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武术文化促进德育

时间:2022-07-29 10:03:48

以武术文化促进德育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立体系和多种社会功能的运动项目。武术也是东方文化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目前,中国武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已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武术是什么?2009年7月9日~11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在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河南登封召开的武术定义和武术礼仪研讨会,关于武术定义的研讨得出了初步答案,其具体表述为: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之中包含着很多中华文化的精髓。为充分发挥武术的教育和健身作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中小学推广武术操,通过武术教育,继承、传承、弘扬优秀文化,通过武术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高尚品德。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传统文化中始终把武德列为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武德是隶属于体育道德的范畴。武德既是参加武术活动人们所遵守的公共体育道德,又是武术工作者在从事武术教学、训练、竞赛等工作中应遵循的伦理规范。由于武术有着区别于其它体育活动的特殊性,受着民族道德的影响和渗透,所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道德规范――武德。

在社会的发展中,武德的标准和规范也不尽相同,今天,传统的武德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耍英雄、逞好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以及带有三纲五常思想的“唯师命是从”的行为等,所以应对传统武德进行分析,继承传统武德中合理的成分,批判过时的旧武德,树立新的武德观。继承传统武德中的精华,要把习武同发扬祖国灿烂文化,热爱祖国联系起来,培养学生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有宽广的心胸,对人民要以礼待人,不恃武伤人,不以强凌弱;对危害祖国、人民利益的坏人坏事要敢说敢管,见义勇为,疾恶如仇,协助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持不盗名、不夺利、不保守,热于助人的美德;尊老爱幼,尊师重道,刻苦练功,磨练出慈、勇、智、恒的坚强意志,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文武双全,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是我国的目标,也是德治社会的现实写照。随着这一理念的提出,中小学德育的目标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实现。武术本身的文化特征即是德育的基本内容,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最能达到德育的教学目标,自然也能够体现德育价值。通过实践活动挖掘出武德在中小学教学的德育价值,从而更有效地寓“德”于“体”之中,使德育工作更好的开展。

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德育价值,针对中小学生这一群尚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初期,正确而有力度地加强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工作。通过对中学武术教学的德育价值的深入探讨,有利于教师“教”与学生的“学”,使教学活动的效果能达到最优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目标,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武术的德育价值,建设美好的精神校园氛围,让我们的青少年一代以强健的体魄、优秀的道德品质、完美的人格去创设更美好的未来。

上一篇:抓好职业教育中的德育培养素质全面的技能型人... 下一篇:关于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水平的途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