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旅服专业教学中的“学案导学法”浅析

时间:2022-07-29 01:53:30

中职旅服专业教学中的“学案导学法”浅析

摘 要: 本文从“学案导学”的概念及实施的现实意义、旅服专业课“学案导学”的教学过程设计及学案教学的利弊分析等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旨在将“学案导学”与旅服专业课堂教学相结合,探索以“学案”为操作平台,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目标的中职旅服专业“学案导学”新模式。

关键词: 中职旅服专业教育 “学案导学” 教学过程设计

中职旅游新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本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改变学生在原有教育、教学条件下所形成的那种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被动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学案导学”作为新课标的有效载体应运而生。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中职旅服专业新课改教材《旅游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项目四任务二《风景地貌的“血脉”――水域风光》为教学实例,浅谈对中职旅服专业“学案导学”的认识。

一、“学案导学”的概念及实施的现实意义

(一)“学案导学”的概念。

近年来,研究者对“学案”给出的定义颇多,但大多数定义偏重于对“学案”功能的描述,有的研究者还认为“学案”只能由教师编写。我认为,“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由师生共同编写完成的由一系列活动、思维方式等组成的学习方案。“学案导学”就是指“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教师的引领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专业教学中实施“学案导学”的现实意义。

专业课的教学特点是教师要把理论性较强的专业知识进一步转化为感性能力的要求,从而使学生恰如其分地体会,也就是说专业课教学必须以感觉的互动为重要教学形式,而“学案导学”就是这样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1.“学案导学”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抓手和脚手架。专业教学中的“学案导学”,更加注重学案对于学生的导引和帮助,结合旅服专业,主要是通过对专业基础及主干课程的某一项目、某一任务、某一学时学习内容的分析和解剖,以制定学生学习的方案,引导和规划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学习。专业课学案就好像一个个脚手架一样,支撑和推进着学生的学习,让学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跑得更快。

2.“学案导学”是教材内容系统化的处理器。一方面,学案能将专业课教材比较散乱的内容条理化和体系化,使学生在教师教学之前管中窥豹,形成整体印象和一般感知。同时,通过老师和学生自己对学案的编写,还能在整体印象之下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和疑难,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法。另一方面,学案教学要求教师备课必须从以“备教”为主改为教、学相结合,以“备学”为主。学案设计和粗略规划了学习流程,使学生按照这个流程轻车熟路、渐入佳境,在自主学习中不会因为缺少教师的指导而迷失方向,减少学习的误区,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提高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效率,最终改善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

3.学案是提供人性化指导的学习助手。学案便于学生做笔记,易于查阅和复习,这等于给了学生一份学习活动提纲。透过学案,学生可以清晰地回忆上课时的情景,同时更加明确教师的授课意图和教学方法,对学习新课的作用尤其明显。因此,学案好比半个家庭教师,能提供及时、关键的指导和人性化的服务,可操作性增强。

二、旅服专业课“学案导学”的教学过程设计

“学案导学”的首要前提是设计和编写学案。首先要学会编写方法,我们的做法是专业组内成员先自行设计学案初稿,然后经备课组全体成员集体研讨、定稿,进而形成编写的方法。既然课型、学科不同,那么学案的环节设计就应有所不同,但每个学案都应包括目标制定、重点确认、问题巧设、学法指导、达标训练等关键环节。

(一)利用学案,问题导学。

课前下发“导学学案”,学生据此进行预习自学,上课时教师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有目的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设计导学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导学问题的设计不是把课本所学知识变成问题之后简单罗列,而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联系社会现实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问题的设计和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问题式、简答式、材料分析式、实践探究式等,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

(二)定向自学,尝试解疑。

“导学学案”要求学生积极尝试,给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这样就把学生推到主动地位,学生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自学教材和接受教师的指导。于是,学习就变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使他们产生“我要学”的愿望。在这种动机支配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问题,又产生了成功的喜悦,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对于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通过同位商量、小组讨论、全班辩论等多种讨论形式,并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多角度、多层次地辨析,尽可能相互启发,消化个体疑点,迅速准确地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疑点和难点。

(三)学法指导,点拨归纳。

学法指导也就是学习方法、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提示等。每节课知识学生掌握得如何,学习方法的指导起到了关键作用。本环节通常将其设计并体现在导学学案中,绝大部分学生通过学法指导并配合适量自学均能顺利掌握学习目标。通过认真研读学案,学生能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逐渐积累起丰富的学法技巧,便于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随时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由“学会”变为“会学”。

对学生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教师要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掌握程度,让疑点不同的几个小组进行讨论,或参与学生讨论,适时点拨;也可以采用“学生教学生”的办法,让已经解决问题的小组的学生当老师,面向全班进行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阐述适时助其一臂之力,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四)扣标整合,形成网络。

