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抄底“菲亚特帝国”雄心背后藏隐忧

时间:2022-07-29 12:32:27

过去若干年表现并不出色的菲亚特,现正以抄底全球汽车业的实际行动来证明其意图扮演拯救全球汽车业重走正途的“救世主”角色。

继与克莱斯勒建立全球联盟之后,菲亚特最近宣布,已经启动收购通用汽车欧洲业务的谈判,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将打造一个囊括菲亚特、克莱斯勒和通用欧洲业务在内的欧洲汽车巨擘。

不但如此,面对曾经“迟暮”的中国市场,菲亚特也明显加大了进入力度。近日,菲亚特与广汽的合作传来好消息――广汽菲亚特的合作项目已经上报国家发改委,这意味着他们的合作进入了实质化阶段。

加快全球“抄底”

四月底,菲亚特完成与美国第三大汽车巨头克莱斯勒的联合。

克莱斯勒4月30日提出破产申请。在破产保护期间,菲亚特将持有克莱斯勒20%股份。如果债务重组成功,菲亚特所持股份将提高至35%。据悉,克莱斯勒希望引入美国的六款菲亚特汽车,包括菲亚特500小型车,一款名为Jeep Panda的紧凑型车和一款小型轿车Fiat Evo。通过与克莱斯勒的联合,菲亚特以最小的代价获得了SUV技术、大型车平台,并登陆北美市场。

“菲亚特收购克莱斯勒遇到障碍会相对较少,因为克莱斯勒是破产企业。这样就减少了与美国工会谈判的阻力。同时收购成功将为菲亚特打开北美发展空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认为,尽管障碍较少,但是菲亚特本次购并成功的可能性仍不乐观。毕竟之前奔驰实力比菲亚特更强大,都最终以分手告终。

然而,不到一周时间,菲亚特再次“出手”。5月3日,菲亚特集团声明,授权菲亚特集团CEO塞尔焦・马尔乔内寻求菲亚特与通用汽车欧洲业务合并的途径。并计划剥离菲亚特核心汽车部门,将其与克莱斯勒、通用欧洲业务合并,成立一个全新的汽车上市公司。

变身“大菲亚特”

根据菲亚特的计划,通过将菲亚特和欧宝的小型B级车以及中型C级车合并,并整合菲亚特的超小型A级车以及欧宝的中高档D级车,菲亚特和欧宝将获得每年10亿欧元的协同效应。新公司将把通用汽车欧洲分公司的10家工厂和菲亚特的11家工厂合并,以打造一个泛大陆的汽车巨擘,并将与克莱斯勒一道成为欧洲、北美和拉美市场的一个重要参与者。

“从技术和产业角度看,这是一次完美联姻。”马尔乔内对外宣称,并且计划到今年5月底之前就能完成交易。

据悉,新公司已经暂时被命名为“菲亚特-欧宝”,预计年营业收入将达到800亿欧元(约合1050亿美元),年销量达600万~700万辆,仅次于丰田汽车,超过雷诺-日产、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几乎与大众并驾齐驱。

据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菲亚特集团销量为215万辆,加上克莱斯勒和通用欧宝的销量合计共320万辆,菲亚特的年产量有望达到600万辆,年收入会超过800亿欧元(约1060亿美元)――一个“大菲亚特”的版图似乎正逐渐成型。

如果菲亚特的计划得以最终实现,新组建的公司将在欧洲市场占据巨大优势,同时借力克莱斯勒进军北美洲、拉丁美洲,它将成为仅次于丰田、大众且实至名归的全球汽车巨头。

打破原有格局

现阶段,菲亚特全力向通用欧洲业务出击,下一个目标是欧宝汽车公司。通用对菲亚特收购欧宝持开放态度。现阶段,欧宝身陷困境,寻求获取43亿美元援助,但德国政府迄今拒绝提供直接援助。

“汽车行业需彻底改造,并且要速战速决。”马尔乔内表示,如果菲亚特和欧宝联合,每年将节省10亿欧元,菲亚特也将使用欧宝的C级和D级平台。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菲亚特借机大肆购买低价、优质汽车业资产,以实现崛起梦想。马尔乔内对此并不否认,认为菲亚特这一做法为汽车业摆脱困境“找到了难以置信的简单途径”。随着菲克盟明确表示要整合通用欧洲公司,正是全球汽车产业现有格局被打破、而新格局将形成的迹象。

目前菲亚特集团汽车部门主要包括菲亚特、阿尔法・罗密欧、法拉利等品牌。通用汽车欧洲业务主要包括德国欧宝、瑞典萨博以及英国沃克斯豪尔等品牌。

有汽车分析师认为,原有全球汽车行业“6+3”(即通用、福特、戴-克、丰田、大众、日产-雷诺联盟,再加上宝马、本田和PSA)的格局,是以美国汽车工业为重心的,但随着美三大的衰落和克莱斯勒的破产保护,旧有产业格局平衡正在被打破。这样一来,全球汽车工业大致可分为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和新兴市场汽车工业。如此看来,旧新格局的交替中,欧洲汽车工业可望抓住更多的机会而崛起。

当我们惊异于菲亚特“突然雄起”的同时,又不得不在心底画上一个问号:菲亚特真能担当全球汽车业救世主的角色?

“一口吃天”

但对于菲亚特最近的“大动作”,业界普遍认为,菲亚特在几年前陷入危机后就开始锐意实行复兴计划,一直等待时机图谋扩张。

早在金融危机之前,马尔乔内就认为“在未来年产550万辆以上企业才能生存”,而在菲亚特发展的顶峰时期,其总体销量也不过才260万辆,所以出手并购就成了马尔乔内迅速且有效的方式。

制定了宏伟蓝图,马尔乔内似乎也未一味蛮干。他选择在各国政府纷纷救助汽车业的乱局中出手,成本实现最大幅度的降低。例如,菲亚特一直等到克莱斯勒不得不进入破产保护程序才签下协议,并得到了美国政府在资金上的援助。

不过,菲亚特的崛起之路也并非坦途,资金面的紧张也不容乐观。今年3月,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将菲亚特的债务评级调降为垃圾级。据了解,菲亚特今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4.11亿欧元,而2008年同期利润为4.27亿欧元。销售下降25%至113亿欧元。

菲亚特要整合这三大业务仍需要筹措大量的资金。例如,对于整合欧宝,菲亚特出价7.5亿欧元,就目前来看,这一价码并未成交。近日也有外媒透露这一价码已经提高到了10亿欧元。

另外,菲亚特的整合之路还必须克服政治障碍,比如美国和欧洲的工会也是难啃的骨头。因为如此规模整合与各国经济、政治利益紧密相连。“无论是在美国还是欧洲,关闭工厂将是这场谈判中的一个重要争议点,这涉及到削减就业岗位的问题。”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兼亚太区经济师谢国忠说。

一些德国经济分析师则认为,菲亚特通过整合做大,可能对德国汽车业巨头大众汽车公司造成冲击。

也有分析师指出,菲亚特准备“一口吃天”的做法不一定能获得成功。因为以往经历表明,规模大不一定是好事,大并不等同于成功。如果收购计划得以实施,菲亚特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消化、有效利用所收购资产。

上一篇:承接转移 海西汽车业迎来整合成长期 下一篇:产能调整丰田“世界第一”恐将不保