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 养生保健四注意

时间:2022-07-29 10:40:52

端午佳节 养生保健四注意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外,端午期间也是一个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此时天气日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以致古人还把农历五月称作“卫生月”。可以说,端午节蕴藏着丰富的养生保健内涵。

一、端午节经典中草药避毒祛邪

食艾糕:艾蒿有着特殊的清香,是一味常用中药材。我国最早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艾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等作用,有些地方至今还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加新鲜艾叶做成的艾叶糕,对祛除暑热、健脾利湿非常有好处。端午时节空气潮湿,而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故而,长江南北都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俗。

佩香囊:小孩多将香囊佩带于胸前,而成人多系于腰问。传统香囊常用配方是:苍术、川芎、香白芷、菖蒲、山奈、甘松、灵香草、冰片等。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苍术等中药的挥发性成分能有效杀灭空气中悬浮的病原微生物,香囊中的药物散发出来的芳香气味能够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上的抗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含量提高,而SIgA具有较强的杀死病毒的能力。

挂菖蒲:过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将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或悬于堂中。中医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菖蒲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由此可见,古人是知晓蒿艾和菖蒲具有防病作用的。

蒜水沐浴:在一些地区,端午节有用大蒜衣泡水来洗脸洗澡的习惯,人们取大蒜外层的薄衣,在端午节前夜浸泡在井水里,并加少量雄黄,浸泡所得的水供节日当天沐浴用。据说,这样沐浴可以预防盛夏时身体长痱子,并有祛斑除痘的作用。

二、节气饮食:粽子也是药膳的一种

从养生学角度看,粽子也是药膳的一种。

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就很有讲究,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芦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

粽子是主副食搭配在一起制作的综合性食物,现如今的粽子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肉粽、枣粽、八宝粽,还有板栗粽、辣粽、咸蛋粽等,各有特殊的营养价值。从中医饮食养生的观点来看,端午节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暑热夏季,而粽子具有清热解暑、益气生津、养血安神的功效:大枣补中益气;栗子补气健脾、益肾:蛋黄富含卵磷脂、维生素A;肉类富含蛋白质……这些都丰富了粽子的营养。

不过,粽子味美却不宜多食,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以帮助肠胃蠕动,而且还能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消化不良。此外,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如西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

三、端午节传统运动通调气血

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烦闷,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

夏季养生,要使脾胃心肺之气调顺。所以,除了药物、食疗及平和心态外,也应同时加强运动。划龙舟能使全身气血畅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调理脾胃代谢,通调气血循行,忧郁情绪也随之化开。

一位老中医推荐了一套简易自行的运动导引方法:身体端正,挺胸,舒张手指,或手臂向上伸展,待几秒后再放下;腰脊亦随之伸展,使胸腔气开,达于四肢末端。全身气机畅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调理脾胃代谢,通调气血循行,忧郁情绪也随之化开。

四、雄黄酒多饮极易中毒

雄黄的药用历史悠久,其药性辛苦、温,有大毒;归肝、胃、大肠经;主要是外用于杀虫、解毒,治疗痈肿疔疮、湿疹疥癣、蛇虫咬伤。在南方地区,百姓用雄黄酒涂抹在小孩面庞、耳鼻、额头及手足心等处,目的是使孩子们免受毒虫、蛇蝎伤害。

《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然而依照现代科学,饮雄黄酒的传统习俗是一种恶俗。这是因为,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有毒的二硫化砷,加热后经化学反应变成的三氧化二砷就是砒霜。众所周知,砷是剧毒物质,毒性极大,人若误服5~50mg即可引起急性砷中毒。中毒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水样大便,便中带血,同时伴有肝、脾、肾功能损害,血压下降和循环衰竭,甚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意识模糊、昏迷等。即使外用,也不宜大面积涂擦和长期持续使用。

雄黄中毒后的急救方法:取生甘草1份、绿豆2份,煎浓汁频服,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上一篇:急性心肌梗死的“魔鬼时间” 下一篇:患甲亢定期查肝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