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而教师则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反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起导向作用。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教师和学生分别处于主导和主体地位,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这里的中心是学生,不是教师。教师以幕后活动为主,学生自始至终活跃在幕前。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间与学生在课堂上活动的时间大约是1:4的比例,教师在引导、点拨过程中,不给现成的答案,而以指方向、教方法为主,学生不靠教师喂着吃,而是根据学案,自寻自消化知识,并用自己独立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以体现自我价值。

(五)当堂达标,迁移拓展。

达标练习要限时限量,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收集学生的答题信息、出示答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针对学生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矫正,给学生补偿练习的机会。为了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进而转化为能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有“阶梯性”、“层次性”的达标训练,注意此环节应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后都有收获,都有成就感。

下面是我设计的《风景地貌的“血脉”――水域风光》一节课的学案:

学习目标:

(一)认识水域风光的表现形态。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二)知道水域风光的各种代表景观。

学习重点:

掌握长江、黄河及西湖的相关知识并能进行简单、流畅的介绍。

自学指导:

(一)看一看(2分钟)

欣赏一段介绍水域风光的视频,回答此段视频所描述的景点,并思考水域景观的表现形态。

(二)连一连(5分钟)

提示:快速浏览教材P85-94相关内容,3分钟后将下列诗句与对应景点连线,争取不看书。

江如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长江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漓江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趵突泉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亚海滨

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庐山三叠泉瀑布

(三)填一填(8分钟)

西湖作为我们杭州的“金名片”、“摇钱树”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量级地位。2006年12月,西湖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无疑在西湖申遗的历史进程上又迈出了关键一步。现在,杭州西湖的知名度已响誉世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来客。

1.请根据三幅图片所展示的景点及相关知识,为上海世博会外国游客来杭旅游确定一个旅游主题(如观光旅游、度假旅游、购物旅游、宗教旅游等)。(2分钟)

2.请你根据所掌握的有关西湖的知识,以上海世博会浙江馆导览人员的身份向各地来宾介绍家乡杭州,写一份宣传介绍杭州西湖的讲解词。要求语言简洁,叙述规范,能够体现西湖景区的基本概况、历史地位、看点亮点及在文化交流方面所起的作用。

提示:仔细阅读教材P88―89有关西湖的内容介绍,以小组为单位(共4小组)先展开讨论,记录讲解要点并组织成文,后各组指派1名导览人员按组号顺序依次上台模拟介绍,同时指定好各组的特约评论员及游客代表各1名,便于归纳总结(讨论时间为3分钟)

(1)请每组导览人员讲解西湖概况,每位介绍时间控制在2分钟以内。

(2)请各组特约评论员点评导览人员的介绍是否到位?(由后一组评论员对前一组点评)

(3)请各组游客代表评价对导览人员的服务是否满意?(由后一组游客代表对前一组点评,点评时间为2分钟)

当堂达标:

(五)考一考(达标训练10分钟,展示5分钟,可根据课堂剩余时间机动处理)

温馨提示:时间只有10分钟,比一比哪组成员做得又快又好!

1.填空:

三、教学反思

(一)实施“学案导学”的作用。

在实施了“学案导学法”后,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了全新的体验和感受。“学案导学”的好处在于能有效提高课堂利用率,减少学生分神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要时而听,时而读,时而写,时而记,时而思,时而答,可谓多种感官齐参与,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同时,在学案教学的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或提问往往也出乎教师的意料。教师要处理放与收、问与答、个体与全体、学生与教材等几方面的关系,这对锻炼和培养教师的课堂驾驭、调控能力,提高知识修养,完善知识结构有推动作用。

(二)“学案导学”的实践困惑。

当然,“学案导学法”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案教学减少了教师的“教”,增加了学生的“学”,但设计好的学案会影响课堂“生成”的魅力。另外,学案教学还大幅度增加了教学活动的容量,学案的设计和编写需要占用大量的课余时间,付出的精力较之常规备课要多得多,估计教师的工作量要增加3―4倍,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学案导学”模式把学生推上了前台;凡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去说;凡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去做;只是在学生欲说未说、欲做未做之时,教师轻轻一拨,激出思路和方法。由此,“学案导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极大拓展了中职教改的空间,深化了中职教改的内涵,为中职教育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王卫东,宋兆银.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感受成功――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初探[J].当代教育科学,2004,(17).

[2]谷会生.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3).

[3]赵瑛.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教学行为[J].当代教育科学,2003,(10).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网络信息化时代如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下一篇:以美育拓展为契机,开展学校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