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域中自然、文化、劳动的三位一体

时间:2022-07-31 03:13:40

浅谈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域中自然、文化、劳动的三位一体

[摘要]奥康纳在对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缺失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 即“探寻一种能将文化和自然的主题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或物质生产的范畴融合在一起的方法论模式”。 沿着这一方法,他对“自然”和“协作”概念做了重新理解,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做了重新解读,并进一步厘清了自然、文化、与社会劳动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建构了劳动、文化、自然三位一体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三位一体;生产力;生产关系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2-0149-0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内颇有影响的“绿色运动”中,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新兴流派之一,也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活跃的生长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已成为一股思潮,在这股思潮中,其思想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是美国学者詹姆斯·奥康纳。

一、奥康纳对自然、协作概念的阐释

奥康纳认为,传统历史唯物主义在自然方面存在理论缺失,因而缺乏丰富的生态感受性。自然在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的两个重要特性,即自然之本真的自主过程和自然的终极目的性的忽视和否定。所谓“自然之本真的自主过程”,就是说人类通过劳动活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自然界本身也在改变和重构自己。所谓“自然的终极目的性”,是说自然界本身就是它存在的目的,这一目的具有无条件的至上性。奥康纳明确指出,马克思本人很少对自然本身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虽然马克思看到了自然在人类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更多的是把它看作人类劳动的外在对象。恩格斯在他看来也弱化了生产过程中人类力量和自然界本身的力量是相互作用、相互统一的事实。他说:“历史唯物主义的确没有一种(或只在很弱的意义上具有)研究劳动过程中生态和自然界之自主过程的(或“自然系统”)的自然理论。”因此,要寻找自然在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的地位,恢复自然本真的自主过程性和终极目的性,奥康纳重建了历史唯物主义,以自然观念来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机制。在奥康纳看来,传统唯物主义关于历史变迁和发展的阐释不仅存在着自然的缺失,而且也存在着对文化的忽略和弱化。他认为主要原因就在于传统历史唯物主义对“协作”作了单方面的处理。在他看来,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存在着对待“协作”的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技术决定论的倾向,这种倾向把协作模式归因于“技术的必然性”,认为这种协作模式是现有的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技术水平以及自然条件。因而,它关注的是劳动的分工与专业化。而另一种倾向则是从权利关系的起源来推导协作模式的性质,倾向关注于劳动者的分工和单面化。奥康纳认为,前一种倾向是把协作看成了生产力,后一种倾向把协作看成了生产关系,他们对协作概念都没有达到科学全面的理解,都是片面的和错误的。在奥康纳看来,任何一个既定的协作模式都既是一种生产力也是一种生产关系,不同的控制类型与相应的技术和劳动分工类型相一致;同样,不同的技术和劳动者的分工的类型也是与相应的控制形式相一致的。可见技术因素和权力因素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更进一步,一个特定的协作模式或多或少都是建立在文化规范和生态(自然)样式的基础上的,因此,协作模式是被技术、财产、权力、文化四重因素规范的,它们都是以具体的、历史的、有条件的方式积淀在特定的协作模式之中。这里奥康纳用劳动关系来概括协作方式,把劳动与协作等同起来。

奥康纳在讨论了协作方式与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的历史发展后,声称以协作范畴作为修正历史唯物主义的切入点,“任何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首先必须迈出的一步是,对协作和劳动关系模式与历史的变迁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在这里劳动被视为调节因素。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重构

奥康纳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目的在于重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奥康纳概括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规定,狭义的理解就是包括工业技术、机械和工具以及工人的技能在内的关系,广义的理解即把一种对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或潜在的生产能力的一种说明。生产关系被理解为人们在开发自然的过程中所构建的社会关系,它的内涵则是指包括社会产品的占有关系在内的财产占有形式和权力占有关系。在这里,奥康纳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同时都是文化的和自然的。

奥康纳认为,生产力同文化形式一样具有累积性,生产关系从属于历史过程中的渐进式变化和周期性的革命性转型,所以,二者的关系中,就整个历史过程来看,生产力被视为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奥康纳指出,在这种传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解读模式中,文化和自然的线索是缺失的,或者说,文化和自然没有获得它们在历史中应有的地位。

