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转为具体,理论联系实际

时间:2022-07-29 07:21:41

抽象转为具体,理论联系实际

随着教学改革的开展,课堂也不再是单一的形式,它变得更加多彩、灵动。学生能够享受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愉快地学习。要学生体会出其中真正的乐趣,还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再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合理导入数学知识

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应用于生活,心理学专家指出,所学知识越是与儿童生活经验接近,他们越容易接受。如果将数学孤立地看待,那它便是抽象而模糊的,老师教授知识的过程也会变得枯燥乏味,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知识引入他们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状态,性格多活泼好动,容易精神不集中,有效的知识导入是十分必要的。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可以由老师来引导学生发现,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发现。小学数学主要是教学生认识数、图形,同时会四则运算、单位转换等。例如,在讲解“负数”这一章节时,可以让学生回家观看全国天气预报,将哈尔滨、沈阳、长春这三个城市的最低气温记录下来。正值冬季,三个城市的最低气温都在零下,这就可以导入“负数”的相关知识。在讲解“小数”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将家里的超市购物小票拿来,认识小数,也可以任选其中两件物品比对价格,看哪个更高一些,进而讲解小数转化为分数的知识。这些生活小事中蕴含着很多数学知识,这种导入形式,不但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还能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平时要多鼓励学生勇敢提出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然后一起讨论,老师给出合理解答。

二、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在快乐中学习

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可以帮助我们改造生活、便利生活,这也成为了一种趋势。辅之以老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可以将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教师可以给出这样一个情境:一天,小强的爸爸在一家超市买了两斤苹果,花了6.2元,而妈妈在另一家超市买了三斤苹果,花了10元钱,问是爸爸买的苹果便宜,还是妈妈买的苹果便宜?这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例,可以引导学生先想出解题的方法,便是6.2÷2;10÷3。由此再讲解小数的除法及比较小数的大小。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并且其中有无限的乐趣。

在讲解“统计”这一内容时,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例如,新年要到了,在班级要举行一个联欢会,需要买一些水果,但是每个人爱好不同,究竟主要买哪些水果呢?这就需要事先做一个统计。首先可以分小组来收集数据,然后绘制成统计表、统计图,而后进行数据分析,判定出哪几种水果最受欢迎。

有些难题若将其放到生活中,就会变得简单、有趣。老师切不可只重视结果,不管学生使用的计算方法及解题思路,若是这样,将阻碍学生发散思维,对以后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三、运用教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后也将运用到生活中去。尤其是小学数学,更是贴近生活。老师要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例如,学生家里新买了一套房子,妈妈想让其计算出长方形客厅的面积大小,该怎么做呢?在生活中会有很多这样的小事,通过自己学习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会让学生更加有成就感,也会真切地感受到知识的价值,从而以后更加努力、认真。

作业是小学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需要在作业中巩固、延伸,所以作业留得是否好也是考验老师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业并不在多,而在精。太多的作业会给小学生带来负担,所收获的知识也不一定成正比,要让学生通过作业总结学习方法与解题规律,才是最为重要的。老师所留的作业还要多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师不要只传授书本知识,要求学生有统一、正确的标准答案,或者干脆用“题海战术”来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大量的数字与符号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也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厌烦、抵触的心理。小学时期是孩子的启蒙教育阶段,不正确的方式也容易抹杀孩子的想象力,对以后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知识都是综合性的,相互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将枯燥、抽象的知识转化为贴近生活、适合儿童的教学方式,引进课堂。这种不完全的自由形式能够体现出数学的精髓所在。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感受真知,让思维变得更灵动,知识更加巩固,这样也能够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北区校)

上一篇:植物大战敏感肌 下一篇:科技人才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现状、问题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