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

时间:2022-07-31 05:20:01

创建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

一、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不仅体现了企业的精神风貌,更体现了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职业道德和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人是企业最活跃的因素。只有把人的思想、行为真正统一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上来,企业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以人为中心所形成的团队精神,是企业员工所共有的观念、价值取向等的外在表现形式。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是挖掘、激发员工积极性和智慧,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把企业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发展成一种与众不同的个性文化。可以说,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物质和精神支柱。它就像人一样,具有自己不同的性格。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就像一个没有个性的人,难以赢得人们的关注。由于企业文化的抽象性,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其实它就像氧气一样时刻环绕在我们的身边,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可是绝对不能缺少。许多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有文化的企业,不一定能搞好;但是,没有文化的企业,一定搞不好!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成长壮大更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作用常常不是很直接,但是却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效用,它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中最为持久的一个方面。

纵观成功企业的发展史,无一例外地都有着深厚的自身文化的沉淀。但企业文化又是企业管理中最具模糊的领域,也是迄今为止对每个企业来说最为挑战性的一环,它需要反映在全体员工的思想、行为和习惯中,否则企业文化只能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二、充分认识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一种合力:凝聚、激励、导向、纽带、辐射的综合作用,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中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来。对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面旗帜;对内,企业文化是一种向心力。优秀的企业文化会使企业焕发出长久的强大的生命力。

我国的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其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尽管已走过了十几年,但企业员工既有对政企合一时代的怀念,也有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焦虑,导致企业员工价值取向不一致,行为导向不明确,企业凝聚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企业的竞争能力;其二,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对现代企业文化还较陌生,导致企业文化建设相对滞后。

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成长来说,看起来不是最直接的,但却可能是最持久的重要因素。纵观世界成功的企业,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等,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即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产品可以模仿,但文化没法模仿。企业文化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是间接的,也是巨大的。企业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文化是企业的命脉,文化也是竞争力。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企业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销售,一流企业靠文化。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拥有自己的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这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之源。

三、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应遵循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管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其核心是尊重人、激发人的潜能,其着眼点在于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从而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人才是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使人才真正体会到企业良好的用人机制、细微的人文管理以及展示才华的良好环境,企业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来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1、尊重员工的原则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遵循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被尊重的需求、人际交往的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递进规律,只有最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才可能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企业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应该从尊重员工的人格、尊重员工的个性、尊重员工的知识开始,在工作环境中体现出对员工的尊重,才能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员工作为个体受到了尊重,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欲求得到了重视和满足,他们才更愿意用心工作,更愿意接受并有效地完成任务。“以人为本”的管理最为简单和最为根本的体现就是尊重员工,把员工当成一个社会人来管理,让管理从尊重开始。

2、重视与员工沟通的原则

企业的发展要求员工具有灵活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企业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使员工能积极地参与有关工作的决策,员工会因受到鼓励而成长,企业也会因畅通的信息、及时的反馈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一些与员工沟通良好的公司的做法,值得我们好好借鉴。比如,部门的负责人与员工每三个月至少进行一次深入交流和沟通,了解员工的思想、需求,工作上的困难;交换看法,达成双方改进工作的一致意见;不断探讨工作要求和个人能力、兴趣和工作重点之间最佳的契合点等,同时收集员工对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3、注重员工培训的原则

国内外无数成功的企业经验都告诉我们,欲建成一流企业,必先有一批一流的员工。企业培训工作的核心必然是造就高素质的员工,实现知识差异化、技能多样化、能力综合化,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协同意识。企业实施员工技能培训教育是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和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重视员工的培训,从眼前看,是改善员工绩效,提高全体员工共同行动能力的成功策略;从长远看则是培植企业未来优势、积蓄更强能量、迎接更大挑战的基石;对员工而言,培训也是最好的福利。

4、坚持激励机制的原则

激励是指管理者针对员工的需求,采取外部诱因进行刺激,并使之转化为按照管理者要求来自觉行动的过程。由于人的需求多样性、多层次性以及动机的繁杂性,调动人的积极性也应有多种方法:(1)告诉员工机会均等,并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2)在职工遇到困难时要及时给予人文关怀。(3)对有突出贡献的予以重奖;对造成重大损失的给予惩罚;通过各种有效的技巧,达到以小博大的激励效果。(4)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奖励与惩罚相结合。(5)构造分配格局的合理落差,使员工在合理的反差中建立持久的工作动力。

5、为员工设立期望值、鼓励发展个人事业的原则

高素质的员工喜欢迎接挑战,如果企业能不断设立高标准的目标,他们就会留下。设立期望值能为那些有能力的员工提供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留住人才的关键就是,不断地提高要求,为他们提供新的成功机会,鼓励员工建立个人事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总之,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坚持打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企业获得持久发展的动力。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企业文化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急于求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我们虚心地向成功的企业学习,精心打造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对内进一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每一个员工的聪明才智真正得到充分发挥,在企业发展中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在员工中形成一种巨大的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对外增强企业的信誉度、企业的荣誉度、市场的亲和力,成就自己的品牌,就一定可以创造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网通分公司)

上一篇:校企合作促进人才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下一篇: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