自然包括“第二自然”都是独立的历史性存在,研究历史变迁和发展除了研究技术、劳动分工、财产关系和权力关系外,还要研究具体的、历史的文化和自然形式。实际上,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跟地球上物质和能量的热力学原理、化学循环的运作以及动植物的生态分布等问题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劳动既是一种物质性的实践,也是一种文化实践,人类通过劳动活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自然界本身也在改变和重构自己。奥康纳认为,社会劳动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它与文化和自然界、语言、主体间性、生态学之间是一种调节与反调节的关系。因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既是文化的又是自然的。

在奥康纳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看来,生产力具有两种维度:一是客观维度,由自然界提供的或通过劳动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以及生产对象所构成的;二是主观维度,它既包含总体上的活劳动力,还包含着劳动力的不同组合或协作方式,而这些方式不仅受技术水平的影响,还受文化实践的影响,奥康纳认为,自然系统在一定意义上是自主性的生产力,因此,生产力既是自然的生产力又是文化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也具有两个维度。就它的发展以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垄断规律与资本的集中以及资本主义的其他一些发展规律为基础而言,它是客观的;就它所包含财富范畴同时也具有文化的意蕴,并且它所具有的建构特定的剥削方式的方法是受制于具体的文化实践活动而言的,它又是主观的。自然的生产关系则是指自然条件或自然过程的一定形式与任何其他因素相比,对任何一个既定的社会形态或阶级结构的发展,提供更为多样的可能性。因此,生产关系是文化的生产关系。

三、自然、文化、劳动的三位一体

奥康纳通过以上的阐述,重新理解了自然和文化。他认为,不能像马克思本人那样,把文化理解为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的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这是前人类学的理解方式。他指出,应该从现代人类学维度,并从日常生活之规范和意义层次上把文化理解为与社会的基础相互交织的一种实践。同样地,奥康纳认为马克思对“自然”的理解也是前人类学的。他断定,马克思是不知道也不可能具有现代生态学理论及其哲学意义的,从现代生态学来看,自然不仅是合作者,而且还是自己的合作者。这个自主的合作者能为社会劳动或物质生产过程提供自主生产力。在这样的一个理论建构中,奥康纳认为劳动的文化和自然维度上的不确定性,共同决定了劳动关系或协作方式的不确定性。

奥康纳用他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人类系统和自然界系统的辩证关系,他围绕这一问题加以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需要将自己的内涵向外扩展到物质自然界中去,因为自然界,不管是第一自然还是第二自然,都对人类历史产生影响,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还须将内涵向内延伸,这将对人类历史和自然界历史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到底需要向生物学领域和客观自然界领域延伸到怎样的程度。奥康纳尝试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来改进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和社会世界的完整性之间的矛盾。奥康纳用这种方法论模式,提出他自己的核心观念:劳动、文化、自然是三位一体的。奥康纳这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修正中,劳动仍然保持着它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中心范畴的地位,但作为日常生活之规范和意义的现代人类学维度上的文化范畴,以及作为一种自主生产力的现代生态学维度上的自然范畴,都丰富了劳动范畴。

奥康纳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目的在于重构这种将文化和自然的主题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或物质范畴融合在一起的方法论模式。因此,奥康纳赋予劳动以文化和自然的特征。他说,人类的劳动不仅建构在阶级权力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而且建立在文化规范、文化实践和自然系统基础上,而文化规范、文化实践反过来被劳动的形式决定,自然系统反过来被劳动调节,劳动、文化、自然就构成一个整体。

[参考文献]

[1]约翰·贝拉米·福斯特,董金玉.资本主义与生态环境的破坏[J]. 国外理论动态,2008,(6) .

[2]崔存明.中国环保体系发展中的制度创新[J]. 国外理论动态. 2008,(6).

[3]阿拉斯戴尔·麦克比恩,李平.中国的环境:问题与政策[J]. 国外理论动态,2008,(6).

[4]加·阿格尔著,慎之等译.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5]德·施密特著,张伟译.历史和结构[M]. 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3 .

[6] 周义澄. 自然理论与现时代[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7] 余谋昌.生态学哲学[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1.

[8] 李世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7).

上一篇:浅谈戏剧《狗儿爷涅槃》的悲剧性 下一篇:延安地区婚嫁礼俗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