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2-07-29 05:05:53

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摘 要] 本文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对江苏省南通市1978年~2007年的产业结构、产值结构及就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虽然目前第二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大,但其已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下降,其对GDP的贡献小于其占有的产值份额,因此不能盲目扩大第二产业,应着力提高其产业竞争力。第三产业正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提高而且具有很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提高,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还应正确处理好三农问题。

[关键词] 实证分析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

以钱纳里和库兹涅茨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认为经济发展依赖于结构转换,一定条件下结构转换越快,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如何正确把握城市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恰当分析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是摆在市政府面前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本文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南通市产业结构的变迁,探讨南通市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一、产业结构的一般分析

1.模型的构建与数据的选取

根据罗默的研究,长期的经济增长是由技术进步(主要是经济制度的变迁)引起的,短期经济增长是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的增加决定的。另外,资本、劳动和技术是在一定的产业结构中组织生产的,给定的资本、劳动和技术,不同的产业结构会导致不同的生产。因此,如何衡量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就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

笔者引用不同的产业结构对生产影响的模型,并进行适当的变换,构建了如下的模型:Y=F(X1,X2,X3,…,Xk,A)。对该公式求全微分并两端同乘以Y得:

上式中的即是Y对X的弹性,表明X每增加1%可使Y增加的百分比,用βk表示,表示除X以外的其他因素对Y的影响,用α表示。这样上式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的导数:LnY=α+β1lnX1 +β2lnX2+…+βklnXk+ε。

本文数据均来自《南通统计年鉴》,根据历年地区生产总值构成及按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历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得出地区生产总值Y、一产产值X1、二产产值X2、三产产值X3。

2.三大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运用Eviews5.0对南通市1978年~2007年GDP与三大产业产值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对应统计量下方的数字为T统计量,下同):

lnY=1.3841+0.1155lnX1+0.4612lnX2+0.359lnX3+ε

3.8489 11.472 9.3337 R2=0.9997F=25086.62

结果表明,三大产值均通过了T检验,且水平显著,方程的拟合优度为0.9997,表明三大产业对GDP有很好的解释作用,该方程有效表达了三大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南通市第一产业的弹性为0.1155,表明一产增加1%会导致GDP增加0.1155%,二产的弹性为0.4612%,三产弹性为0.359%。可见,目前对GDP贡献最大的是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这与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一致。另外,可以计算出1978年~2007年三大产业的平均产值比例,分别为17.63%、51.9%和30.47%,将这一比例与其产出弹性进行比较,可以看到一产在GDP中的份额每增加17.63%,GDP增加11.55%,二产每增加51.9%,则GDP增加46.12%,三产每增加30.47%,会导致GDP增加35.9%。可见,一产和二产对GDP的贡献在下降,三产的发展会导致GDP的更快增长。

以上分析是从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总量的影响进行的,为了更精确的反应结构变化的影响,将引入新的模型,进一步分析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

二、对产值结构的进一步分析

1.建立模型及回归结果

引用钱纳里和赛尔昆的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即Lnxk=α+β1lny+β2ln2y+γlnn,其中xk是用三大产业的产值表示的产业结构,k=1,2,3,y表示人均GDP,为了使数据相互可比,采用不变价格,n表示总人口。

上述模型两边对y求导且同乘以y得:=β1+2β2lny

该式表示产业结构的收入弹性,该弹性为正,表明该部门产值对GDP的贡献随人均GDP的增加而增加,y每增加1%导致该部门比重提高(β1+2β2lny)%;反之则反。

同理将模型两边对n求导并同乘以n得:=γ,即产业结构的人口弹性为γ。

对上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可得:

Lnx1=8.2857+4.6241lny-0.383ln2y-2.864lnn

4.6994 -5.2049 -0.5169 R2=0.9958 F=477.11

Lnx2=59.661+0.827lny-0.0614n2y-8.7826lnn

1.8129 -1.7997 -3.4191 R2=0.982 F=110.31

Lnx3=-92.797-1.3908lny+0.1279ln2y+14.972nn

-1.9967 2.4562 3.8171 R2=0.879 F=14.54

上述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接近于0.9或1,且绝大部分参数通过了T检验,F统计量显著,表明模型对于产值结构对人均GDP的影响具有较好的解释作用。

