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学校与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时间:2022-07-29 01:56:18

公立学校与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摘要】 目的 了解公立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为流动儿童家长选择孩子的教育形式和政府制定有关的教育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佛山市和东莞市3所公立学校和2所民工子弟学校的598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公立学校流动儿童与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虽然在较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上较为一致,但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检出率明显较低、有更好的心理健康和更高的生活满意度。结论 就读公立学校更有利于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

【关键词】 精神卫生;对比研究;儿童;暂居者和移居者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9-0851-03

目前流动儿童接受教育主要有2种形式:借读公立学校或者就读民工子弟学校。民工子弟学校又称流动儿童学校、打工子弟学校,是一种主要面对打工人口中的低收入阶层儿童而设立的学校。虽然国家有关流动儿童教育的政策是“以公立学校为主”,但有研究发现,民工子弟学校比公立学校更有利于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1-2]。也有研究指出,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更优于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3]。由于各地对公立学校接受流动儿童的政策有较大的差异,这将影响到公立学校的教师是否愿意接纳流动儿童,城市的孩子是否愿意与流动儿童交往和发展友谊。这种复杂的人际互动和心理社会环境可能会对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以流动人口主要流入地的珠江三角洲佛山、东莞地区的初中流动儿童为对象,对公立学校流动儿童与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对比研究,为流动儿童家长选择孩子的教育形式和政府制定有关的教育政策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佛山市和东莞市的5所初级中学(3所公立和2所私立),每个学校随机抽取初一到初三年级各1个班,共得到流动儿童598名,其中公立学校流动儿童256名(男120名,女136名),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342名(男162名,女180名)。

1.2方法 使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学生进行测试。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4]共60个题目,测量10种心理症状,分别为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采用1~5级自评,分数越高,表明心理问题越严重。总均分与各因子得分在3.00~3.99分表明存在中等程度的心理问题或症状,4.00以上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或症状。本研究中,整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数为0.96,10个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58~0.73。

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5],共包括40个题目,由家庭、朋友、学校、生活环境、自我5个维度构成,每个维度代表1个生活领域。所有题目都按照同意程度由弱到强1~5级计分,其中有10个题目为反向计分,得分越高,代表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越高。本研究中,整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数为0.91,5个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7~0.82。

1.3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学校类别流动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比较 见表1。

公立与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中等程度的心理问题或症状最多的3类问题均为学习压力感、情绪不平衡、人际关系敏感与紧张。2类儿童在人际关系敏感与紧张、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和总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 不同学校类别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得分比较由表2可知,公立学校流动儿童与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除在强迫症状因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在其他9个因子及心理健康总均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从表3可知,在家庭、朋友、学校、生活环境、自我等各方面的满意度以及生活满意度总分上,公立学校流动儿童与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公立学校流动儿童与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虽然在较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上较为一致,但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检出率明显较低,且有更好的心理健康和更高的生活满意度。这一结果说明就读于公立学校更加有利于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这和曾守锤[3]的研究结果一致,而与邱达明等[1-2]的结果相反。主要原因可能如下。

首先,公立学校办学条件更优越,也更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虽然,政府对民工子弟学校有一定的条件要求,并对一些因为办学资金短缺、办学条件简陋、教学设施缺乏、师资力量不足而没有获得合法办学资格的学校进行了查封和关闭,但大多数的民工子弟学校与公立学校相比,在学校规模、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仍相距甚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大部分工资收入相对偏低,而教学任务却相对公立学校教师繁重得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学校角度来看,现在公立学校都较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较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绝大多数民工子弟学校一般无法提供较全面的教育服务,也较少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几近空白。

其次,与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相比,公立学校流动儿童有更好的家庭条件,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方面,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会更好。各地政府基本都会对流动儿童在公立学校借读提出一定的条件要求,比如在当地有住房、有一定数量的投资、在当地居住多年等。因此,相对而言,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家庭在经济上会比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家庭更好。另一方面,就读于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是较为稳定的流动人口。虽然他们也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但由于大多在当地居住多年,部分已有自己购买的住房,少数家庭还在当地有一定的投资等,因而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较频繁的流动性使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对学校生活适应不良,并且较难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因父母流动而不得不时常在各民工子弟学校间转学给他们带来各方面的不适应,包括学习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困难[6]。

