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混合式学习”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7-30 02:30:55

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混合式学习”的应用研究

摘 要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综合性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内容也要随之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教师运用新的教学模式适应课程内容的变化。混合式学习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习者特征以及课程特点,选择和组合各种教学要素,将不同的教学活动合理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混合式学习 教学设计 虚拟技术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Blended Learning" in the Computer 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Course of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Abstract "Computer 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is a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very closely integrated curriculum,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the teaching contents need to be constantly updated,which requires teachers to use the new teaching mode to adapt the changes of curriculum content.Blended learning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objectives,contents, characteristics of learners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the selection and combination of various teaching factors,different teaching activities combine various teaching factors,in order to achieve the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process,to obtain better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blended learn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virtual technology; Computer 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0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学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作为必不可少的的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根据权威部门的市场调研表明,无论从事硬件维护还是软件开发,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占有重要的地位。

“Blended learning”是“混合式学习”的英文翻译,从2001年提出这个思想到现在,通过实践证明,教学中单纯地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学生为中心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①把混合式学习的理念、方法应用于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遵循该课程特有的规律,在实践中探索出科学合理的“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改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并不在于其理论的提升,而在于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因而“混合式学习”的设计与应用也就成为重点与关键。

1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从近几年的教学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教材内容滞后于社会发展,实验室硬件设备落后;(2)传统教学方式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矛盾;(3)师生比逐渐变大,教师难以满足所有学生学习的需求;②(4)理论与实践课时安排不合理;(5)考核方式不能考查学生真实能力。

通过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认为这是一门很实用的技能课程。但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和维护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对课程教学内容的需求比较高,对以前的教学方式感到厌倦,希望教师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同时,学生的学习习惯、合作意识和认知水平都一般,需要进一步完善。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并注意发挥几个主导作用:一是要激发学习兴趣;二是要设计适当的教学环境,提供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的桥梁;三是教师要组织合作过程,开展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并对合作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过程优化的方向发展。具体采用以下几点措施:

(1)教学采用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特点决定本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很强的自学能力,要求其在工作中探索使用计算机软、硬件新技术。在学习中,每人都有自己特定的任务,完成共同目标的过程中相互交换成果和意见,通过交流互助,不但锻炼了合作能力,还完成了学习任务,并解决了由于师资不足造成的不能及时解答疑惑的问题。但这种教学方法要保证更多的实践课时,所以建议实验室在课外时间也对学生开放。

(2)针对不同任务,混合不同种类的学习活动。在混合式教学中,可以采用不同形式学习活动。如:研讨会、教师面授、比赛、通过网络查资料自学、讨论交流、模拟考试、反思总结、咨询、写学习笔记和心得、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最终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3)课堂教学、在线学习和企业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环境包括教室和机房,主要以面对面的知识讲授为主要教学方法,这样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帮助教师对教学进度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把握。在线学习包括网络虚拟学习环境、网上课堂、论坛讨论等。企业真实的实践环境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最好的场所,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以上三种教学环境的结合,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在这种环境中,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

(4)运用多元的考核和评价方法。在混合式学习中运用由学习过程评价、活动组织评价和课程考核三部分组成的评价方式。评价只是一种督促学生更好学习的手段,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带来的成就感。

2 虚拟技术的应用

由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涉及到计算机参数设置等操作。这些操作过程可能会改变系统参数,甚至破坏系统而使计算机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影响教学过程的实施。利用虚拟机技术,可以很好地避免由于改变系统参数而影响教学的现象发生。

鉴于Virtual PC虚拟机软件占用系统资源比较小,操作应用简单等特点,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中使用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虚拟系统Virtual PC,软件界面良好,操作简单。③软件提供了多媒体演示环境和真实的模拟环境,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环境,为教学提供真实的实验环境,在完成实验的同时,降低了对计算机软硬件的人为损坏,也减少了实验材料的消耗和实验室的维护时间。既解决了实验条件不足的问题,又增加实验的可操作性,在不添加实验设备的条件下,为学生提供多种实践机会,加强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3 “混合式学习”教学实例实施及注意事项

3.1 情境导入

教师首先介绍“模拟购机”的教学任务:我们班是一家计算机公司,现有一位客户需要配置一台家用电脑,要求具有文字处理、上网、数据库管理、3D图形处理和游戏等功能,价位大概在4000至5000元之间。

3.2 任务准备

教师首先对学生介绍任务的组织安排,帮助学生了解任务过程,明确任务目的,此阶段以教师讲解为主。任务包含7个子任务,分别是CPU的选购、主板的选购、内存条的选购、硬盘的选购、显卡的选购、机箱电源的选购和外设的选购。教师根据任务要求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按7个子任务的相应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各小组将任务内容做成课件,互相交流、完善任务细节。

3.3 任务实施

(1)在任务准备中,学生已展开小组讨论,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并制定计算机配置单的实施方案。再由教师检查,主要检查所挑选部件的性能参数,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学生再对配置单做出修改。(2)每组学生在网上开始模拟攒机,完成模拟购机单。(3)攒机活动完成后各小组将完成的配置单上传到虚拟学习环境中进行展示,然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学生要说出配置的原因,然后集体讨论与交流,最后由教师点评。(4)最后,学生针对在活动中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反思、总结。

3.4 任务评价

活动结束后,要对此次活动进行双方评价,即学生的自我评价,这要从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度,自主学习程度,对资料的收集、加工、整理能力,与同学交流合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反思总结等方面进行;教师对学生评价,要从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参与活动积极度,在小组学习中的贡献,自主学习态度,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方面进行。

“混合式学习”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教会学生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把课程内外的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结合起来,并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学习方式。选择在线学习还是面对面学习方式是根据学习内容的要求来确定的,如容易记忆的理论性知识,可以让学生通过上网自主学习来进行,这样可尽量减少课堂面对面学习的时间,而情感方面或技术层面,且要求较高的内容就要采用面对面的教学,这样便于学生掌握。

(2)学生主体怎么与教师主导相结合。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教授课程要求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常用操作外,还要讲明白“问题是什么”,“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哪些”,更要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理论知识够用就行。这里所说的够用是指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联系。那么实践过程何时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学生迫切需要理解实践过程。第二种是当实践过程由确定状态变为不确定状态的场合,也就是当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具体问题时,学生通过模仿自学所掌握的技能已无法完成目前所要完成的任务,这时需要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和全面了解实践过程的基本原理。

4 总结

本文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为例,从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和应用模式,探讨了如何从前期分析、学习组织过程和学习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从实例研究中,通过观察、学生问卷调查和座谈,验证了“混合式学习”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设计中的有效性。研究证明,“混合式学习”的重点不在于混合哪些内容,而在于如何混合,其目的在于如何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和经济效益,在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指导下,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注释

① 黄丽莉.混合式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D].扬州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08:9.

② 戴红红.浅谈高职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尝试[J].科教导刊,2011.2.

③ 候贞霞,宋斌丰.虚拟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2.6.

上一篇:浅谈我国高校诚信教育实现路径 下一篇:铸造实习的基本内容与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