用系统理论和科学方法,对地勘项目所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管理,使项目从决策到实施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总结评价,以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我国现有地勘项目管理现状:

(1)被动防守型项目管理较为突出。如今,由于地勘市场为卖方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多数地勘单位为了获得项目,一再压低报价,而不是准备充足的原始资料,使得项目的技术方案和最终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2)同一项目参与的项目组多,易形成多头管理。 地勘项目工作内容较广,需要地质、水文、测量、钻探、化验等多学科、多专业人员共同完成。传统的地勘单位主要由地质组承担大型项目,测量组、钻探组、水文组等共同参与项目,但行政管理又相互分开,该方式容易形成多头管理,特别是在技术层面有分歧时,责权不明晰,推诿扯皮的事情时有发生。

(3)不同项目组之间信息单向传递,资源配置并不优化。成熟技术人员稀缺是地勘行业的普遍状况,地勘项目各环节受工作性质及施工条件的影响,阶段性人员不足更为突出。由于地勘单位以单个项目组为单位进行管理,每个项目组人员是固定配比,缺少彼此资源共享、人员补充的横向管理,不能实现人员最佳配置和资源优化配置。

(4)注重项目技术管理,轻视项目管理其他因素。传统的地勘项目管理中注重项目技术标准、工作进程等方面的因素,而缺乏对项目信息、项目风险、项目沟通等因素的管理。传统的管理并没有将项目的各种相关信息作为一个管理纬度进行过程管理和开发,也就不能进一步利用这些信息为未来的地质工作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地勘项目由于自身特点及长期以来受计划体制模式的影响,在现阶段呈现出传统的、被动的、粗放型、低效的管理模式,项目管理忽视了项目的多目标属性,不能充分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

二、经济“新常态”的特点

经济新常态是一个含义丰富、具有深意的重要表述。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经济增速是适度的,与潜在经济增长率相适应,具有可持续性;二是经济结构是优化的,第三产业、高附加值产业、绿色低碳产业比重稳步提高;三是经济质量是较高的,经济动力主要来自生产率的提高;四是经济制度环境是有利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日益发挥决定性作用。

而受全球经济增长缓慢的影响,我国矿业经济也步入下行周期,矿产品市场低迷、刚性成本上升,给地勘行业带来较大压力。据初步统计,2013年我国地质勘查投入463亿元,较2012年下降9%,其中社会资金投资下降近30%。2013年钻探工作量比2012年减少530万米,新发现矿产的数量也由2012年的414处减少到233处,地勘单位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三、“新常态”下的地勘项目管理

地勘项目作为地勘单位经济的重要来源,在此“新常态”大背景下,只有不断提高地勘项目的管理水平,提高生产率,遵循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才能为地勘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而经济“新常态”也呼唤更加环保的地勘项目施工。

地勘项目周期按照其业务流程的先后顺序及工作内容的不同,分为立项论证、设计编审、项目野外实施、报告编审、项目终结。地勘项目周期不同,管理工作的内容和重点也不尽相同。

地勘项目业务流程图

1.立项、投标阶段

各地勘单位要改变自己传统的思维模式,转变自己对市场和客户的认知,保持和市场、客户思维模式的契合。项目立项、投标等关键活动应以围绕客户需求作为出发点,配备相应专业技术、业务人员组成投标项目组,仔细研读招标书和认清客户要求,查找相关地质资料,准确编制项目预算,调动所有资源围绕着满足客户需求展开。如今,由客户和地勘单位互动共同创造价值的时代已经开启,我们只有从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中才能汲取源源不断的竞争能力。

2.设计编审阶段

在客户下达任务通知书或委托施工合同后,各地勘单位应抽调科学、合理的项目组成员来进行施工组织设计、QHSE设计的编写工作,在施工设计中重点关注自身与客户需求、自身与现场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客户提供优秀的产品或技术解决方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和“质量合格”的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并先于顾客、现场环境需求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为未来项目现场施工做到“大事有预案,小事无麻烦”。

3.野外施工阶段

在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过评审后,正式进入项目野外实施阶段。由项目组根据客户批复后的工作量,通过填图、钻探、槽探或物探等一系列的技术方法,完成地勘项目的预期目标。在此过程中,项目组应加强与客户、监理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做好“三边”工作,以满足客户的质量要求。

同时,地勘单位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应根据市场上原材料和勘查服务价格的涨落,灵活调节自己的生产和施工,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合理成本,减少在劳动力、原材料及管理中的浪费,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4.报告编审阶段

野外施工结束后进入报告编审阶段,项目组分析整理野外施工资料,编制项目报告(项目周期超过一年的编写年度工作总结),是本阶段工作的核心,而野外采集资料、测试分析数据、图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关键,既决定项目报告的质量,也决定项目能否通过最终评审。

5.项目结束阶段

项目结束后,项目组应做好竣工验收工作,该阶段要着重做好工程的扫尾工作。首先要对人工、机械、材料以及生活后勤设施做出清理, 该清退的及时清退, 该转移的抓紧转移,以降低费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或影响。其次要对下达工作量作全面的核对,以免造成漏项。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变更情况准备充分的资料, 及时提出变更请求,并落实专人负责。再次,要安排技术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项目成果资料进行整理,然后按规定进行资料汇交,完成项目决算。

最后,还应进行项目设计、施工、管理方面的总结,项目中的技术难点突破、成本控制等都可以作为下一步进行技术创新、提升管理效益的基石,不断扩展产品或服务、收益的能力,从而打破现有平衡,创造出新的需求和经济价值。

四、结论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要求地勘单位要进一步以市场为中心、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加快大地质业务的拓展,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加强地勘项目管理,用绿色、环保、高效的地勘工作服务于资源保障、服务于民生、服务于经济建设,提升地勘项目价值创造能力,促进地勘单位长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地勘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时期.中国有色金属报,2014.09.

[2]常曙瑜.适应新常态,创造新局面.中国煤炭新闻网,2014.10.

[3]侯敏,陈海峰.地勘项目管理研究.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02.64-68.

[4]王正平.浅谈地勘单位工程项目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矿工程,1999(5)8-10.

[5]陈轶青.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管理.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12)135-136.

[6]张向东.地勘单位实施项目管理之构建.现代经济,2009(1)93-94.

[7]孟书梅.浅析加强地勘项目的成本管理.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7)121-122.

Management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 project under the new-normal economic

Li Yang, Du Zhenhua

(China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Coal Geology,Beijing,100038;)

Abstract: During the exploration industry, the investment decline, competition increased, profits shrink, accelerate reform has become the new-normal of the geologi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ding in the short term is difficult. Finding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thod of geological survey project under the new-normal economic, enhancing the value creation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 project, and taking a health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mperative.

Keywords: economic;new-normal; management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 project

作者简介:

李阳(1981―),男,江西樟树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勘项目管理、企业运行管理工作。

上一篇:开发区转型之路的规划探讨和实践 下一篇:建筑施工中的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