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分析的我国医疗设备产业创新研发绩效评价

时间:2022-07-30 07:27:02

基于DEA分析的我国医疗设备产业创新研发绩效评价

摘要:本文基于DEA模型,选取我国规模以上医疗设备企业的产业面板数据,采用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两分法来对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效率波动特征进行分析评价,同时对比我国其他高技术行业的创新效率进一步探究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活动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判断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创新研发效率,为更好地发展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DEA;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研发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

创新效率是衡量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效率是一个很难准确量化的指标,所以寻找合适的效率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DEA模型又称为数据包络分析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能对有多项评价指标的投入和产出进行综合系统测量;二是评价过程以精确的数据为基础,可以避免运用其他方法时难以避免的主观随意性,使评价及其结果更加客观可信;三是能够比较不同区域的技术创新的相对有效性;四是DEA综合模型不受加权.排序等外界人为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诸多学者已经做了基于DEA模型的相关产业的研发效率实证研究。邹先红等(2009)利用DEA模型对我国各省市的医药产业创新活动进行分析评价;石璞等(2011)也以地区为划分标准论述了医药产业的研发效率;王晓珍等(2013)通过改进传统DEA分析模型来论述医疗器械产业和医药产业的创新效率。但是其研究成果有以下两方面缺失:第一,未能进一步揭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效率波动特征背后的经济现象;第二,缺乏对创新过程的有效划分。基于以上两点,本文尝试沿袭已有成果,在以上两方面不足之上进行进一步研究分析。

二、产业数据分析

(一)数据选取和分析方法

本文数据分析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医疗器械产业自身创新效率的年度波动分析和医疗器械产业与其它高科技产业的创新效率对比。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和数据样本的一致性,本文所选数据来自于2004~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在处理数据时候,我们选择非参数分析家族中最常见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并应用Deap2.1软件计算相应结果。

(二)医疗器械产业自身创新效率的年度波动特征

通过进一步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研发效率.转化效率.创新效率和GDP指数这四者之间没有显著的统计因果关系。这可能是由于医疗器械产业的创新会受到除了GDP增长之外其他更为重要的因素的影响。而包括研发和转化两阶段的整个创新活动的效率则与研发效率和转化效率的代数和有近乎一致的变化趋势,这也就是第二个重要特征: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似乎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总体创新效率稳定一定的水平范围。

为此进一步明确为什么研发效率会呈现和转化效率相反的趋势,我们给出松弛指数。先看研发阶段的投入产出松弛指数:

在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2004.2006.2007.2009.2010这些年份,研发投入都存冗余项,说明可以在既定的产出下压缩成本,而且三项效率值全部小于1,也就是,DEA效率较低;在2003年,研发投入不存在冗余项,取得经济效益,但是受制于规模效率低下,使得该年依然未实现DEA效率;在2008.2011这两年,松弛指数均为0,同时三项效率值均为1,实现了DEA效率。

综合来看,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在本世纪初受制约研发的规模效率不高,所以虽然技术效率还比较乐观,但研发的综合效率并不显著,不过可以看到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研发的规模效率已经在逐年提高,带动了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乃至相关产业的研发综合效率渐现。

接下来给出成果转化阶段的松弛指数,我们按照上述分析方法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相对于研发阶段,成果转化阶段松弛指数大为改善,仅在2005.2006年存在冗余项,也就是说取得了相对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与相对稳定的技术效率相比,成果转化阶段的规模效率呈下降趋势,存在严重的规模报酬递减。

2.在研发阶段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综合作用下,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整体创新效率水平比较稳定,且值得肯定。

三、政策建议

根据分析结果,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政府应进一步落实关于发展医疗器械产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细则,将政府对医疗器械产业的支持落到实处;2.加大医疗器械产业基础设施投资和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建设科研成果孵化基地;3.鼓励进行学术交流和产学联合,密切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创新合作;4.构建更便捷的融资平台,更好地为产业发展提供金融资本支持,同时加强医疗器械企业在资本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5.制定符合我国产业状况的法律规章,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规范医疗器械市场渠道搭建。(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上一篇:峨眉山市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 下一篇:陕西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