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与民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在家庭因素方面具有很多的共同性,其差异仅仅是程度的不同。反映在本研究中,公立学校流动儿童与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都表现出较多的学习压力感、情绪不平衡、人际关系敏感与紧张的心理问题,但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表现得更为严重。

第三,公立学校流动儿童所感受到的来自城市社会的歧视少于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3],更容易与城市社会融合。流动人口本身就处于社会的边缘,在社会中属于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这使流动儿童也沦为儿童社会的边缘。一种观点认为,流动儿童感觉到被生活于其中的城市社会所排斥,因而表现出较强的疏离感和孤独感,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主流,甚至出现一些严重的心理偏差和倾向[7]。

一些研究者认为,在以常住儿童为主流的公立学校中,流动儿童会受到来自教师或本地学生的歧视和排斥[1,6,8]。虽然这种社会歧视确实存在,但并没有成人想象得那么鲜明和强烈。调查发现,公立学校中流动儿童可以与同伴发展良好的友谊关系,而且有74.73%以上的流动儿童可以与城市儿童结交为好朋友[3]。对上海市流动儿童的调查也表明,流动儿童对就读学校教师、同学的评价较高,92.9%的在沪就读流动儿童回答没有被歧视,只有7.1%的流动儿童回答有被歧视[9]。而相反,虽然民工子弟学校中的流动儿童由于减少了与城市儿童互动的机会,在客观上降低了遭受同龄城市儿童歧视的可能性,但流动儿童感受到的歧视不仅仅来自于学校内部,而是来自更大的社会范围。研究发现,民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感受到更多的社会歧视[3],也更担心被歧视[10]。也许,在流动儿童看来,自己所上的民工子弟学校本身就标明了社会对自身身份的歧视。

公立学校中流动儿童是否会受到教师或本地学生的歧视可能与当地政府对流动儿童的政策、与学校对待流动儿童的态度有关。在对本研究所调查的几所公立学校校长的访谈中得知,当地对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学校就读的条件相对宽松,所有学校都接受符合政策的流动儿童就读,学校中流动儿童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甚至个别公立小学流动儿童的人数已经超过本地儿童。学校对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一视同仁,一些学校还专门申报课题探讨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消除师生对流动儿童的歧视,积极关注流动儿童的成长。有当地儿童作为同学和学校一视同仁的教育态度,使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更容易融入社会主流,消除因“流动”而导致的身份自卑和被歧视感,更有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

公立学校流动儿童与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虽然在较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上较为一致,但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检出率明显较低、有更好的心理健康和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因此,从有利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本研究结果支持了政府的“以公立学校为主”的政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让流动儿童到公立学校就读,提高流动儿童在公立学校就读的比例,争取做到与本地儿童同校、同班。而公立学校也应该以公平的待遇对待每一个儿童,不管是户籍儿童,还是流动儿童。

4 参考文献

[1] 邱达明,曹东云,杨慧文.南昌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33-34,37.

[2] 周皓.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及讨论.人口与经济,2006(1):48-54.

[3] 曾守锤.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教育安置方式的比较及其政策含义.辽宁教育研究,2008(7):46-49.

[4] 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社会心理科学,1997(4):15-20.

[5] 田丽丽,刘旺.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中文版的初步测试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5): 301-303.

[6] 郭良春,姚远,杨变云. 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研究――对北京市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的个案调查.青年研究,2005(3):22-31.

[7] 吴新慧.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融入状况――“社会排斥”的视角. 社会,2004(9):12-14.

[8] 周皓,陈玲.对流动儿童学校之合理性的思考与建议.人口与经济,2004(1):69-73.

[9] 郑桂珍,陈艳梅.城市流动儿童健康成长问题探析.南方人口,2004,19(1):28-31.

[10]邹泓,屈智勇,张秋凌.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求调查.青年研究,2005(2):1-7.

(收稿日期:2009-02-17)

上一篇:北京市西城区9~14岁青少年屈光状态及结构分析 下一篇:视力状况比较的统计指标选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