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演示实验 有效培养观察能力

时间:2022-07-29 07:47:35

优化演示实验 有效培养观察能力

摘 要: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开发物理实验功能,优化演示实验,不仅深化物理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思考;方法;创新;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1-0042-01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等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要优化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有效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下面,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谈一点粗浅认识,以供读者参考。

一、挖掘实验素材 观察思考问题

初中生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在教学中,选择教学内容是否对学生有兴趣,兴趣的大小,对教学效果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心里特征,挖掘实验素材,有的放矢地设置问题情境,积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同时教师要同学们,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这样有效刺激同学们思维,以达到不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探索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想要学习。

例如:在教学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时,笔者为了把这一节抽象知识形象化,让同学激发起探求的欲望,笔者这样挖掘实验素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教者用四根一端膨松的塑料捆扎绳(选择天气要干燥做此实验)。问:同学们哪位同学能把膨胀的一端捻聚在一起,这时同学们根据自己生活经验,认为这一简单的事,个个争先恐后举手要求做,笔者没有作出结论,而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到讲台前操作,结果会发现每位代表都事与愿违,同学们观察发现绳子不仅没有被聚拢在一起,反比以前更膨松了,另外,同学们还发现越用力捻膨松得越厉害,这一新颖现象,使同学们感到非常惊奇,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他们迫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基于这种迫切感,笔者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引导同学们继续学习,学生对这一节课的兴趣会很快激发起来,观察思考问题非常认真。

二、设计演示实验 培养学习方法

新课程教学理念特别注重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而在教学中,是否让学生自己参与实验的设计,让学生对于实验有一种原创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更换教学观念,尽可能大胆地将一些比较简单的演示实验,让同学们自主参与实验的设计,教师参与和模仿他们的学习过程,发现原来学生他们能积极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当然教师该做的就是具有一定的宽容心,允许学生有错,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演示实验过程,让同学们自己主动的完成实验,充当实验的主角,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有效学习方法。

例如:在教学电路设计实验时,笔者在教学用一个电键同时控制两个灯泡的使用过程中,当学生对一个电键、一个灯泡组成的电路有最直接的观察后,教者让他们自己设计电路演示实验,同学们在对电路元件符号学习的基础上,可以说每个学生都设计出了电路,他们都积极的把自己设计的电路画在黑板上,此时,笔者就像拍卖市场上的举锤的拍卖师一直积极的鼓动他们,把自己的设计画在黑板上,同学们从最初的串联三个图形,到后来并联的图形,图越画越多,个个不甘示弱,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充满了人文色彩,笔者让他们把自己设计的电路图分别画在黑板上,显然同学们进行了积极思维,有的是错误的,有的是正确的,有的还带有一定的创意。此时,要引导学生对这些电路图进行适当的比较、归类,并总结出优劣。

三、改进演示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新课标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同学们认知规律,对课本实验,进行改进演示实验,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思维机会,激发他们求异创新的愿望,逐渐培养同学们在构思、假设和全方位推测中“探视”答案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常见实验知识为切入点,进行改进演示实验,逐步引申,让同学们从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创新分析,尽可能利用多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并对此评价,选择最佳方案,以此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例如:在研究浮力产生原因的实验中,笔者引导同学们进行这样改进演示实验,首先笔者用事先准备好的可乐瓶和乒乓球。此时,教者深入到小组里和同学们一起操作把一只可乐瓶剪去底部,注意可乐瓶,瓶颈的截面直径,要略小于乒乓球的直径,之后,在瓶内放入一只乒乓球,再从上面倒入水,让同学们观察,当有少量水从乒乓球与瓶颈缝隙中流出,同学们发现,乒乓球并不上浮,为什么(因为水对乒乓球只有向下的压力)?这时笔者引导学生,用手堵住瓶的下部流水处,再让他们观察,又发现乒乓球浮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因为水对乒乓球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学生出现这样疑惑不解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探究、讨论,反复实验,在同学们努力下,得到圆满的解答,效果非常好,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出现意识。

四、创造实验条件 培养实验能力

初中学生心里特点正处于好奇时期,他们的对物理实验特别感兴趣,尤其喜欢亲自动手实验,而新课程理念也要求我们注重学生心里特点,创造实验条件,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加深对实验的理解上、技能上、态度上进行升华。因此,我们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根据实验内容、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把易操作的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让他们主动参与实验活动过程,使学生印象深刻,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能力。

例如:在教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笔者由过去验证性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索性实验。笔者首先让学生观察白墙由什么材料建成,当学生知道白墙由什么材料建成之后,教者引导学生探究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看不见的东西,是什么?怎样探究?(学生很快探索得出结果)之后,笔者再演示了蜡烛通过凸透镜在白墙上成倒立缩小和倒立放大的像后,问同学们:“你对这一现象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他们非常高兴的回答:“凸透镜成像的大小跟物体的位置有关系。”同学们这一回答,正好与教材吻合,应该说同学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已经成熟。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开发物理实验功能,优化演示实验,不仅深化物理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教学质量。

上一篇: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下一篇:如何提高初中生历史学科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