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时间:2022-07-30 11:13:03

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玉米是我县的主栽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2万hm2左右,公顷产量可达9000kg,是我县乡镇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由于农户在生产应用技术不到位,致使高产、稳产性较差。为了确保我县玉米创高产,本文我县生产实际,结合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选地、选茬、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技术措施。供农户在生产中参考应用。

1种子及其处理

1.1品种选择根据生态条件,选用审定推广的高产、优质、适应性及抗病性强、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常年活动积温少150%的优良品种。

1.1.1硬、中硬粒型玉米品种垦玉7、德美亚1号、龙疆1号可做为我县主栽品种,垦玉7可在全县种植,德美亚1号、龙疆1号在克东镇以北各乡镇种植,搭配利合16、登海15。祥玉1号可做为千丰、原金南乡岗地、平地的搭配品种种植。

1.1.2中齿、马齿粒型玉米品种嫩单14、龙单39、丰单4号、北种玉1号、龙单29、富单1号可做为我县主栽品种,搭配海玉13、合玉24,这些品种在克东镇以北各乡(镇)要选择岗地、平地种植。众单2号可在克东镇以南各乡(镇)做为搭配品种;绿单1号可在千丰镇、原金南乡岗地、平地上做为搭配品种。

1.2种子质量要达到国家二级良种以上,即种子纯度96%、净度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高于13%。

1.3种子处理

1.3.1试芽播种前15d进行发芽试验。对选用的种子放于室外晒台晾晒2-3d。

1.3.2药剂处理

1.3.2.1药剂闷种地下害虫、苗期害虫严重的地块,用50%的辛硫磷乳油1kg兑水40kg闷400kg种子。

1.3.2.2种子包衣或拌种可选用18%丁硫克百威·福美双·戊唑醇或其它玉米种衣剂包衣;催芽坐水埯种(催芽,即刚“拧嘴”)时,按药种比1:75-80进行种子包衣,催大芽时不能包衣。也可采用2%立克秀拌种剂或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0.4%拌种;催芽坐水埯种时,玉米种子催芽后(催小芽),将种子置于阴凉干燥处晾6h后,再用2%立克秀按种子量的0.3%拌种。地下害虫严重时,播种时每亩再用辛硫磷颗粒剂2--3kg随种肥下地。

1.3.2.3生物肥拌种播种前5-7d,用绿农生物肥粉剂拌种,可起到增产、提高品质和缓解药害的作用。

2选地、选茬与耕翻整地

2.1选地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块。

2.2选茬选择大豆、马铃薯等茬口。同时选择一年内没使用过咪唑乙烟酸、氯嘧磺隆、氟磺胺草醚、氯磺隆、异嗯草松的地块,如果是低洼地块(排水不良的地块)应增加到两年内。

2.3耕翻整地实施以深松为基础的松、翻、耙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三年深翻一次。

2.3.1伏秋翻整地伏秋翻秋整地,深松深度35-40cm,耕翻深度20-25cm,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及时起垄或夹肥起垄镇压。

2.3.2耙茬、深松整地针对没进行秋整地的地块,种植玉米时。要选用土壤墒情较好的大豆、马铃薯等软茬,可选用先灭茬深松垄台,后起垄镇压,严防跑墒。也可采用先松原垄沟,再破原垄合成新垄,及时镇压。

2.3.3早春镇压由于我县春季风较大且刮风次数多,土壤散墒较快,在表土融化10cm以上时,于播种前镇压垄台减少土壤水分散失。

3施肥

在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施用基肥(有机肥)时,应使肥料与土壤均匀混合,深施提高肥料利用率。尿素做种肥施人时,必须将肥料施于种子侧下方,种肥距离7-10cm,以防烧种。每公顷结合整地撒施或条施夹肥施用优质有机质农肥30m3以上。

直播玉米,每公顷施人尿素75kg,磷酸二铵150kg,钾肥(硫酸钾或氯化钾)75kg,硫酸锌肥22.5kg做种肥使用。

严重缺磷缺钾土壤可在上述底肥中每公顷混施人10亿个/克有效活菌数磷钾激活剂类粉剂生物肥2kg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肥料投入。

四、播种

4.1播期地温稳定通过7℃时抢墒播种。正常年份我县南部乡镇5月3日-5月6日播种,中北部乡镇5月5日-5月7日播种。

4.2播法

4.2.1人工催芽埯种土壤含水量低于20%的地块坐水埯种,土壤含水量高于20%的地块可直接埯种。埯种地块播种后及时镇压,坐水埯种地块播后隔天镇压。

4.2.2垄上机械精量点播可在成垄的地块采取精量等距点播。播种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随播随镇压,镇压后播深达到3-5cm,镇压做到不漏压、不拖堆。

4.3密度株型收敛品种,每公顷保苗7.5万株以上;株型繁茂品种,每公顷保苗6万株左右。按种植密度要求确定播种量。青贮玉米种植密度为6.5-7万株(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等因素确定合理密度)

五、田间管理

5.1查田补栽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如发现粉种、烂芽,要准备好预备苗;出苗后如缺苗,要利用预备苗或田间多余苗及时坐水补栽。3-4片叶时,要将弱苗、病苗、小苗去掉,一次等距定苗。

5.2铲前深松、趟地出苗后进行铲前深松或铲前趟一犁。

5.3铲趟头遍铲趟后,每隔10d-12d铲趟一次,做到二铲三趟。

5.4虫害防治

5.4.1粘虫、草地螟粘虫平均100株玉米有50头幼虫,草地螟每平方米有5头幼虫时达到防治指标,可用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每公顷300-450ml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每公顷300-450ml,兑水450L喷雾防治。

5.4.2玉米螟玉米螟防治指标为100株活虫80头。

5.4.2.1高压汞灯防治时间为当地玉米螟成虫羽化初期,每晚9时到次日早4时开灯。即在村屯,每隔150m放一盏400w的汞灯,大的村屯应设双排。

5.4.2.2赤眼蜂防治每公顷释放赤眼蜂22.5-30万头,分2次释放。第一次在产卵20%-30%时进行,第二次在第一次放蜂后10d进行,

5.4.2.3药剂防治在玉米喇叭口期,用0.25%辛硫磷颗粒剂,即用50%辛硫磷乳油0.25kg拌到100kg颗粒内,颗粒可选用20-60筛目煤渣或砖渣,先用少量水润湿颗粒,而后将药液拌入即成。每亩颗粒剂用量为5kg。

5.4.2.4封垛防治玉米螟4月-5月玉米螟醒蛰前,每立方米秸杆用100g白僵菌粉剂封垛处理。

六、收获

完熟期后收获,提倡适时晚收。待收玉米应满足下列要求:玉米籽粒含水率小于30%、茎杆含水率70%左右、植株倒伏率小于5%、最低结穗高度大于600mm、果穗下垂率小于15%。作业质量标准:果穗落粒损失率小于2%、果穗落地损失率小于3%、籽粒破碎率小于1.5%、茎秆切碎长度小于12cm、茎秆切碎长度合格率大于90%、割茬高度小于15cm、苞叶剥净率大于70%、根茬破碎合格率大于80%。

(作者单位:164800黑龙江省克东县金城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上一篇: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如何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