2.结果分析

一产的收入弹性为(4.6241-0.796lny),人口弹性为-2.864,说明随着人均GDP的增加,一产在GDP的比重下降的更快,这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当4.6241-0.796lny>0,则有y<e5.8086=333,即当人均GDP>333元时,一产在GDP中的比重随人均GDP的增加而减少。二产的收入弹性为(0.827-0.1228lny),说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二产比重下降,不过降幅小于第一产业,这可从lny的系数中看出。以2007年为例,二产的收入弹性为-0.1349,人口弹性为-8.7825,由于人口弹性更大,随着人口的下降,二产的产值比重提高的速度快于由于人均GDP增加导致二产比重下降的速度,二产的比值不断提升。三产收入弹性为(-1.3908+0.2558lny),人口弹性为14.97,三产的人口弹性较大,说明三产具有较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虽然自1999年起,南通市人口开始出现下降,平均下降幅度为0.284%,结合其弹性可得人口下降导致三产比重下降4.252%,另一方面1999年来人均GDP的平均增幅为11.517%,结合收入弹性得出人均GDP增加导致三产比重提高4.877%,二者的综合作用导致三产比重逐步提高。

前述分析表明,三大产业产值的变化是人均GDP和人口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收入弹性是一个变化的数值,人口弹性则是相对固定的数值,而且人均GDP和人口变化对三大产业产值比例的影响方向正好相反。随着经济发展,人均GDP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人口已连续近十年下降,而且人均GDP的增幅远远大于人口的降幅。由此可以预见今后的产业结构将呈现如下态势:一产比重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降低同时随人口的下降而提高,总趋势是下降,二产比重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下降同时随人口的下降而提高,总趋势是下降,三产比重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提高同时随人口的下降而下降,总趋势是提高。

三、对就业结构的进一步分析

1.建立模型及回归结果

继续运用上述模型分析就业结构对人均GDP的影响,即Lnnk=α+β1lny+β2ln2y+γlnn。nk表示第k产业的就业人数,k=1,2,3,就业结构的收入弹性为(β1+2β2lny),人口弹性为γ。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

Lnn1=48.4127+9.8498lny-0.7547ln2y-11.28lnn

22.2446 -22.787 -4.524 R2=0.9987 F=1575.09

Lnn2=229.5943-7.0121lny+0.4635ln2y-29.7655lnn

-4.2783 3.7811 -3.2252 R2=0.943 F=33.14

Lnn3=-52.8247-13.3225lny+0.9849ln2y+15.3754lnn

5.067 1.0506 -5.1263 R2=0.898 F=17.62

模型的拟合优度接近0.9或1,并且绝大部分参数通过了T检验,F统计量显著,表明模型对于就业结构对人均GDP的影响具有较好的解释作用。

2.模型结果分析

一产就业结构的弹性为(9.8498-1.5094lny),表明随着人均GDP的快速增长,其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的更快。二产的就业结构弹性为(-7.0121+0.927lny),可见二产的劳动力将随人均GDP的增加而提高。二产的人口弹性为-29.7655,表明人口对二产劳动力的影响较大。1999年以后随着人口的下降和人均GDP的增加,二产的劳动力比例稳步提高。三产的就业结构弹性为(-13.3225+1.9698lny),人口弹性为15.3754,表明三产的劳动力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提高,虽然1999年以后人口出现下降的趋势,但由于人口下降导致的三产就业结构下降的幅度小于人均GDP增加导致的三产就业结构提高的幅度,三产的劳动力结构不断提高。

将上述结果进行总结可以看出,一产的就业结构随人均GDP的增加而下降并随人口的下降而提高,二产的就业结构随人均GDP的增加而提高同时随人口的下降而提高,三产的就业结构随人均GDP的增加而提高并随人口的下降而下降。就业结构的变化是人均GDP和人口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人均GDP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更大。

四、结论及建议

1.目前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比例取决于人均GDP增加和人口减少的共同作用。人均GDP和人口对一产和三产的影响方向正好相反,人均GDP增加导致一产的产值比例和就业比例下降,导致三产的产值比例和就业比例提高,人口减少导致一产的上述比例提高并导致三产的上述比例降低。人口减少导致二产的产值比例和就业比例出现提高的走势,但人均GDP的增加对两大比例的影响不同,人均GDP增加导致二产的产值比例下降而就业比例提高。

2.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下降,但不能因此而忽略其发展,因为第一产业提供粮食等基本物资的供应,具有稳定社会发展的作用,保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提高农民收入和稳定农村经济不能放松。

3.继续提升第二产业的竞争力,但不能盲目扩大第二产业。目前南通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虽然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最大,但其对GDP的贡献小于其产值份额。另外,目前南通市二产的产值比例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下降同时随着人口的下降而提高,就业结构随着二者的变化而提高。可见,虽然目前第二产业在南通经济发展中已经占据半壁江山,并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但发展潜力已经不大,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已开始下降,因此不能盲目扩大第二产业,否则将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4.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是第三产业且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远远高于第二产业,三产在GDP中的份额每增加30.47%,会导致GDP增加35.9%,且三产的产值比例和就业比例均随人均GDP的增加而提高。可见第三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应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上。

参考文献:

[1]刘 伟 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

[2]徐冬林: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2)

[3]曾 光 何 奕:长三角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比较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1)

上一篇:武汉建筑业服务外包的思考 下一篇:河北FDI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