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7-31 04:10:38

农村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如果说教育是创造一代新人的主要手段,那么音乐教育则应该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环节。音乐教育对于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农村;音乐教育;音乐素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农村文化氛围的优劣,农民文化素养和思想觉悟的高低,将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的实现,对我国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阶段的发展产生巨大而又深刻的影响。在我国大力提倡和谐文化建设的今天,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各学校的重视,我国的国民音乐教育虽然近几年来有一定的发展,也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但这更多地体现于城市,而幅员辽阔的广大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仍令人担忧。

一、农村音乐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毫不讳言地说,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在对音乐教育的发展与开拓方面,思想不解放,认识较模糊,执行不坚决,措施不过硬,致使我国的农村音乐教育处于较为落后的状况。

1.教学观念落后,音乐课得不到重视

虽然一些学校配备了专职音乐教师,却没把上音乐课落到实处。他们认为,音乐课不统考,不计入学生学成绩,学音乐没有用,理应把音乐课让给数学、语文等学科来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一些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与学生升学考试成绩挂钩,音乐课不统考,音乐老师也就没有成绩,也就得不到重视,音乐教师干脆改行保住自己的饭碗,致使一些学校音乐教育陷入瘫痪状态。

2.部分音乐教师专业素质差,缺乏责任感

现阶段,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乏。但是,大批音乐毕业生却又积压分配不下去,原因是学校教师总额饱和。进一名教师,学校要多负担一个教师的工资,学校宁愿让教其他学科的老师代课,也不愿意接收专职音乐教师。尽管近年来,国家拿出了大量资金,拨发了巨额专款,在全国新增了不少高师音乐艺术院校和艺术专业,也培养了不少高水平、高质量的音乐师资,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个人利益得失的驱使,再加上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使一些音乐教师和音乐院校毕业生背离了自己学习高师艺术专业的目的和使命,改弦易辙,另谋高就,从而使农村音乐师资的数量至今仍缺额较大而不能到位。再加上一些学校对音乐课不够重视,有的音乐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又缺乏责任感,即使上音乐课也不按教材施教,而是为了迎合某些学生的口味,追赶流行音乐的新潮流,擅自把一些低级趣味的和超出学生歌唱音域的歌曲引入课堂,不但没有把音乐教育融入思想品德与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之中,而且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提高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成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关键。

3.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设施

首先,缺少音乐专用教室。学生坐在原来的班级教室上音乐课,活动空间受到束缚。更重要的是,在原来的班级教室上音乐课,发出的声响,势必会影响到其他班级上课。其次,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特别是有些音乐教材的配套磁带都没有,使得音乐欣赏无法进行。有的学校没有钢琴、电子琴、音响、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有的地区由于对音乐教学不重视,即使有一些音乐教学设备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的教学中,最多也不过是在公开课或竞赛课等时候用一下,其他时间也就像博物馆用来展览的文物一样。

二、拓展与提高农村音乐教育的对策

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音乐作为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其他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音乐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提高全民素质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加强农村音乐教育又是提高全社会音乐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笔者认为,要加强农村音乐教育就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改变当前农村的音乐教育状况,首先应提高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大力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尤其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激活思维,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变革推向深入。严格按照《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音乐教育,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估机制,彻底消除“正课”与“副课”的偏见,让农村的音乐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把欢乐和美的感受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确实拥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加强音乐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音乐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首先,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长处,为这部分师资力量作用的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音乐教师在教师评优评先活动中应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次,面对农村专业音乐教师不足的情况,学校应该加大对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提高音乐教师素质。在岗培训的内容应包括:第一,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让教师熟练掌握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和常见结构以及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加强音乐教学基本功。第二,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引荐城市中音乐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发挥教师的创造性。第三,文化素养。音乐教学不仅包括音乐艺术内各科之间的渗透,还包括与音乐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渗透。因此,要加强教师各方面的文化素养,使教师对教材掌握得更深、更精,理解得更透彻。

3.加大音乐教育投入,增加音乐设施

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学设施是制约音乐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也是感官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首先是感官听觉的教学。录音机、电视、钢琴、多媒体、手风琴、风琴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和足够的音乐图书、唱片、光盘等资料,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各学校应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修建音乐专用教室,配置钢琴,从而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学校应有计划、多渠道筹措音乐教学设备专用资金,逐年添置必备的教学用具,而且要加大音乐方面的图书、期刊与教辅资料的投入,让教师吸取更多的音乐最新消息,也丰富学生的视野。

三、结束语

在加强健康向上的音乐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在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重任,尽快地改变落后的状态,以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学校各级领导和全体音乐教师要统一认识,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紧迫感,必须充分认识加强音乐教育对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要把加强音乐教育列入议事日程,从课程安排、教学实施的完善、师资力量等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音乐教育的需要;在目前最起码要正常开设音乐课,做到真安排、开足课、上好课。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音乐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积极探索音乐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马达.20世纪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 王安国.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4).

上一篇:论艺术设计本科生创业教育教学培养模式改革 下一篇: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成人高等教育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