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创新教学论文

时间:2022-07-30 03:18:05

初中数学创新教学论文

一、实施自主式教学策略

展现学生主体特性教育实践主义学者认为,教学活动的根本任务,就是展示学生主体特性,发展学生学习技能,提升学生学习素养.学生只有经过主体特性的有效展现和发挥,才能实现教与学之间活动的深入推进和提升.自主式教学策略,就是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自主能动特性,组织和指导学生主体开展循序渐进、自主独立的学习探知活动,从而实现学生主体在自主学习实践活动中,主体能动特性的有效锻炼,自主学习技能素养的有效提升.如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一节课“新知传授”教学环节,教师抓住利用学生主体能动特性,开展自主式教学活动,根据教材内容要点和目标要求,向学生提出“了解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正确表示两个全等三角形,能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等自主学习目标“任务”,初中生根据“任务”要求,开展自主探知学习活动,通过阅读数学教材、研析文字内容、个体合作探析等活动,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内容有了初步的认知和掌握.学生自主式学习探知过程中,主体能动特性、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在自主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挥主导指导作用,要深入学生中间,实地“勘察”“巡视”,进行实时指导点拨,引导学生按照正确“路径”运行,推进自主学习进程.

二、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

锻炼学生探析技能实践、探究,是学习对象学习探知数学知识和数学案例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途径.学生学习技能和素养,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究等锤炼,才能获得提升和进步.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将探究能力作为学生应该具备的三大学习能力之一,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明确目标.加之,当前国家和社会更加注重实践探究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搭建多样实践探究平台,腾留丰富实践探究时机,注重实践探究过程指点,领会探究解析策略,提升数学探析技能.如在“如图所示,在一个ABC中,如果∠A为40°,∠B为72°,CE是∠ACB的平分线,CD与AB垂直,垂足为D,DF垂直于CE,试求出∠CDF的度数是多少?”案例讲解中,教师采用“生探师导”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式教学活动,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条件内容认识到:“该问题是关于三角形性质运用方面问题”,此时,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解题要求,进行探究分析活动,学生意识到:“如果要求出∠CDF的度数,就需要借助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分析探究的思维过程,得出该问题解答基本思路.组织学生开展解答问题活动,并展示某学生解题过程,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析解题过程,完善各自解题过程.最后,组织学生开展提炼总结解题方法活动,学生个体分析、小组讨论,归纳出解题方法,强调指出,要正确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相关性质.

三、实施互动式教学策略

凸显教学双边特点构建主义学者指出,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双边互动的有效统一体,双边性、互动性,是其根本特性.但笔者发现,部分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忽视教学双边特性,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学生成为“观众”,各自内在特性未能得到展现和发挥,阻碍了教学活动进程.笔者认为,应将互动式教学策略融入教学活动之中,发挥教师的引导指导作用、学生的能动学习特性,通过交流、互动、合作、讨论等方式,开展深入、高效的互动交流、互助活动,凸显其教学双边特性,提升其团队协作意识和精神.

四、实施评价式教学策略

提升数学反思素养教育学指出,评价的目的,不是否定活动成果,而是要提升活动效能,它是一个“肯定———否定———肯定”的发展进程.评价式教学活动,就是依据课改要求、教学理念等评判标准,借助于评价教学显著功效,对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效果和表现,所采取的教学活动方式.但在评价式教学策略实际运用中,个别教师将评价教学作为展示“权威”,训斥学生的手段,忽视了评价教学的促动激励功效.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应利用评价教学的鼓励指导功效,在肯定学习活动评判中,引导学生深入反思他人和自身学习的不足,找寻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素养品质.如在“正比例函数案例”方面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以往教学经验,针对部分学生在“正比例函数”案例方面解答中经常出现的“对正比例函数概念以及性质理解不准确”的实际情况,在学生解析“已知正比例函数y=2x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有一个交点的纵坐标是2.求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案例后,采用评价式教学策略开展评讲活动,投影某学生解题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活动,组成合作评判小组,讨论研析展示的解题过程后认为:“在解题过程中,未能正确认知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之间的关系,应该设法求出关系式,由y=2可求出x坐标,再由x和y的坐标可求出关系式”.同时,认真反思自身解题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在评判他人进程中,获得了解析问题的正确方法,形成了更为高效的解题技能.初中生在“评判”中,得到了深刻“反思”,思维辨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获得锻炼和提升.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课改要求、学生实际,选择和实施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让学生在多样性、融合性的教学方略进程中,学习技能、数学品质得到培养和提升。

作者:史荀香 单位:江苏省常州溧阳市上黄初级中学

上一篇:初中语文互动与创新教学分析 下一篇:初中体育创新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