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某电子企业清洗车间正己烷等挥发性有毒物质检测分析及通风整改效果简析

时间:2022-07-31 03:08:14

苏州某电子企业清洗车间正己烷等挥发性有毒物质检测分析及通风整改效果简析

摘要:目的:清洗剂中正己烷等挥发性有毒物质的存在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检测,并对这类挥发性物质的通风防护进行了设计,对效果进行了考核。结果:检测结果表明存在较多有毒物质,作业场所检测结果证明其在空气中存在一定的含量。企业按照政府要求进行清洗剂更换,使用不含正己烷的清洗剂。第三方机构协助企业进行相应的设计和整改后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清洗剂;正己烷;挥发性毒物;通风;整改

引言

近几年以来,随着苏州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收入和产值,也使得苏州成为了中国第二大移民城市,大量的外来打工人员等涌入苏州。电子设备和机械等金属冲压企业的兴起带动了就业,也使得大量员工有机会接触冲压生产设备和相应的清洗、擦拭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噪声、清洗剂等有机溶剂。

随着政府部门监督力度加强和企业管理者及员工对有机溶剂毒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含有三氯乙烯、苯等较大毒性的金属清洗剂逐渐淡出了市场,然而苏州工业园区联建科技正己烷中毒事件再次为职业健康管理敲响了警钟,正己烷等烷烃类有机溶剂,由于其挥发快,饱和蒸汽压高,易被人吸入导致中毒的性质,也可能导致工人受到严重的职业健康危害,因此企业应当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采取合适的防护手段来保护员工的健康。

本文针对苏州某电子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现场检测、清洗剂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清洗岗位防护设施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针对性整改提升方案。

一、企业基本工艺情况

本文所述项目为苏州某电子企业新型仪表元器件建设项目,主要工艺包括冲压、清洗、注塑等工艺流程。其中冲压的工艺主要是金属片的冲压成型,原料主要是铝、铜、铁等金属。送料机自动将金属片送入冲压台冲压,冲压台下料口得到产品。

清洗作为金属零件在冲压后的表面处理过程,主要过程位于清洗车间内。清洗车间位于厂区北侧,主要流程是将冲压产品放在超声波清洗机内清洗,而后在烘箱中烘干。使用的清洗剂为CH1110碳氢清洗剂。员工佩戴防毒面具和橡胶手套工作。清洗车间使用的清洗剂残渣不外排,使用后统一收集,存于化学危险品仓库,送回厂家进行回收处理。

二、清洗车间使用清洗剂中正己烷等挥发性有毒物质现场检测及含量分析

公司提供的清洗剂成分不包含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正己烷,但由清洗剂为6-9个碳原子的混合烃类,不能排除正己烷存在的可能性,本报告将经过排除性检测,发现清洗剂CH1100中含有正己烷。

针对清洗剂中挥发性有毒物质含量,本文进行了现场检测和清洗剂成分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检测方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如下:

检测结果见表1和图1。

1、作业场所有毒物质浓度现场检测:

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的要求,正常生产时在检测点劳动者呼吸带处采样,检测样品浓度,每天在每个检测点采集3份样品。结合工人实际接触时间计算各岗位接触毒物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和/或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最高容许浓度(MAC)的方式进行检测。连续检测3天。分析方法参照《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烃类化合物》GBZ/T160.38-2007,采样使用防爆大气采样器和活性炭管,检测使用气相色谱分析。

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清洗剂样品分析:

使用GCMS-5975C型气质联用仪,色谱柱DB-5毛细管柱(30m×0.32mm×0.25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柱温:40℃、汽化温度:150℃、检测器:180℃;氢气流速:35ml/min、氮气流速:2ml/min、空气流速:350ml/min,保留时间最大设定34分钟。

图1清洗剂气质联用检测结果

清洗车间使用的CH1100清洗剂经过气相-质谱联用检测,显示含有正己烷等易挥发有毒物质,其中正己烷含量(峰面积)约0.64%。虽然清洗剂样品中正己烷含量较小,现场采样检测结果亦未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限值,但由于正己烷分子量小,挥发性大,对工人健康影响较大,且苏州报告建议企业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生产工艺上进行革新,使用新的清洗剂替代含有正己烷的清洗剂。

三、企业针对含有正己烷等高度挥发性物质清洗剂整改情况

排除性检测表明,公司使用的清洗剂中,含有少量的正己烷。公司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了如下措施:

①为清洗车间工作人员购买防有机蒸汽的防毒口罩,制定相应的佩戴制度;

②该岗位改为定期轮岗制度;

③尽快进行清洗剂更换。

目前,公司已更换成了清洗剂CH1130,并进行了正己烷的定性检验,结果表明清洗剂CH1130的正己烷含量低于检出限。

清洗剂CH1130样品质联用检测结果见图2。

四、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简析

企业为员工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情况见表2。

清洗车间和化学危险品仓库之间设立洗眼器,以应对清洗剂入眼的紧急救治。

五、清洗车间通风整改及效果

清洗车间主要进行了平面、立体布局整改。

清洗车间原有通风为自然通风,使用了挥发性较高的有机溶剂,通风效果不佳,考虑到车间面积小,加装固定或移动式通风罩等设备会影响员工作业,故为企业设计了一套机械通风方案,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车间北侧墙壁的窗户改造,加装两台敞口吸风设备,吸风口高度约1.6m,自南向北引风;清洗机和烘箱分别放置在风机吸风口下方靠近墙壁处;车间大门工作时向南常开,员工操作区域位于大门旁,在清洗机和烘箱的南侧。吸风设备开启后,空气从南边向北引入,经过大门后首先流经工作员工,再经过清洗机和烘箱,将清洗机、烘箱挥发出的有机物和高温引出,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排气筒排出。由于员工操作区域在化学污染物逸散地点的上风向,排风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人接触毒物机会。

经过通风改造,该车间现场作业点位检测结果表明,上述各有毒挥发物质检出情况均为未检出。这表明,该通风设计方案起到了期望的效果。

讨论

己烷、辛烷、庚烷、壬烷等脂肪烃类作为常见的有机溶剂,清洗性能好,沸点低,易除去,是金属零件清洗工艺中的常用溶剂。但在高温季节、尤其盛夏七八月使用时,由于其挥发性较强,若通风不畅,容易造成工作场所中空气含量积累,短时间过量吸入此类物质可能对人体造成麻醉和刺激,长期接触可致周围神经炎,高浓度可引起眼与呼吸道粘膜轻度刺激症状和麻醉状态,甚至意识丧失,并有可能产生严重的疾病。

根据气质联用分析,企业使用的清洗剂中含有各种类型的链状或环状烷烃,其中正己烷、辛烷、正庚烷、正壬烷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规定的职业病危害检测物质,2-甲基庚烷、2,4-二甲基己烷等物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标准未规定限值,但建议企业对这些物质在高浓度下对员工的健康影响予以重视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施行,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2]苏州市人民政府文件《市政府关于切实加强我市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相关工作的通知》苏府[2013]73号.

[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 1-2007.

[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

[5]《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烃类化合物》GBZ/T160. 38-2007.

上一篇:浅谈建筑消防及安全疏散问题及解决对策 下一篇:基于建筑给排水中节水节能技术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