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意识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

时间:2022-07-31 05:57:09

社会责任意识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

摘 要:新时期的大学生的理想状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表现为个人理想不断得到加强,社会理想日渐弱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社会理想、社会责任意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的相应的措施,旨在为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理想信念教育探讨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理想现状

理想可分为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指一个社会的阶级或个人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设想和预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当代大学生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的现象,部分大学生理想迷惘,表层理想的多元、多变倾向并对核心层理想产生冲击的现状。表现为:

1.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为个人施展才干、大显身手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同时社会竞争、人们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一部分学生在考学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各种压力下,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拼搏上,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时,利益的天平毫不犹豫的倾向于个人,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则以个人利益为重,逐渐形成了以“我”为主。

2.缺乏人生奋斗目标,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市场经济的特征就是人都是理性的,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必然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人们必须学会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和动态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发展。个人的个性和地位真正凸现出来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其自我意识、进取精神和成就欲望及自我责任明显增强,有关国家、社会利益在大学生的头脑里考虑的越来越少。

3.社会主人翁意识淡化,重个人前途,轻社会思想。一些大学生没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这些大学生缺乏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认识,缺乏对自己负有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和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对社会应具有的主人翁的严肃态度。

二、大学生社会理想现状的形成原因

1.社会方面的原因

经济社会的转型造成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体系和道德标准出现了激烈地碰撞与融合,并冲击着原有的传统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意识。诸如假冒伪劣、分配不公、人际关系扭曲等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正不断暴露出来。随着大学生与社会的频繁接触,受到的冲击越来越明显。而学校的德育教育方法还是停留在“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上,只注重在课堂的说教而忽视了身教的重要性,注重传递忽视交流,因此当代大学生缺乏社会理想,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与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2.家庭方面的原因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从小生长在溺爱的环境中,只知索取而淡忘了在索取的背后需要一定的付出,还有一些家长自己本身就缺乏社会责任感甚至反对这些“虚”的东西,而一切只向“钱”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孩子的道德观、社会责任感……

3.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成型阶段,社会上的一些违公德的行为和学校的正统教育之间的矛盾在不断的冲击他们,当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到越来越多的挫折后,不少同学开始错误的认为老师的教育、学校的教导都是假的,都是虚伪的,在他们心里,对国家的责任,对社会的义务离他们越来越远。

三、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大学生的社会理想教育

1.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另一方面,社会又离不开个人,没有个人,社会就不能存在,就此而言,“社会本质,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如果大学生正确地理解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有利于其社会责任意识的产生。

2.加强学校对大学生的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作用

“改变精神价值观点是使现代社会摆脱危机的唯一出路。”在当今中国这样一个多元社会里,人们(包括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以集体主义道德为核心的道德价值导向,以便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使他们能够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

3.使大学生懂得承担社会责任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离不开社会整体利益发展的。没有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没有生产力的提高,没有生产关系的完善,没有精神文明的进步,就不可能有个人价值的实现。个人价值实现的唯一的途径在于推动社会整体利益发展,在于每个人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因此“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大学生如果懂得了这一道理,就会自愿地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邵晓莹.提高大学生理想教育的有效性.当代青年研究.2008年03期

[2]陆海.论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J].教书育人.2007,(11)

作者单位: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上一篇:浅谈高职《网络数据库》课程教学 下一篇: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