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阅读 绽放思维等

时间:2022-07-30 11:12:05

高效阅读 绽放思维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获得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语文教材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资源。它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如思维训练,每篇语文教材中的训练点是无处不在的。在新课标中就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激活学生思维。

一、唱好开场白,思维的开端和发展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新课的开场白十分重要,好的导人应结合训练学生思维能力设计,例如学习《二泉映月》可以利用二胡曲导入,随着旋律的起伏跌宕,感受其中蕴涵的情感,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极为有利的。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教师还可以利用课文题目激活学生思维。另外,教师也可以诱导学生根据文题再创造。如学习《恩师难忘》《谈礼貌》《早》等适合学生写作的文题,教师引导学生动脑想象、构思,然后再和原文比较,从而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唱出独对白。思维的高潮和碰撞

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质疑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环节。在质疑中,教师要善于提出能激励学生争议的问题。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是激发学生对认知对象的兴趣,从而推动思维车轮转动起来,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的认知对象在心理上处于矛盾之中,促使他们从内心产生一种解决这个矛盾的强烈愿望。

三、唱满旁空白。思维的强化和深化

在阅读和再造复述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良好的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阅读者再造想象产生和完形的过程。读者根据所揭示的语言符号,唤起和调动自己记忆中的有关表象,经过归纳、组合,从而在头脑中浮现出作者所描绘的形象,从中获得市美感受。比如在讲读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一词的过程中,随着教师语调表情、手势动作等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唤起和调动了学生头脑中有关农村生活的种种表象积累,剪辑和完形而成一幅恬淡、祥和、温馨的山乡生活图景。这种再现于阅读者头脑中的形象,越具体越清晰,就越能深入细微地体验和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情和境,久而久之,必将增强阅读者的再造想象能力。

总之。“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使阅读高效,使思维绽放。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后塍小学

浅谈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

马 娜

发散思维(又名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的实质是①创新―找出事物间的关系,探索研究问题的新方法,要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必须克服因循守旧的消极思维定势。②求异――是指从同一材料中探索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要求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思考,对于未知的东西敢于大胆去设想,对已知的东西敢于大胆提出异议。对陈规敢于突破。下面对在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谈粗浅的认识。

首先。注意培养学生克服消极思维定势的束缚

思维定势是用固定的思路和习惯性的方法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消极思维定势会抑制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教学时应随时注意启发学生敢大胆地去设想,突破陈规思维的方向,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克服学生消极的思维定势可采用思潮冲击法,此法的基本原则是在集体解决问题的课上通过暂缓评价,让学生踊跃发言,以便引出多种多样的解答方案,鼓励各种想法,多多益善,追求标新立异,允许观念离题,切忌提出批评性意见。

在语文习作中。常有给材料作文的续写,便应充分启发学生运用应变能力,展开想象,从不同方面设想问题结局。先口头作文在班上交流。应充分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将自己所想的说出来,教师不要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做任何评价。最后对大敢发言的同学给予肯定,有奇特想象的可予表扬,并要求学生把句子说通顺,书写成文,这种训练对培养发散思维是极其有益的。

其次。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发散思维具有三个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流畅性是指活动畅通无阻,灵敏迅速,在短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概念;变通性是指思考随机应变,不限于某一个方面,不受消极定势的桎梏,因而能产生超常的构思,提出突破常规的想法;独特性是指从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和反映新事物,表达不同凡俗的新见解,解决他人未解决的问题。

1 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题多解,多题一法的训练,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一致的,它纵横发展,串联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样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扩宽学生思路,在探索新方法的同时,巩固旧知识,克服了思维定势,发展了学生思维。通过这方面的训练。定会使学生的思路开阔起来,使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得到很好的培养。在语文的作文训练中可采取一事多写的形式。

2 多方向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一个题设多个题断的典型例题,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练习,这对于学生的思维深度广度、灵活度都能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培养他们广阔的思维品质及综合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字词是基础,学生字便可从笔顺、音节、偏旁、组词,在词语中理解字意,造句运用等多方面练习巩固,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3 多层次变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语文教学中要求理解词语,应彻底改变让学生死记词语意思的做法。可采用写出此词语的近义词、词语搭配、用词造句、选词填空等逐层深入的方法加强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词句环境中去理解。在数学学科中,可通过一道习题,进行多层次变化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习一道习题,抓一类问题,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总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要善于倾听学生所提的问题,允许争议,对于新思想,新方法,应及时赞扬和肯定,教师要善于捕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点滴方面,在课堂上留出时间让学生提问。学习知识,鼓励求异创新。

作者单位:河北省辛集市辛集镇第三小学

上一篇:阅读有法初养成 下一篇:浅谈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